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李福贵”靠卖菜走红,颜值不输一线明星,一人撑起这个家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4 19:43 1

摘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而生”,这是一位百万网红的简介。单看这句话,就知道里面蕴含的道理,也可看出她曾经的经历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叫“李福贵”。01李福贵,原名叫立雅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着借来的三轮车,装满自家地里的菜,往新乡卫辉市的集市赶。27岁的她,皮肤

“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阳而生”,

这是一位百万网红的简介。

单看这句话,就知道里面蕴含的道理,

也可看出她曾经的经历不是一帆风顺的。

她叫“李福贵”。

01

李福贵,原名叫立雅云,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推着借来的三轮车,

装满自家地里的菜,往新乡卫辉市的集市赶。

27岁的她,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站在摊位前吆喝,

总是笑得让人觉得日子没那么难过。

村里人说她长得不像爹妈,像是从外头抱来的,

可她从不在乎这些闲话。

1998年,她生在南司马村,爹妈都是残疾人,

生活全靠爷爷奶奶撑着。

她本名叫李亚,可她偏给自己取了个“李福贵”的名字,

像是在告诉自己,苦日子也能活出福气。

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只有五岁孩子的智商,

拿着残疾人证,话都说不清。

妈更没法自理,不会说话,

个子跟小孩似的,连上厕所都得人教。

这样的爹妈,生出个模样俊俏的女儿,

村里人总觉得稀奇。

可李福贵从没嫌弃过家里的光景。

小时候,爷爷奶奶把她拉扯大,

地里的活儿全靠两位老人操持。

爷爷常顶着大太阳挑水浇地,

奶奶晚上借着灯光纳鞋底,手上磨出厚厚的茧。

家里盖了两间新房,全是老人一分一厘攒出来的。

李福贵看在眼里,早就知道日子有多难。

02

15岁那年,家里实在供不起她读书,

她就收拾包袱去了新乡市打工。刚开始干杂活,

工资不到一千块,日子紧巴巴的,

她还是咬牙寄一半回家。

城里的生活不好混,可她不怕吃苦,脑子也灵光。

2017年,她找了份化妆助理的活儿,

半年时间工资涨到两千五,还学会了拍视频剪辑。

城里的一切让她眼花缭乱,她觉得自己总算有了盼头。

没多久,她认识了个城里的小伙,俩人结了婚。

但是这样的好光景太短了。2018年,家里接连出事。

叔叔本来脑子就不好,在工地干活时腿被砸伤,

落了残疾,只能靠打零工过活。

就在5年前,她的奶奶生病走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婶婶受不了这摊子事,扔下年幼的堂弟堂妹,

回了贵州娘家。爷爷带着李福贵跑去接人,

吃了闭门羹。婶婶铁了心不回来,

家里只剩80多岁的爷爷、残疾的爹妈和叔叔,

还有两个没长大的孩子。

爷爷操心的事越来越多,头发白了一大片。

就在这时候,李福贵的婚姻也出了问题。

她嫁到城里,本就觉得自己家底差,

公婆看她不顺眼的事常有。

她尽力讨好,可还是留不住。

离婚那天,她收拾好行李回了村里。

城里的梦碎了,家里的担子却更重了。

她看着爷爷每天起早贪黑,

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心疼得不行。

她知道,再不回来,这个家就真散了。

03

2022年底,李福贵辞了工作,回到南司马村。

村里没啥赚钱的门路,家里几亩地收成有限,

堂弟嫌打零工没出息,待在家里啥也不干。

她没工夫想那么多,先活下去最要紧。

她开始跟爷爷一起干农活,

春天浇地,夏天施肥,啥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地里没活的时候,她就琢磨别的法子。

有一年,家里种的桃子熟了,

收桃的人嫌青,只收了一半,

剩下一千多斤没人要。

爷爷急得睡不着,她却拍拍胸脯,

借了邻居的三轮车,装上桃子往城里跑。

集市上,她从早上站到晚上,

顶着大太阳吆喝,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个馒头。

桃子不好卖,她就切开让人尝,

实诚得让人没法拒绝。

几天下来,一千多斤桃子全卖完了。

她攒了点钱,高高兴兴回了家。

爷爷没问她赚了多少,只端了碗菜让她吃饭。

家里穷,可这份踏实让她觉得啥都值了。

后来,她又学着卖煎饼、卖菜,

集市上渐渐有了她的名号。

晚上,她把一天的活儿拍成视频发网上,

没想到还真火了。网友们夸她笑得真,日子过得带劲。

赚来的钱,她没攒着,全花在家里。

厨房破得没法用,

她攒钱请工人换了新灶台、新锅具,亮堂得像新家。

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摆上几盆绿植,墙上还挂了风铃。

她给妈剪头发、洗脸,教她上厕所,像哄小孩一样耐心。

爹话不多,她就陪着干活,

慢慢地,爹也爱跟她唠几句。

爷爷年纪大了,她带着他去外地转了转,

那是老人头一回出远门。

她还带着全家去赶集、吃火锅,

让大家伙儿尝尝新鲜玩意儿。

家里的日子,慢慢有了盼头。

李福贵的活法,不仅让家里变了样,

也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集市上,买菜的大爷大妈爱跟她唠嗑,喊她“闺女”。

有回她去买三轮车,老板听说她的故事,主动给打了折。

她卖菜时,常常多送点给年纪大的顾客,

抹个零是常有的事。

村里谁家有留守小孩,她就买点文具零食送过去。

赶集路上,她看到捡垃圾的老人,

总是塞个热乎乎的煎饼过去。

她的好心,村里人都记在心里。

网上,她的视频越传越广,百万人点赞留言。

有人说她活得像股劲儿,

有人说她让人觉得日子没那么难熬。

集市上,有顾客特意多买点菜,只为让她早点回家。

村里人都说,她一个姑娘家,

硬是撑起了一个家,还把日子过得很光彩。

爷爷看着她忙前忙后,叹气少了,笑得多了。

妈不会说话,可学会了自己上厕所,

还能说几个简单的词。

家里人凑一块儿,话比以前多了,日子也比以前亮堂了。

04

李福贵不再为自己的家底自卑。

村里人问她是不是抱来的,

她只笑笑,说这不重要。

她牵着妈的手去赶集,管别人怎么看。

她给自个儿取名“李福贵”,不是为了跟谁较劲,

而是想告诉自己,日子再苦,也得活出点滋味。

她还年轻,爹和叔叔能干点活,

爷爷身体还硬朗,

堂弟堂妹慢慢长大,家里的路还长着。

她用自个儿的法子,把家一点点缝补起来。

这样的李福贵,坚强、勇敢、乐观,

活成了人们的榜样。

她也特别像余华写的《活着》里的人物,

硬是把自己活成了主角。

信息来源:

1、李福贵个人抖音账号@李福贵

2、一人撑起老幼病残之家!新乡网红“李福贵”:身居沟壑依然仰望繁星:河南商报

3、《花儿绽放》:湖南卫视

来源:酒馆茶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