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刘涛主演的《妈祖》创下了5.137%的收视佳绩。为了演好角色,她特地前往湄洲岛妈祖庙掷杯问卜,获得“圣杯应允”后才接下角色,被戏称为“持证上岗”。剧中“天钉锁岛”“弃宴救人”等情节,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生动展现,甚至影响了现实——莆田民
一、从荧幕神女到文化大使的13年深耕
2012年,刘涛主演的《妈祖》创下了5.137%的收视佳绩。为了演好角色,她特地前往湄洲岛妈祖庙掷杯问卜,获得“圣杯应允”后才接下角色,被戏称为“持证上岗”。剧中“天钉锁岛”“弃宴救人”等情节,将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生动展现,甚至影响了现实——莆田民间的“妈祖评理室”常参照剧中形象来调解纠纷。
13年间,刘涛几乎每年都去湄洲岛参拜,2025年更以“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的身份回归。庆典上,她学习了梳非遗“帆船头”(发髻如船型,红绳作缆绳),参与拍摄的妆造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亿次。网友感叹:“她把妈祖从神坛请进了年轻人的手机里!”
二、暴雨中的赤诚:一场文化信仰的当代演绎
在妈祖诞辰1065周年的守夜活动中,刘涛的每个细节都引发热议:
• 5分钟深鞠躬:献寿桃时弯腰致敬超过五分钟,暴雨突至后弃伞冒雨前行;
• 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活动同步推出“元宇宙祭祀空间”,计划用数字技术重现千年祭典;
• 民间反响热烈:霞浦渔民保存她的妈祖剧照,有家庭将其与神像并列供奉。
这种虔诚并非表演。2012年拍摄《妈祖》时,庙内一道突然照亮她的光线,被信众视为“神启”;2020年抗疫期间,她亲笔写下“福建加油”的医疗物资箱,至今被晋江口罩厂珍藏。
三、“新福建人”的深情厚谊
尽管生于江西,但刘涛的福建祖籍早已被网友考证——明代先祖从泉州迁出。她不仅能哼唱闽南语童谣《天乌乌》,还在综艺里用福建话介绍土楼:“这是会呼吸的传说。”
公益行动彰显真情:
• 2016年“莫兰蒂”台风后,贴着“涛”字的帐篷送达同安灾区;
• 屏南留守儿童收到她捐赠的画具,称其为“会变魔术的涛阿姨”;
• 担任文旅推荐官后,她设计的“妈祖文化英语台词”登上国际论坛。
四、明星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启示
刘涛现象的本质,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 敬畏之心:从掷杯问卜到雨中赤诚,她将仪式转化为对文化的尊重;
• 传播智慧:通过影视、短视频、元宇宙等多媒介,让千年信仰走进年轻群体;
• 情感纽带:祖籍渊源与持续善行,构建起超越地域的血脉认同。
正如福州三坊七巷导游的解说词:“她走的是妈祖的步态,传的是福建的心跳。”当文旅宣传片里响起那句带着闽南腔的“欢迎来偶们福建”,谁还能分清这是明星代言,还是游子归乡?
你的家乡是否也有这样一位“文化代言人”?欢迎分享那些温暖的地域情结。
来源:小琴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