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到达“天花板”,然后呢?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4 12:30 3

摘要:202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诞生120周年的重要时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7亿元的成绩跻身全球影史前5,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一座里程碑。

202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诞生120周年的重要时刻。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7亿元的成绩跻身全球影史前5,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一座里程碑。

然而,当中国电影触及这一前所未有的“天花板”时,如何继续前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业界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

1

产业现状:从高速到高质的转型阵痛

回顾过去20多年,中国电影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如今,行业增速放缓,出现了头部影片独大,以及腰部以下影片票房表现低迷的分化现象。网络数据平台显示,今年春节档结束至今,市场上票房破亿的国产影片寥寥。电影单日大盘票房稳定在千万级别,即便是周末也仅能达到六千多万的水准,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电影院关闭的现象,这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春节档结束至今,国产电影中仅有《不说话的爱》与《向阳·花》票房破亿。

面对这一困境,导演黄建新在近日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核心论坛上分析称,当前电影面临的最大竞争并非来自行业内部,而是外部新兴媒介的崛起:短视频、游戏等新媒体形式以其独特的碎片化叙事方式和即时的情感满足,吸引了大量用户,对传统观影习惯构成了严峻挑战。

“一线城市观众看一场电影需耗费4小时,而短视频以碎片化叙事满足情感需求,这对传统观影习惯形成冲击。”

黄建新。图片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

此外,黄建新认为,性别差异也影响媒介选择。北京国际电影节数据显示,近年女性参会者占比达67%,女性观众已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而游戏用户则以男性为主,这种性别差异也进一步加剧了媒介选择的分化。因此,电影创作者需要更加精准地把握不同性别群体的情感需求,创作出能够触动观众灵魂的优秀作品。

2

“天花板”不是终点,行业有信心

中国电影单片票房触达“天花板”,但市场并没有完全饱和。

黄建新以美国电影市场为例,指出其年度票房数十年间稳定在100亿美元上下,这表明电影市场的总量规律是不可逆转的。然而,中国电影市场仍处于上升期,尽管短期内单片票房未能再破纪录,但行业总量依然保持韧性。2025年春节档票房超95亿元,印证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随着暑期档的到来,市场将逐渐恢复增长。

图片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

面对行业转型期的挑战,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成为共识。

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未来电影行业头部作品将更注重品质,“量的部分被其他媒介分化,唯有独特的内容才能成为王冠上的珠宝”。

导演黄建新则强调,电影的本质是“故事与情感”。他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说明中国创作者已具备全球顶级的叙事能力,“电影的影响力在于对全人类的共鸣,以及对观众灵魂的触动”。

技术革新也被寄予厚望。黄建新指出,AI可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为年轻导演提供机会,“低成本实现创意,是技术对创作自由的解放”。

中国电影仅有120年历史,世界电影也不过130年,在艺术形式中尚属“年轻”。年轻意味着无限可能,也意味着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尽管当前面临着媒介竞争、时间碎片化等挑战,但行业对未来的信心清晰可见。

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电影,需要的不仅是攀登票房数字高峰的野心,更是深耕内容的耐心。

毕竟,“电影这么年轻,来日方长”。

来源:老罗侃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