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演技失效?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4 19:12 2

摘要:《乌云之上》不但是她首次出演悬疑剧,也是她和罗晋的第二次合作,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得心应手。

暌违三年半,“娘娘”孙俪终于有新剧上映。

就连她自己都发微博感慨,连发了12个“终于”,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乌云之上》不但是她首次出演悬疑剧,也是她和罗晋的第二次合作,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得心应手。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剧集平台热度卡在了8800,始终没能突破9000,收视不温不火。

被讨论最多的,居然是孙俪在这剧里的状态。

顶着万年不变的“微商”短发,略显浮肿的面部,愈发凸出的眼睛,都让她看起来疲惫不堪。

不少网友都认为孙俪在现代剧的扮相,始终都比不过古装剧。

也有一些网友觉得,她的演技好像丧失了灵气,演啥都“用力过猛”。

甚至有人唱衰,《甄嬛传》已经是孙俪的巅峰,很难超越。

孙俪,演技

回归剧集本身,实际上无论从班底还是演员阵容,《乌云之上》都堪称顶配。

只是奈何剧情就像被砸得稀碎的玻璃,完全立不起来。

作为最紧张刺激的悬疑题材,第一集的碎尸案就暴露了不少槽点。

孙俪饰演的韩青刚赶到抛尸现场,结果往往要花半天时间的现场取证、DNA检测就一下通通完成了。

没多久第二个碎尸地点被发现,搭档林嘉嘉在没有做过任何实地调查,对比两起案件共性的前提下,就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定理轻松在地图上推理出了凶手的抛尸地点。

整个过程完全经不起推敲,毫无逻辑可言。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有时候查案的剧情里,观众还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

下一秒,突然就不合时宜地插入韩青回忆男友钟伟的片段。

不仅显得突兀,还容易让观众分分钟出戏。

导演显然觉得这种多线叙事的手法很高级,短短的几集内穿插了好几个案件。

既有三起碎尸案,又有主角男友钟伟(罗晋饰)的失踪谜团,查着查着,还扯出来一个贩毒团伙。

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没讲好,最终只给人一种混乱的观感。

单就这几集来说,《乌云之上》给人一种深谙套路却难以驾驭的无力感。

算不上多烂,顶多就算平淡,让人连多吐槽的欲望都没有。

而作为女主的孙俪,极力想要演出那种女警的飒爽干练。

没有怎么打理的短发,永远素面朝天,衣服都是清一色的轻便,在这部剧里的扮相也颇为粗糙。

甚至为了凸显民警熬夜调查的状态,她连黑眼圈都没有遮盖。

状态疲惫是一方面,围绕孙俪的演技问题,则有了更多的讨论。

很多时候,孙俪饰演的韩青总是表情紧绷,板着一张脸,将冷面女警人设贯彻到底。

可一到情绪激动的时候,她的面部状态又丰富到有点失控,要么皱眉瞪眼,要么大声嘶吼。

面对姐姐周雪曼(李小冉饰)被带走,她不顾周围人的劝解,激动扒住窗口质问,注意力很难不被她用力张大的嘴巴所吸引。

虽说有可能是性格设定如此,但问题是如今的孙俪,演技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的套路中。

尤其是把“韩青”与《玉观音》孙俪饰演的女警“安心”放在一起相比,就愈发显得单薄。

同样是背负种种心事,安心就将那种隐忍拿捏得很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处理。

她的眼里噙着泪,伴随着那一句“没人能帮我”再慢慢无声滑落,那种内心的挣扎与绝望仿佛就要穿透屏幕。

珠玉在前,也难怪一些网友会觉得孙俪新剧比不过《玉观音》。

可客观来说,这个锅还真不能扣在孙俪一个人的头上。

一部剧想要留住观众,绝不仅限于演员的演技,剧本质量也得过关,经得起推敲。

否则就算孙俪过往的实绩再抗打,也难以一人之力挽回收视颓势。

某种程度上来说,《乌云之上》暴露了如今孙俪转型的一个尴尬境地。

当剧本无法提供角色成长弧光,再精湛的演技也只能在套路中打转,也难免会被外界扣上“难回巅峰”的定义。

孙俪,不止《甄嬛传》

其实也不能怪观众感到意难平。

毕竟曾经的孙俪,可是从那个神仙打架的国剧黄金时期杀出来的,给大家留下过太多经典的“白月光”角色。

像是前面提到的《玉观音》里的女警“安心”,深陷职业身份与感情纠葛的双重煎熬之中,背负了太多她无法承受的磨难,却始终坚韧且勇敢。

《小姨多鹤》里的“多鹤”,为了报恩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将这个角色感恩善良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早期的孙俪顶着一张青涩稚嫩的脸,却有着极其纯熟的演技,能够驾驭很多内核复杂的女性角色,展露每个角色身上的成长足迹。

恰恰正是因此,很多人并不相信孙俪并非表演科班出身,而是一个正儿巴经的舞蹈文艺兵。

第一次演哭戏的时候,她也经历过新人茫然无措的时期,分不清什么是近景全景,也会在正式拍摄时哭不出来。

面对这份全然陌生的演员职业,孙俪始终抱有表演的敬畏之心,延续着当兵时期刻苦钻研的劲头。

《玉观音》里曾与她有过对手戏的演员,至今还被孙俪新人时期的用功所震撼。

几十集的剧本,随即挑出一页,孙俪都能将那段的台词背得一字不差。

这种将剧本梳理吃透的习惯,一直被她保留到了现在。

孙俪的剧本总是花花绿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代表人物不同的情绪,写上自己对于剧情的理解与感受。

