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您来看片!中国首部AIGC改编科幻IP短剧《太阳坠落之时》即将上映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3 21:00 1

摘要:4月的北京,暖阳高照。4月2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七棵树创意园内,来自科幻界、影视界的专家们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看片会。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放映的《太阳坠落之时》是中国首部以获奖科幻IP为蓝本、全流程AI驱动完成生产的短剧作品。

4月的北京,暖阳高照。4月23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七棵树创意园内,来自科幻界、影视界的专家们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看片会。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放映的《太阳坠落之时》是中国首部以获奖科幻IP为蓝本、全流程AI驱动完成生产的短剧作品。

该剧由抖音、四川新传媒集团、悟空传媒联合出品,是全流程采用AIGC技术打造的30集原创科幻微短剧,将于4月27日定档。《太阳坠落之时》改编自著名科幻作家张冉荣获第七届华语科幻星云奖中篇金奖同名作品,以宏大的轨道危机设定与强烈的剧情张力,为中国科幻文学影视化探索出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强表达的新路径。

《太阳坠落之时》即将上映

创新性:

AIGC“全流程参与”重塑中国科幻IP影视化模型

《太阳坠落之时》导演郑航介绍,这是一部融合了极端灾难场面与未来文明讨论的AI驱动科幻剧。全剧共30集,每集2-3分钟,围绕三座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巨型空间站如何从能源中继站变成轨道级武器展开,涵盖人物超50人、场景200余处。

“与传统剧集制作不同,该项目从场景生成到镜头画面、从角色塑造到CG视觉呈现,全部由AI多模态系统协同生成。”郑航表示,这大幅压缩了制作周期与成本,实现“3个月完成30集”的内容工业效率,让过去因预算受限而无法拍摄的“硬核科幻”执行落地,实现以小团队构建宏大世界观的表达目标。

在郑航看来,《太阳坠落之时》的出现,代表的不仅是一次内容和技术的创新,更是中国原创科幻IP的影视化落地,是国内优质科幻文本首次以AI方式完成影视表达。

“这是中国首部用AIGC将咱们自己的科幻IP改编出来的科幻影视作品,极具代表性。”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主席助理董晶表示,“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一直是科幻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最大难点所在,而AIGC带来的技术颠覆,进而带来了模式的重塑,这极具里程碑意义。

看片会现场

观后感:

原著作家大赞惊喜 科幻专家表示这是发展新路径

“挺惊喜的,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第一次登上荧幕是以AIGC的方式。”原著科幻作家张冉看片后表示,无论是从画面的流畅度,还是演员表演的细腻度,都快达到真人电影的高度。而且,在文学作品中,科幻类是比较难影视化的。因为一旦场景涉及到未来、太空、外星等,就包含着大量的特效场面,这个在改编影视剧时就会涉及到很高的成本,所以不少创作者在写作时就会自发回避,“但现在有了AIGC这项技术,创作者会放得更开,这对所有的创作者来说是好事。”

科幻作家、科幻评论家、影视评论家严蓬看后直呼,“挺惊艳的,全是由AIGC来制作的,这是一个挺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的效果相当好,如果不用AIGC这种技术,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且昂贵的作品。有了AIGC技术的加持下,用较便宜的成本和较低的时间成本就能够制作出来。所以我觉得,这对于影视的创作,特别是科幻影视创作是非常好的探索,也是将来发展的新路径。”

“非常震撼,这部影片远超预期。”少儿科幻作家李晓虎表示,在悟空传媒此前作品《觉醒》的基础之上,《太阳坠落之时》在画面呈现、音画同步效果,以及人物塑造、场景细节打磨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包含诸多太空元素的科幻题材作品,视觉效果是非常震撼的,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匠心与突破。”

专家们看片会后交流

谋发展:

四川文创产业进入“内容+模型”阶段 将出现更多好作品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以《太阳坠落之时》为代表,四川的文创产业正从“内容+IP”阶段迈入“内容+模型”阶段,即内容创作者不再单纯依赖传统产业链完成影视落地,而是通过掌握AI工具链实现降本提质。

近年来,四川科幻产业发展迅猛。早在2023年底,全国首个城市科幻发展规划——《成都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了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科幻产业体系,“4+6”产业载体平台体系基本建成,“一中心四高地”发展体系初步实现,“中国科幻之都”城市品牌美誉度和显示度显著提升。

在政策支持引导下,企业加速布局新赛道。作为四川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四川新传媒集团看准科幻产业和AIGC新赛道,进行了大胆尝试。旗下子公司悟空传媒是一家以AIGC技术为核心驱动的创新型传媒企业,2024年推出的科幻短剧《觉醒》以突破性的叙事与高质量制作,取得了5000万+播放量,获得业界与观众的广泛好评。这部作品展示了AIGC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无限可能。

目前,悟空传媒已与十余位国内科幻作家签约。下一步,将启动多部作品的AIGC剧集开发。这种“高频率、小体量、重设定”的开发思路,不仅适配短视频平台的消费习惯,也为本地文创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模型。

编辑:许成嵩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来源:阿宝侃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