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红模仿明星的现象并不罕见,以此爆火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的也不在少数,很少见到明星本人出来阻止。然而近日有一位网红,就因为模仿歌手杨坤而吃了官司。2025年4月24日,歌手杨坤在微博发布长文,正式回应与网红四川芬达的侵权纠纷。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模仿风波,从最初的粉丝
网红模仿明星的现象并不罕见,以此爆火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的也不在少数,很少见到明星本人出来阻止。然而近日有一位网红,就因为模仿歌手杨坤而吃了官司。2025年4月24日,歌手杨坤在微博发布长文,正式回应与网红四川芬达的侵权纠纷。这场持续近半年的模仿风波,从最初的粉丝玩梗演变为法律诉讼,再到如今双方隔空喊话,不仅撕开了短视频行业山寨明星的灰色产业链,更将模仿的边界这一争议话题推向全民讨论的顶点。
一切始于2024年10月。网红四川芬达以粉丝致敬为名,发布了一系列模仿杨坤的搞笑视频。他们复刻了杨坤标志性的蓝色西装、兰花指手势,甚至改编其歌曲《扔泥巴》歌词,玩起32场演唱会、好声音导师等经典梗。视频中,阿坤角色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篡改歌词的表演,一度让网友直呼笑到头掉。
然而,争议在2025年3月爆发。杨坤工作室指控其视频存在丑化、贬低人格行为,例如用拉布拉昆等谐音梗侮辱杨坤,虚构与知名歌手恩怨等情节,并索赔精神损失费。尽管四川芬达辩称未提真名,但网友翻出视频中中国好声音背景板、32场演唱会等细节,认为其指向性过于明显。
这场纠纷的核心,在于模仿是否构成侵权。根据民法典,公众人物的姓名权、名誉权受法律保护,即使未直接提及姓名,若通过特征组合(如造型、职业梗)足以让公众联想到特定人物,且内容带有侮辱性,即可判定侵权。
有律师指出,四川芬达的表演已超出娱乐范畴。例如用下半身扭成U型暴露皮肤、篡改歌词贬低音乐水平等行为,属于恶意丑化。更关键的是,平台曾因内容违规封禁其账号,但二人解封后变本加厉,进一步坐实故意侵权嫌疑。
事件初期,部分网友质疑杨坤小题大做:“不就是个模仿秀吗?其他博主更过分!”但随着争议视频被广泛传播,舆论迅速反转。网友扒出四川芬达直播时称杨坤音乐倒退15年、用黄焖鸡米昆等侮辱性称呼,直言其行为已触碰道德底线。在被杨坤方诉讼之后, 4月11日,四川芬达发布道歉视频,宣布改名四川芬达阿芬阿达,并称愿承担一切责任。
杨坤在4月24日发长文回应此事,表示有必要向大家还原整件事情的经过。
长文中,杨坤指责四川芬达是打着“模仿”的旗号侮辱丑化他,甚至有些视频还充斥着低俗擦边的内容,已经脱离了模仿的范畴。
据杨坤所述,他最初只是希望四川芬达公开道歉、停止伤害,赔偿金倒是无所谓,毕竟杨坤作为成名多年的明星,应该不缺这点赔偿费用。然而,四川芬达嘴上说着和解,转头却在短视频平台上含沙射影,道德绑架杨坤。
最后,杨坤点破四川芬达的道歉毫无诚意,只不过想要借此炒作赚流量而已。所以,杨坤方才会坚定起诉,正当维权。
杨坤的强硬,是对创作尊严的捍卫;网友的支持,是对健康内容生态的呼唤。当模仿沦为侮辱,法律与道德的双刃剑必将落下。这场娱乐战争的最终结局,或许正如网友所言:你可以模仿我的歌,但请别践踏我的魂。
来源:墨海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