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演员,张予曦“及格”了吗?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4 08:07 1

摘要:相比20多岁时因经济状况欠佳而有危机感,将满34岁的张予曦反倒没有年龄焦虑了。哪怕有朝一日离开娱乐圈,她也有信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等到那一天,粉丝们大可以忘了她,“大家看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相比20多岁时因经济状况欠佳而有危机感,将满34岁的张予曦反倒没有年龄焦虑了。哪怕有朝一日离开娱乐圈,她也有信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等到那一天,粉丝们大可以忘了她,“大家看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从早期被外貌标签困囿,到如今主动拆解“花瓶”“网红”的刻板印象,张予曦走了十多年。

成为演员的历程中,她学会了用努力与自省对冲某些刻板或单一的凝视:“如果(外界)更在意的是我外在形象是否适合,那就意味着我在塑造角色上出了问题。”

这种清醒,与张予曦面对角色时的共情能力形成了微妙的互文。

张予曦在《千秋令》中饰演魔教教主凤离雪。(图/受访者提供)

“我演戏的时候,尤其这两年,越发地容易共情。”原因或许在于,张予曦对演员职业的理解日益加深,“表演是一种调动情绪的方式,通过学习和练习,就会进入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当张予曦说“现在我所在的阶段要比之前再好一点点”时,熟悉她的人很可能想到,这个变得更好的阶段不仅对应职业,也对应生活状态与自我认知。

被称为“最美网红”的女孩,

打响人生突围战

2009年瑞丽封面女孩大赛,18岁的张予曦带着混血儿般的立体五官闯入公众视野。当聚光灯第一次聚焦在她脸上时,没人想到这个被称作“最美网红”的女孩,会在多年后用一个个角色打响人生的突围战。

张予曦在2013年开始演戏之后,自媒体爆炸式发展的硝烟铺天盖地,“花瓶”标签蛮横地贴在一些人对她的初印象之上。转机出现在2019年,通过剧集《琉璃》,她结识了仙侠赛道的资深导演麦贯之。

《琉璃》在2020年暑期成为热度、口碑双双逆袭的黑马,张予曦凭借褚玲珑一角收获好评。一年后,正在组里拍戏的她收到了《千秋令》的剧本,麦贯之是导演之一。

张予曦饰演《琉璃》中的褚玲珑一角。(图/《琉璃》)

“那段时间相对来说工作比较满,确实是比较累的一个状态”,但这个需要女主演一人分饰四角的故事,毫无意外地点燃了张予曦的好奇心。

在她饰演的4个角色——“任性小公主”霓凰、天真懵懂的无尘、只剩仇恨的凤面女、融合复杂人性的凤离雪当中,凤面女和凤离雪武艺高强,为此,她在开机前接受了系统的武术训练。

“武术一直都是我比较有执念的一件事情,我非常希望在戏里肢体协调,打戏漂亮,所以在武术训练的时候我比较有压力。”张予曦说。

张予曦拍摄《千秋令》现场花絮。(图/受访者提供)

那年夏天,横店的气温动辄升至35℃以上。临时搭建的影棚和训练场难以隔热,潮湿和日晒的叠加使内部温度进一步飙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张予曦每天跟着“私教”练体能、学招式。

“我当时对自己最大的要求是在打戏上。”张予曦回忆,“包括无尘前期有一个学习武功的过程,所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武术套招是要自己练会的,要表演她从不怎么熟练一直到熟练的过程。”

畏难情绪不是没有,张予曦一度想偷懒,悄悄打退堂鼓,“我的体力不是特别好,所以会觉得有点累”,但她知道“不可以那么做”。

坚持把该练的、该学的完成后,张予曦投入到拍摄当中。在片场,原本挺有信心的她发现,自己不但“跟专业的武术老师比还是要差很多”,也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

“我一直是以观众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她解释道,“我有的时候非常清楚自己做得不好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有时候会引发比较焦虑的情绪。”

之所以以观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并非观众更专业,而是观众作为演员工作的验收者有不同于专业人士的视角和立场。某种程度上,他们评判演员的标准更为多元和严苛。

