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娱乐圈虽然星光璀璨,可要找到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相伴扶持的夫妻,却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得。
文丨冒泡
陈道明曾在采访里毫不避讳地说出那句“娶到她,是我走过最好的一程”。
而他眼里的她,正是当年红透央视半边天、被称为“中国第一女主播”的杜宪。
娱乐圈虽然星光璀璨,可要找到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相伴扶持的夫妻,却像大海捞针一样难得。
看着陈道明低调沉稳,杜宪端庄温婉,就忍不住想问一句,能让他如此坚定放话,究竟有着怎样的底气与风骨。
杜宪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家里从小书卷气十足。
她也从小养成了衣着得体说话温和的性格,模样清隽,一眼看去就像是那种不需太多修饰就能让人记住的女孩。
可谁都没想到,16岁的她初中毕业,却因为一次“招工”进了北京人民轴承厂,当起了食堂后勤,
每天围着锅台转,负责一千多人的伙食安排,一干就是七年。
直到1977年,那年全国刚恢复高考,北京广播学院在门头沟设了招生点,
她抱着试试看填了表去考试,没想到被中央电视台的吕大渝和李娟相中。
看她长得端庄又有书卷气,说话声音也沉稳温婉,一眼就认定是干播音那块料,
现场就劝她放弃高考,直接进电视台,说文化课后面还有,你未必行得通,其实是怕人跑了。
她当时半信半疑就答应了下来,可谁知后来央视要调档案的时候,才发现档案早被北京广播学院调走。
原来她那分数刚过线就直接被录取,悄无声息成了广院77级新闻系的学生。
据传,大一暑假,杜宪特意跑到天津看望舅舅,原本只是一次家常探亲,没想到家人悄悄安排了一场相亲,
舅舅因为极为欣赏当时在天津人艺的陈道明,便把两人介绍认识。
初见那天,陈道明面对气质温婉的杜宪,眼神一亮,几句话下来就对她上了心,
而杜宪也觉得他不哗众取宠,倒显得有些斯文,后来聊天聊到了《简·爱》,两人越聊越投缘。
她表姐又拉她去看陈道明的演出,可等杜宪坐在观众席上左瞧右看,愣是没找出哪个是陈道明,不过那时的她心里早已埋下爱慕的种子。
可惜这段刚萌芽的感情一开始就没被看好,
杜宪父母对陈道明从事演员这一行极为不满,怎么劝都不松口,而杜宪认定了,就不愿松手,父母拗不过,只得默许。
陈道明为了缩短两人距离,主动考进中戏。
之后两人就每个周末见一面,杜宪习惯性提前去中戏找他,见一小会再匆匆坐车回清华,周复一周。
她一开始也没看出陈道明有啥特别才能,只觉得人文气不喧哗,
但他用情深细,常写情诗、录歌曲,一盘盘自己编词填曲的卡带送她,十首情歌都唱不完的喜欢。
这对谈恋爱的青年学生,哪怕情深意切也难免磕绊,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分手提得勤,礼物退得快,像是要绝交,可没过几天又复合如初。
有一回闹别扭后杜宪下定决心不去中戏,但心里还是不由自己,下车到了戏院门口又折回来,
在回家的车上,隔着车窗一眼望见站在对街的陈道明。
她下车问他怎么在这儿,他说只是想碰碰她,遇不到的话,第二天就打算守在她家附近。
多年之后她回忆说,那时拼命吵,现在不吵也不是忍,而是真的吵完了。
81年杜宪毕业,直接被分进央视当《新闻联播》播音员,一脚跨进主流舞台,
陈道明每天一下班就守在电视机前看她播新闻,成了她最忠实的观众。
之后,他们结婚,而作为丈夫的他那时,还只是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普通小演员,各自熬着事业,但彼此始终如初。
事业转折刚进电视台没几年,杜宪一边坐在演播室里播新闻,一边背后抽空啃英语单词,晚上再回家照看襁褓中的女儿,
这么压着日子过,时间被切成碎块拼拼凑凑,心力也跟着被掏空了。
据传,杜宪曾经忍不住跟陈道明开口说:
“我想离开电视台,干脆在家带孩子照顾家,一家三口衣食无忧,何苦累成这样。”
原以为他说的会是理解,没想到他一口回绝:
“女人不能靠男人,得有点自己的天地,你若在家闲着,迟早出问题,我拍戏不在家也会常陪你。”
杜宪一听,心里翻江倒海,最终还是在央视咬牙坚持了下去。
过了几年,她被调去经济部,出演台前的角色变成了写稿子的幕后工作者,
节目叫《经济半小时》,署名用的是“皓月”,起初完全不懂经济,硬是咬着牙去报了相关的培训班,
白天跑单位晚上啃教科书,那阵子过得跟打仗一样。
同一时间,陈道明事业起飞,
1988年饰演《末代皇帝》拿了金鹰奖和飞天奖双料影帝,成了国民演员,不管走哪儿都风风光光。
可是到了1992年,杜宪定了决心,还是从央视辞了职。别人不理解,她却说:
“未来那么遥远,先过好眼前再说,就算以后难混,那也是以后再难。”
辞职后开始了她相夫教子的日子,但陈道明一直不愿她就这么窝在家庭里,说“一个人不能只有一种身份”。
不久后,她入了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做《中国小城镇》的主持人,陈道明跟人夸起她来,张嘴就是“有风骨,不为外物动摇”。
离开央视后她还以学者身份跑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交流访问,陈道明特意陪她一起去。
本来《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郭燕一角几乎落在她头上,两人认真掂量了下,最终觉得“不合适”,只能作罢。
后来女儿去英国念书,她在美国也没再停留,转身回到国内,下海经商,当起了董监高,还亲自上阵当艺术总监,生活果真是另一幅模样。
幸福晚年当年在屏幕上温婉大气、一字一句里透着力量的杜宪,后来却悄然淡出了观众视线,
哪怕被多少人盼着回来,她自己也说怕回头搞砸了曾经留下的好口碑。
可她说归说,兜兜转转还是没抵住那份责任感,答应凤凰卫视做环保节目的时候,已经46岁,
很多人对她能否胜任疑虑重重,但她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快退休了,有机会就做点事”。
后来累出毛病,陈道明心疼她让她休息,她却不当回事,
直到他说夫妻不是光过日子,更是心灵的依靠,她才把脚步停下来。
这些年她安安静静做自己,偶尔有人提起,才会发现,
她美得不张扬、不争高低,也从不刻意迎合外界眼光,却早就活成了最让人心服口服的样子。
来源:GONGSAM零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