每一次进组前,她也会亲身体验角色原型的生活,通过细节观察并捕捉角色的特性,再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理解。

而正是有了前期的沉淀与积累,这才让孙俪在遇到“甄嬛”时,能够将这个角色不同阶段的状态与情绪拿捏得如此到位。

那时的孙俪28岁,无论是美貌值还是演技,都是一个成熟演员最好的阶段。

少女时期的甄嬛懵懂天真,对于爱情抱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期待,所以哪怕被迫入宫,她也想通过装病避宠,不想陷入斗争当中。

中期的甄嬛在与皇帝朝夕相处后,沉溺于他对自己的偏爱当中,为他各种筹谋,满心满眼都是陷入爱情的甜蜜。

直到一朝事发,甄嬛发现真心错付,自己不过是“莞莞类卿”的替身。

一句“真心错付”,痛到深处的怒吼,断送了她的宠妃生涯。

后期原本想与爱人远走高飞的幻梦破碎,绝望的她选择回宫复仇,从此杀伐果断,彻底完成蜕变。

甄嬛这个角色的美貌值以及演技,至今是公认的孙俪“演技天花板”。

不难发现,孙俪很擅长饰演这种内敛型角色,也擅长分析人物内心戏,所以这类角色往往更能凸显她演技的细腻和层次感。

只是之后的孙俪,就像是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的演技不止于此,也怕陷入单一的戏路,开始倾向于咋咋呼呼的外放型角色。

《辣妈正传》里,她饰演的“夏冰”时尚泼辣,各种夸张的手势和挑眉动作,都凸显了角色的张扬个性,也颠覆了她以往的荧幕形象。

从那之后,孙俪完全“自我放飞”,表演风格不再克制,而是采取各种肢体语言等外放式表达。

如《那年花开月正圆》里豪气的“周莹”,举手投足间不失江湖气息,又比如此次《蛮好的人生》里不失市井气的“胡曼黎”。

虽然大多数的剧集收视不错,但是很多时候,观众总会不自觉地以“甄嬛标准”衡量这些作品,反复比较。

对于孙俪,大众总有一种不同于其他演员的高期待,因此也格外苛刻。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总考满分的人,突然考了八十分,让人很难接受。

而孙俪本人,也在不知不觉陷入了“越突破越争议”的怪圈,越是为了证明自己,就往往越适得其反。

每一次向舒适区的突破,本质上都是在与昨日的自我进行搏杀。

这种隐隐的生长阵痛,注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伴随着孙俪。

拒绝被“神话”

这种想要冲破却又始终不得章法的困境,并不是孙俪的个人境遇,也是很多演员成长转型都必须经历的一个“涅槃重生期”。

如何在迎合市场和观众期待,以及个人表演风格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对于极致完美主义的孙俪无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孙俪对自我的严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就像她在采访里所说,对于演员身份,她始终抱有“战战兢兢”的谦卑心,那些人前呈现的每一次完美变温,都暗藏着无人知晓的千万次“不完美”练习。

所以在《甄嬛传》走红后,别的演员都在有意无意消费角色带来的红利。

而孙俪很少提及,甚至有点刻意回避“甄嬛”这个角色,而是继续认真钻研对每一个角色,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包括此次反响并不算热烈的《乌云之上》。

她会观察老警员的职业习惯,找来许多纪录片观察不同情境下刑警的神态表情,为角色做足功课。

为了没有背台词的痕迹,她每天练,对着镜子练,对着化妆师练,练到周围人耳朵都听出茧子。

这种对自我的极度自律,也延续到了不拍戏的日子里。

翻开孙俪的微博,除了育儿日常,她提到最多的关键词始终是学习。

养生泡脚,瑜伽运动,画画书法,孙俪给自己培养了无数种兴趣爱好,尽可能填充着生活里剩余的缝隙。

就是外界眼里如此完美的孙俪,在跨入人生的第四十二个年头后,终于开始允许自己的生活,偶尔出现那么一些不完美的偏差。

面对自己擅长,且国产剧偏好的大女主叙事,她没有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里,而是向外拓展,开始接拍那些“不完美”角色。

最新上映的新剧《蛮好的人生》里,她出演的胡曼黎是一个并不讨喜的女主角,虚荣市侩,充满缺陷却鲜活真实。

曾经不擅社交的她,也会因为想要有更多的突破,萌生出“和导演吵一架”的奇怪想法。

然而想归想,她也开始接受有些事情,自己也会有做不到的时刻。

正如孙俪在采访里感慨:“千万,不要把一个人神化。”

这句话,是她在塑造“韩青”以此警慎自我,让自己诠释的角色尽量落地,有血有肉。

而这句话,未尝不是她借角色之口的自我剖白。

《甄嬛传》是她职业生涯的巅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永远停留于巅峰之上。

当一个人被过度美化,甚至被捧上神坛,于她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无形的枷锁,是对每一次新尝试而不自觉收紧的束缚,孙俪同样未能免俗。

完美的大女主甄嬛,不被允许有轨道偏离的可能性,可孙俪终究不是甄嬛,她该被允许有一定的试错空间,拥有演员的探索期。

更何况孙俪从未认输,始终都在新的赛道上不断尝试,巅峰从来不会是她的终点,而是通往更高处的起点,托举她奔向更辽阔的天地。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