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萧陶看到圈内人转发的一段视频,几位加拿大的曲艺爱好者去美国芝加哥看望于春藻。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公开后,网友们这才知道这位久未公开露面的著名军旅相声名家早已在美国定居。这一篇萧陶就来说说于春藻以及他哥哥和他父亲。
最近,萧陶看到圈内人转发的一段视频,几位加拿大的曲艺爱好者去美国芝加哥看望于春藻。这段视频在网络上公开后,网友们这才知道这位久未公开露面的著名军旅相声名家早已在美国定居。这一篇萧陶就来说说于春藻以及他哥哥和他父亲。
仅隔9年,判若两人(此图由萧陶合成)
01
20世纪40年代,有五对相声演员最受天津观众欢迎,也最具实力,统称“五档相声”。他们之中就有于春藻的父亲于俊波,当时于俊波跟戴少甫搭档。
于俊波是“相声八德”之一焦德海的徒弟。相声界后来的那些大师名家,不是焦家门的徒子徒孙,就跟焦家门沾亲带故。比如,张寿臣是焦德海的徒弟,侯宝林是焦德海的徒孙;再比如,侯耀文是焦德海儿子焦寿海的徒孙。
于俊波成名于北京。在西单商场撂地演出时,他就与张杰尧、高德明、绪得贵、戴少甫并称“笑林五杰”。
于俊波全家福
早年在北京天桥撂地时,于俊波跟郭启儒是一场买卖。后来,他把郭启儒让给了侯宝林。这一承让成就了侯宝林和郭启儒,他俩也是“五档相声”之一。
戴少甫去世后,于俊波回到北京,参加启明茶社相声大会演出。启明茶社是常连安创办的,常连安是于俊波的亲师弟。
02
于俊波有两个儿子,老大是于连仲,老二就是于春藻,哥俩相差两岁。于春藻,原名于连荣。他8岁开始跟随父亲于俊波学习相声,后被父亲送到启明茶社当学徒。于连仲学相声比弟弟晚两年,第一次登台就在启明茶社。
常连安让四子常宝华给于连仲捧哏。上台后,常宝华不按老先生教的说,把于连仲给气哭了。下来后,于连仲对常宝华说,四蘑菇你干嘛呀,在台上欺负人!四蘑菇是常宝华的艺名。
于连仲、于春藻哥俩
启明茶社歇业后,于俊波带于春藻去济南投奔孙少林。孙少林在济南晨光茶社掌穴。掌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负责人。于春藻在晨光一炮而红,跟赵振铎、孙少臣、王文元并称“晨光四小将”。于连仲留在北京。于俊波把他托付给高德亮,于连仲在天桥魏家茶馆当学徒。1947年,他拜郭启儒为师。
济南解放前夕,晨光茶社的演员大多各奔东西,于俊波和于春藻回到北京。1950年1月,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成立,于春藻的师父侯一尘担任小组副组长,于俊波就把于连仲和于春藻送进相声改进小组办的学员班。于连仲后来回忆说,那时我只是一个16岁的学员,我和同为相声世家出身的十多个孩子住在小口袋胡同的那个独门独院里,我们在这里学习。
03
于俊波的身体一向不好,患有哮喘病,一到冬天病情就加重。1951年3月5日,于俊波在咳嗽声中走完一生。侯宝林出钱给于家办丧事。相声界的同行和亲朋好友雇了16个杠夫,风风光光地把于俊波的灵柩送到永定门外北京曲艺公会的义地(墓地)安葬。墓地后来改变用途,于连仲和于春藻都在外地,错过了迁坟的机会,导致于俊波的墓地没有保存下来。
1995年8月9日,于俊波夫人赵凤琴去世,赵凤琴的骨灰与于俊波的遗物(表演时用过的折扇)合葬于北京昌平佛山陵园。
于连仲和于春藻于1952年一起参军入伍,进入东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后改称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相声演员。两年后,哥俩受部队领导指派,回北京跟随侯宝林学习相声,和他们一起来的是刘祖法,他跟随侯宝林学习相声创作。他们三人都住在侯家。
这里萧陶多说一句。2018年侯耀华做客央视《中国文艺》,公布他父亲的徒弟名单,一共有20人,其中竟然有刘祖法。
04
第一天上课,侯宝林就大发脾气。侯宝林对于连仲和于春藻说,你们俩再学学东北话就能表演二人转了!原来,这哥俩在沈阳工作生活了两年,说话带碴子味儿。
侯宝林又说,这么说相声不行,相声得以北京话发音为标准,说东北话就不对了,你们得改!