即便已经用心理解角色,拍摄期也不曾懈怠,但每部戏播出时,张予曦仍能发现自己在表演上的问题,所以“对自己没有那么有信心”。因此,她每次拍戏都会焦虑。

(图/《斗罗大陆之燃魂战》)

片场外,她排解焦虑的主要方法是加强练习,“把它练到相对而言满意一些,因为如果你没有练到自己觉得可以的程度,可能焦虑会伴随自己一段时间”。

再者就是多看电影,比如她最喜欢的动画片。“其实很多成人看动画片,它也讲了非常深刻的故事。我觉得动画片的表演非常有节奏,很有趣,当然有一些表演方式是真人难以做到的,但有一些节奏包括角色的神情、动作,都可以借鉴和模仿。”

拍《千秋令》期间,张予曦还读了一些名人传记,她在读书APP的书栏里偶然看到的《莫扎特》。“为什么我当时会选择看传记?”她说,“在非常焦虑的时候,我很想去看一些前辈老师们的书,去看看他们的一生经历了什么高低起伏,会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个掌管共情力的旋钮

戏里的角色,不论出场时间长短,都和现实中的人一样,书写着高低起伏的人生故事。同现实题材相比,仙侠剧里的人物常常在不同时空间穿梭,产生跨越种群的情感,生生世世牵绊。

在《千秋令》里,张予曦的几个角色“感情线比较复杂”:跟佟梦实饰演的墨霄、白颜之间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跟韩栋饰演的陀桑、重光是家人般的师徒关系,但两人间的情感“比较纠结”。

张予曦在《千秋令》中诠释多条感情线。(图/受访者提供)

两位男演员同张予曦相识多年。在这个“氛围特别好,特别开心”的剧组,演员们拍戏之余不是在“捋自己的角色”,便是在聊怎么能让双方演得更加舒适,让一场戏拍得更加精彩。

张予曦跟合作多次的韩栋一起讨论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让现在演的角色跟以往的角色有些区分”,通过两人的对手戏“突显各自角色的特质”;而跟佟梦实聊的则主要是如何让角色“更加可爱和好玩”,“两个人每天会更多地想一些让角色丰富的点”。

在张予曦看来,她的角色和佟梦实的角色经历了多个感情阶段,如同走过一条曲折而不平坦的道路,“大家的好奇心会随着他们的误会升高一点,再期待他们会不会和好,然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拍这些戏时,张予曦对戏中人感同身受,心脏一次次揪紧。记得有一天,她在拍一场很悲伤的戏,忽然间,她眼前闪现出自己过往的角色,“每个女性的苦在我的脑海里过了一遍”。走马灯灭下去,浓郁的苦涩从她心底浮起。

“真的会觉得好苦!”张予曦感叹,“这些女孩的人生经历了非常多的痛苦,我非常珍惜当下的生活。”

《深情眼》剧照。(图/@张予曦 微博)

这样的共情力,并非与生俱来。过去很多年里,张予曦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东北女孩,迟钝和健忘融在她的性格底色里。生活中,她跟“多愁善感”攀不上关系,只在演戏时会比较感性,“尤其是这两年,越发容易共情”。

共情力是可以培养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掌管共情力的旋钮,角度和力度得当的时候,这个旋钮便会被拧开。

在张予曦看来,自己共情力的增强得益于对演员职业的日益了解,当她明白表演是“一种调动情绪的方式”,便能通过学习和练习,从一知半解的第一阶段,逐步提升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现在我所处的阶段要比之前高了一点点。”张予曦觉得,这份成长也得益于生活阅历的增加,以及每部戏的播出,“我会看到观众喜欢什么类型的角色,包括对什么样的角色会更共情”。

与此同时,张予曦也能看到自己在表演中欠缺的地方,包括主观造成的偏差。“我以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人,相对而言有的时候可能看待角色太主观了,现在也都在学习,更站在角色的角度去理解剧本。”

从《千秋令》杀青到播出之间,张予曦出演了《南风知我意》《斗罗大陆之燃魂战》《掌心》《深情眼》等题材多样的作品,演主角的频率越来越高,角色类型也渐渐多样起来。这样的变化倒不是刻意追求的,用她自己的话讲,“是恰巧”。

