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演员的职业生涯挺有意思,一边被观众夸古装男神,一边又总有人质疑他的演技到底行不行。
任嘉伦最近又带着新剧《无忧渡》杀回来了。
这位演员的职业生涯挺有意思,一边被观众夸古装男神,一边又总有人质疑他的演技到底行不行。
这事儿得从三年前说起,当时他在《周生如故》里演了个哑巴将军,全程不说台词全靠眼神和肢体语言,反而让观众记了好几年。
这种"不说话反而出彩"的现象,在影视圈里可不多见。
说到任嘉伦的演技争议,绕不开配音这事儿。
古装剧《锦衣之下》里他演锦衣卫陆绎,配音老师的声音和他那张脸配得天衣无缝,观众看得直呼过瘾。
可到了现代剧《一生一世》,原声台词一出来,问题就暴露了。
有观众吐槽他说话像含了颗糖,咬字不够清楚。
其实这事儿在行业里挺常见,很多非科班出身的演员都会用配音,关键得看声线贴不贴合角色。
就像《周生如故》里的周生辰,配音低沉沙哑,配上任嘉伦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愣是把个不能说话的将军演成了白月光。
造型师对演员的帮助有时候比演技课还管用。
任嘉伦的古装造型从来没翻过车,从锦衣卫的飞鱼服到王爷的宽袍大袖,衣服一上身角色就立住一半。
但这次《无忧渡》玩了个反套路,他演的捉妖师宣夜直接穿着粗布麻衣就出场了,脸上还留着胡子茬,头发随便扎个丸子头。
这造型要是搁其他流量小生身上,经纪人估计得跟造型师急眼。
但你看弹幕里都在刷"糙汉子好有安全感",反倒把隔壁剧组那些白衣飘飘的仙侠男主比下去了。
要说这部剧的突破,得从那个灵魂互换的戏码说起。
有场戏是任嘉伦和曹骏互换身体,前一秒还是捉妖师凌厉的眼神,后一秒突然变成懵懂小妖的单纯目光。
这种瞬间切换没点基本功真拿不下来。
剧组工作人员后来爆料,任嘉伦为了这段戏,盯着曹骏的表演录像看了整晚,连眨眼频率都学得一模一样。
这种细节处的较真劲儿,可比那些靠替身和绿幕的演员实在多了。
《无忧渡》的制作班底藏着不少玄机。
导演林玉芬是拍仙侠剧的老手,这次却把那些飞天遁地的特效都砍了,镜头对准了市井街头的包子铺、茶馆里说书人的惊堂木。
最绝的是男女主谈恋爱的戏码,别的剧都在玩壁咚强吻,他俩倒好,隔着个茶摊互相递了三个月茶杯。
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东方美学,倒是让看腻了工业糖精的观众眼前一亮。
现在观众眼睛毒得很,服化道内卷早就不吃香了。
你看《无忧渡》里演妖精的配角们个个穿金戴银,男女主反而灰头土脸。
这种反差设计反而让故事更有嚼头——妖精们越是光鲜亮丽,越衬得捉妖师这份工作的艰辛。
有场雨夜对峙戏,任嘉伦的粗布衣裳被雨水浸透,脸上的油彩混着雨水往下淌,这种真实感可比那些永远不脱妆的仙侠剧带劲多了。
说到任嘉伦的已婚身份,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本来是个劣势,没想到反而成了优势。
追剧的观众里有很多宝妈,她们看剧更关注演技而不是绯闻。
有网友在论坛里说:"看他演戏不用提心吊胆,反正嫂子在家坐镇呢。"这种观众心态挺有意思,把演员的私生活变成了观剧的安心保障。
行业里有个十年不破的魔咒——容止这个小说角色在言情榜上霸了十年,影视化后却扑得无声无息。
这事儿说明再好的角色也要演员来撑,演技不到位,书粉的情怀根本带不动。
《无忧渡》里的宣夜能立住,除了剧本扎实,关键还是任嘉伦往角色里注入了真实的情感。
有场灭门回忆戏,他红着眼眶却硬撑着不落泪,手指把剑柄都攥出了凹痕,这种克制的痛苦比嚎啕大哭更有感染力。
配音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看适配度。
就像任嘉伦在《请君》里用了原声,现代部分的戏听着有点出戏,可一到民国戏份,低音炮的声线反而加分。
这次《无忧渡》的导演组学聪明了,给他找了贴合角色气质的配音,既保留了原声的特色,又做了专业处理。
这种折中办法,倒是给非科班演员指了条明路。
现在影视市场有个怪现象,流量演员扎堆拍古装,结果个个顶着半永久妆容,连打架都要保持发型不乱。
《无忧渡》反其道而行之,任嘉伦在剧里有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带伤妆,脸上不是沾着血就是糊着泥。
这种"毁容式"演出反而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诚意,弹幕里满屏的"战损妆yyds"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到剧作结构,《无忧渡》的单元剧模式玩得很溜。
每个妖怪故事独立成章,但主线始终牵着观众走。
这种叙事节奏既保证了新鲜感,又不会让观众追得太累。
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跟我说,现在年轻人看剧都开二倍速,但看《无忧渡》反而要正常速度,生怕错过任嘉伦的微表情。
这种能让观众主动降速的表演,才是真本事。
剧组宣传也挺有意思,别的剧都是提前半年造势,《无忧渡》直接空降开播。
结果首播三天热度破9000,靠的全是自来水安利。
有观众在豆瓣写长评:"终于有部剧不把观众当傻子了,伏笔埋得深,但解释得明明白白。"这种尊重观众智商的创作态度,在当下难能可贵。
回头看看任嘉伦的成长路线,从乒乓球运动员转行当演员,非科班出身反而成了优势。
他身上没有程式化的表演痕迹,遇到好导演就能碰撞出火花。
《无忧渡》里有场重头戏,导演临时改了剧本,让他在雨中静坐而不是爆发式表演。
结果成片出来,那种"无声胜有声"的冲击力,直接把同期的仙侠剧比下去了。
现在的观众越来越理性,演员结没结婚、用不用配音都不是关键,戏好不好看才是硬道理。
《无忧渡》的成功给行业提了个醒:与其在服化道上疯狂内卷,不如把钱花在打磨剧本和演员培训上。
毕竟再华丽的特效,也遮不住苍白的表演;再精致的造型,也救不了注水的剧情。
说到最后,演员和角色其实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任嘉伦能靠《无忧渡》扭转口碑,除了自身努力,还得感谢这个充满矛盾的角色设定——既是捉妖师又是半妖,既要维护人间正义又要对抗自身宿命。
这种复杂性的角色,就像量身定做的考题,答好了就是满分答卷。
而观众给出的评分,永远是最公正的业绩单。
来源:阿傲娱乐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