《哪吒2》为什么敖丙明明向申公豹求情了,申公豹还得弄死哪吒?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23:14 1

摘要:第一部里,他是被仙界歧视的“寒门修士”:妖族出身、资源匮乏、晋升无望,攒了500年的仙丹只有6颗,而其他仙人随手就能拿出9000颗。

在《哪吒》系列中,申公豹的角色始终游走在善恶的边缘。

第一部里,他是被仙界歧视的“寒门修士”:妖族出身、资源匮乏、晋升无望,攒了500年的仙丹只有6颗,而其他仙人随手就能拿出9000颗。

这种“小镇做题家”的困局,让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寒门天花板和城乡资源差,有的网友说他是“仙界的土拨鼠”,拼命刨土也难见天光。

但那个时候,他虽然是反派,我也觉得他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是对的。

到了第二部,申公豹的动机让更“下头”了。

当他发现敖丙被太乙真人救活后,第一反应不是收手,而是趁哪吒重塑肉身的关键时刻痛下杀手,甚至不惜拉三个龙王入局,也全然不顾自己唯一的徒弟敖丙的生死。

那个时候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的疯魔,他道心已失,执念成魔

申公豹是一位有执念的妖族。

他坚信“灵珠”才是打破仙界不公的唯一途径,为了教化“灵珠”不惜一切代价。水淹陈塘关、追杀哪吒……这种执念看似是对”他所谓的成见“的反抗,实际就是他自己的执拗。

我能明显的感到,当他发现敖丙还活着的时候,正常人都应该庆幸,但他却选择继续追杀哪吒。

当一个人把自我价值完全寄托在外界的认可上,任何变数都会变成心魔

第二部的申公豹已经脱离了“悲情英雄”。这跟最开始他想靠灵珠“翻身”不一样,更像是为了坏而坏的赌气。

太乙真人救敖丙,本来可以跟师弟和解的契机。

但申公豹的恩将仇报,彻底消解了这个角色的人性。现实中,人们最痛恨的正是这种“白眼狼”。虽然后期他也为了救李靖夫妇硬扛三龙,但比起前期的扭转,那会儿在洗已经有点儿晚了。

仙界对申公豹的歧视固然可恨,但他把“位列十二金仙”当作修仙的唯一意义,反而成了天尊手中的棋子,原著里面元始天尊本来就是利用他来推动封神大业的。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申公豹的悲剧恰恰在于,他不仅没搬动外界的山,反而给自己心里又垒了一座执念。

他和他的父亲每天几乎都在纠结“别人凭什么看不起我”,早忘了他们妖族修仙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或许申公豹们永远都不会明白:放下“必须死”的执念,才能看见“还可以活”的转机。

来源:小丫走走看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