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明是个违反交规的错误行为,这一次却没人提明星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了。
袁姗姗,塌房了。
很多网友却表示:没必要因为她是明星就放大问题。
曾朝她大喊“滚出娱乐圈”的互联网,似乎开始向她展示友好了。
但可惜的是,袁姗姗早已沦为娱乐圈十八线小透明。
01
袁姗姗,一露面就是坏消息。
近日,有网友爆料袁姗姗在非机动车道乱停车。
爆料视 频中可以看出两处明显错误行为:
车子停在单实线的非机动车道。
工作人员站在机动车道中间,指挥袁姗姗倒车。
整个操作都不符合交通规则。
不过,评论区的话风却意外一致:
前排都这样,是规划不合理。
普通人也经常这么干,不要因为她是演员就放大问题。
这种情况到处都是,要抓全抓。
明明是个违反交规的错误行为,这一次却没人提明星的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了。
只能说,路 人缘是一门玄学。
曾经被骂到起飞的袁姗姗,也有被网友如此“体谅”的一天。
回想13年前,于正的话言犹在耳:袁姗姗就是下一个范冰冰。
袁姗姗到底做错了什么?
02
袁姗姗,不是突然下桌的。
2012年,袁姗姗被于正相中,成为于正出品的御 用女主角。
她也被推到了万众瞩目的风口浪尖。
《宫锁珠帘》《美人无泪》《笑傲江 湖》等,都是热度和骂声齐飞的作品。
角色的奇葩设定,和于正急切浮夸的力捧,让袁姗姗被骂的体无完肤:
演技不好、长相难看、香肠嘴……
按照于正捧人的惯例,有骂声不足为惧,只要能“洗白”就行。
2013年3月,袁姗姗发起“爱的骂骂”活动。
她公开邀请网友骂她,每骂一条,她就捐出5毛钱做公益。
最终,这场活动救助了四个残疾孤儿。
这是袁姗姗口碑逆转的开始。
2015年4月,袁姗姗在某平台晒出自己清晰的马甲线。
一时之间,她不畏网暴积极生活的励志故事传遍全 网。
风评逆转后,袁姗姗从黑红女王化身马甲线女 神。
但并不是每个艺人都能吃到“黑红”这口红利,至少袁姗姗不能。
人设可以包装。可一个人真实的内核,总会在不经意间偷偷漏出来。
03
2018年,袁姗姗和大学同学张小斐,一起参加了综艺节目《青春同学会》。
节目里,袁姗姗与其他两位男艺人王仁君和张戈聊天。
她状似无意地问起“张小斐还在洗澡吗”,便开启了对张小斐的“吐槽”。
不知是节目效果,还是袁姗姗口无遮拦。
她先是和另外两位男艺人抱怨:“从没见过谁洗澡像张小斐这么慢”。
然后又询问他们“张小斐真的打呼噜吗?”
两位男士有点尴尬。
在场两男一女,最有可能知道张小斐打不打呼的人,就是袁姗姗自己。
很难不怀疑,袁姗姗就是在故意拿张小斐开玩笑。
直到张小斐吹完头发出来,她还笑嘻嘻地贴脸开大,问张小斐本人,你是不是真的打呼噜?
对方已经面有愠色,却又不得不保持体面。
节目播出后,张小斐通过微博澄清自己并不打呼噜。
还表示之前提到“打呼噜”只是开玩笑。
“打呼噜又不是犯罪,你自己说了是控制不了的事情,
以后找一个打呼噜声更大的男朋友就好了。”
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开玩笑,而是开玩笑的尺度,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袁姗姗的行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玩笑,放在朋友的感受之上。
表面大大咧咧,实则没有分寸感。
当时的张小斐还是个小透明,这件事很快就无人关注。
袁姗姗并没有因此受到毁灭性攻击。
可这只是她分寸感缺失的冰山一角。
04
2020年,袁姗姗参与综艺《巧手神探》的录制。
节目中,专 业人士再三提醒嘉宾们,拿着文物时,要一只手拿着,一只手托着。
不能掐着文物,不然可能会从中间断掉。
可到了袁姗姗上手时,她根本没当一回事,依然用三根手指捏着文物查看。
经提醒之后,还嘴硬道:“没事,他能修 复”。
一句话把自己的情 商暴露得彻彻 底底……
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翻车事件不少。
比如上一秒转发微博,支持新疆棉,下一秒却在微博上晒出穿着耐克鞋子的照片。
2021年,张小斐出演《你好,李焕英》大火之后,2018年的打呼事件被网友重新提起。
一片指责中,袁姗姗终于在微博上向张小斐道歉,称自己当年的玩笑没有掌握好分寸。
彼时,双方的处境已经完全颠倒。
袁姗姗和于正分道扬镳,“强捧后遗症”逐渐显露。
既不好降咖去给人作配,硬实力又担不起真正的主角。
可以说,在张小斐靠近舞台中间的时候,袁姗姗却变得越来越透明。
如今,5年过去,别说黑红了,连黑料大家都已经不再提起。
05
说起来,袁姗姗问题,并非一个人品性上的根本问题。
只不过,对有些艺人来说,人设和流量并非万 能药。
有人说,如果当初袁姗姗没有被于正选中,
那么她可能会走上一条更加稳妥的二三线女演员之路。
或许真是如此,踏实拍戏,减少综艺曝光,缺点也就没那么容易暴露了。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