“我在这个行业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所以可能很难去给自己规划一些非常好实施的路线。我一般都是接到一些剧本,然后去看哪一些角色是我现在能够饰演的,并且喜欢的。”

跨过演员这个门槛的时刻,

似乎还没到来

每位演员都有自己想挑战的角色和作品类型,有的人实现心愿很快,有的人却截然相反,张予曦更像后者——她不止一次表达过对复杂角色的向往,但行业和观众对她的关注更多在外貌上。这样的关注带给她一些好评,却也形成了一种桎梏。

“对你的职业发展或者是自我突破有影响吗?”面对此类疑问,张予曦回应,“我认为没有影响,因为实际上大家看的还是戏,还是这个角色。如果(外界)更在意的是我的比如说外在条件或者是外在形象是否适合,我认为还是因为我在塑造角色上是出现了问题的,是我自己的问题。”

《千秋令》中张予曦一人饰多角。(图/受访者提供)

张予曦坚信,把戏演好是削弱这种影响的最佳途径。

通往“把戏演好”这个目标有数不清的路,张予曦当下走的是多看戏、多读书等的路径,“还要硬性地去学技术,比如说我现在还在学跳舞,因为肢体协调能力不是进组前去训练就可以的,而是要靠生活中的积累”。

有机会的话,她希望挑战平平淡淡的生活剧,无论主题是爱情、亲情或友情。她想演比较冷酷的角色,或者跟自己很像的角色,避免本我和角色在一些情绪或决策上过于割裂。

回看来时路,每位合作者、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每部戏,都给予她启发和帮助。

“演每一部戏时都感觉自己好像成长了,但其实有的时候也会倒退。通过一件事和另一件事,心态不全是往上走,也有可能往下走。”所以她经常跟自己对话,“或者再回头看看自己最近在做什么”。

张予曦认为现阶段演员身份更能代表自己。(图/《琉璃》)

演员有幸被大众看到和喜欢,外界的严格观察是这份幸运的附带品。张予曦明白,自己的状态和人生一样,都有高低起伏,“所以要时常去观察自己”。

不同阶段认识张予曦的人,对于她的职业印象各有不同,从模特、网红,到后来的演员,再到“浪姐”里的歌手。而在张予曦自己眼里,每种印象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自己。而现在,更能代表她的应当是演员,“但是这件事情是需要我努力的”。

恍然间,张予曦已经演了十余年戏。可是,“觉得自己真正跨过了演员这个门槛”的瞬间,似乎还没有到来。

“演员这个标签是看你心目中演员的及格线是什么。”张予曦如是解释,“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及格的演员,看我自己的戏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当时这场戏处理得有问题,包括肢体协调性台词。”

最近一年,张予曦的作品上线率和个人曝光率双双提高。相较于自己带给观众的新鲜感会不会打折扣,她更多忧虑的是“自己的表现、表演不够好,会不会被大家不喜欢”。

这份忧虑,连同工作强度的提高,都是压力的催化剂。社会这所大学教会了张予曦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向大家展现更不一样、更值得被喜欢的自己。

张予曦拍摄《千秋令》剧照。(图/受访者提供)

在不同的圈子里闯荡多年,她未曾体会到什么“生存法则”,更不会在心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存放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如果大家最近在大批量地说你的一些不好,或者说你的一些缺点,”张予曦重申自己的观点,“应该是我自己来反省和去做出改变的。但是,如果真的是非常偏激的,甚至是脏话攻击,那么这种事情完全不用理会。”

忙碌之余,不爱热闹的张予曦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想要做的事,比如学跳舞、唱歌、乐器,还有她并不擅长但决定继续坚持下去的种花,“想放松的时候就去拼图或做手工蜡烛,在恬静的色彩和芳馨中放空自己。”

相比20多岁时因经济状况欠佳而有危机感,将满34岁的张予曦反倒没有年龄焦虑了。哪怕有朝一日离开娱乐圈,她也有信心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等到那一天,粉丝们大可以忘了她,“大家看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来源:星光熠熠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