侯宝林在家给于连仲、于春藻上课
于连仲和于春藻在侯家住三个月,就学了三段相声。不是效率低,而是改掉东北口音挺费功夫。回沈阳后,部队为于连仲和于春藻举办汇报演出,演出效果非常好,受到领导和战士的热烈欢迎。
1964年,于连仲带着自己在部队体验生活创作的新相声《好连长》《照相》,与毕振中搭档进京参加解放军第三届文艺汇演并获奖。毕振中比于连仲大三岁,担任过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曲艺队队长。中国唱片社为他俩灌制了唱片,《人民日报》刊发了演出剧照。侯耀文对于连仲说,大叔,这回您是成了。
05
王刚也曾是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演员。鲜为人知的是王刚说过相声,他的搭档就是于连仲。
上世纪七十年代,王刚从吉林省军区文工团调入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领导安排于连仲教王刚说相声。于连仲对王刚的评价是,嗓子不错,表演也不错。言下之意,王刚不会说相声。王刚没吃相声这碗饭,后来因播讲《夜幕下的哈尔滨》而成名。
左为王刚,右为于连仲
于春藻于1961年转业,进入黑龙江广播说唱团,任相声演员。他跟于世德搭档。于世德是张寿臣的徒弟,张寿臣是于俊波的亲师哥。于世德后来加入黑龙江省曲艺团,跟师胜杰搭档。于世德有两个儿子,长子于浮生也跟师胜杰搭档过,次子于增生(于勾)如今是德云社的副总。
1980年,于连仲受邀参与组建基建工程兵政治部文工团,担任曲艺队队长。两年后,基建工程兵遭裁撤,包括于连仲在内的文工团的演员大多转入次年成立的武警文工团。
1983年,于春藻再次入伍,加入武警文工团,又跟哥哥于连仲成为战友。故很多网友称这老哥俩为军旅相声名家。
06
退休后,于连仲免费辅导北大的留学生说相声,推动相声走出国门。2002年,经冯巩倡议,中央戏剧学院开办相声大专班。于连仲与李立山、王金宝受聘担任专业课任课老师。贾玲、王彤、白凯南是冯巩的学生,也是于连仲的学生。据于连仲说,他老伴身体不太好,实际上他就上了一年半的课,第二期就没再参加。
于连仲的儿子于雷本来子承父业,后来改行演影视剧,在《走向共和》里饰演蔡元培,在《百年往事》里饰演李大钊。
于雷的表弟张颂阳也说相声,曾是武警文工团的一名相声演员。转业后,张颂阳赴上海发展,现为上海创办笑乐汇相声会馆相声演员,跟郭德纲的徒弟高鹤彩搭档。张颂阳相声的开蒙老师就是舅舅于春藻。
右为于春藻
于春藻的孩子在美国。是在国内当空巢老人,还是去美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于春藻选择了后者。2009年,他和夫人赴美投靠孩子。2016年,于春藻回国,与于连仲一起到天津参观相声博物馆,跟老友会面,还与德云社的高峰合影。
开篇提到曲艺爱好者去芝加哥看望于春藻。经萧陶查证,这段视频拍摄于今年春节期间。于春藻很少说话,偶尔说几个单词,声音沙哑,吐字不清。看老照片时,他勉强认出父亲和自己,没认出哥哥于连仲。据了解,于春藻患轻度老年痴呆。
结束语
一个吃开口饭,说了一辈子相声的名家,晚年连说话都费劲,丧失大部分的记忆,是一件何等痛苦的事。换成谁都无法接受,可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
最后,萧陶祝愿远在美国的于春藻老先生一切安好,也祝在北京安享晚年的于连仲老先生健康长寿。
来源:萧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