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首个大熊猫主题 VR 沉浸式电影《熊猫的世界》将于 5 月 1 日在宜宾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进行展映。这部以时间维度为叙事脉络的 VR 巨作,通过毫米级精度建模与空间交互技术,为观众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国宝进化史诗。
全球首个大熊猫主题 VR 沉浸式电影《熊猫的世界》将于 5 月 1 日在宜宾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进行展映。这部以时间维度为叙事脉络的 VR 巨作,通过毫米级精度建模与空间交互技术,为观众搭建起跨越时空的国宝进化史诗。
据悉,项目团队采用激光扫描与AI算法结合的复合建模技术,1:1 复刻大熊猫八百万年生存轨迹中的关键生态场景。从始熊猫栖息的远古丛林到现代竹海秘境,每个场景均经过生态学家与 3D 艺术家的双重验证,确保植被分布、地形地貌等细节的生物真实性。观众佩戴设备后,即可瞬间置身于由 2000 万面高精度模型构建的虚拟世界,感受指尖划过苔藓的触感、竹叶在风中的沙沙声。
该体验突破传统观影模式,创新性地设计出"时空漫游者"交互系统。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穿越时空隧道,通过手势交互与远古大熊猫产生动态互动:在 800 万年前与始熊猫并肩跋涉,见证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变迁;在 300 万年前观察巴氏大熊猫的社群行为;于现代竹林间感受大熊猫的生存智慧。这种多维度的沉浸体验,让观众从被动观看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
技术层面,该项目整合了空间定位、实时渲染与体感反馈三大核心系统。6DoF 空间定位技术实现观众在虚拟场景中的自由移动,12K 超高清渲染引擎呈现细腻如丝的视觉质感,而压力感应手套等体感设备则带来真实的触觉反馈。这种"视觉-听觉-触觉"三位一体的交互设计,构建起超越传统观影的沉浸式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该体验特别设置"生态教育"模块,观众在探索过程中可实时获取大熊猫保护知识。这种将科技与科普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既展现了数字艺术的表达边界,也体现了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来源:新浪V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