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头戴三条簪,遭民俗专家炮轰:别拿婚俗当戏服!本地人力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4 07:18 1

摘要:当刘涛身着华服化身 “妈祖文化宣传大使”,端庄优雅的形象引得众人惊叹,却因头上的 “三条簪” 陷入舆论漩涡。一位自称民俗专家的人士公开怒怼其造型 “不合规矩”,没想到这番言论瞬间点燃导火索,被福建本地人用史实 “啪啪打脸”。这场风波背后,究竟是文化传承的误解,

当刘涛身着华服化身 “妈祖文化宣传大使”,端庄优雅的形象引得众人惊叹,却因头上的 “三条簪” 陷入舆论漩涡。一位自称民俗专家的人士公开怒怼其造型 “不合规矩”,没想到这番言论瞬间点燃导火索,被福建本地人用史实 “啪啪打脸”。这场风波背后,究竟是文化传承的误解,还是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激烈碰撞?

在妈祖 1065 周年诞辰大典上,刘涛的亮相堪称惊艳。一身绣着凤凰的中式拖地长裙,搭配独特头冠,仙气十足;晚间换上粉色素雅旗袍,手捧寿桃献礼的模样,更让网友直呼 “神性拉满”。而她 “妈祖亲选代言人” 的身份,早在电视剧《妈祖》拍摄期间就已被 “神化”。

原定演员林心如三次掷出 “哭杯”,刘涛紧急救场后,剧组竟怪事频发:祭海仪式上香烛折断、青烟扭曲,直至刘涛虔诚叩拜后才恢复正常;此后只要是她的外景戏,暴雨秒停、海浪平息。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让 “刘涛是妈祖钦点之人” 的说法不胫而走,就连导演都连夜改剧本,为角色增添更多慈悲细节。

此次争议的焦点 “三条簪”,背后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明朝时期,福州妇女为抵御倭寇侵扰,将刀剑样式的簪子别在头上,危急时刻可作武器自卫。随着时代变迁,三条簪逐渐褪去战斗属性,演变为福州女子陪嫁必备之物,承载着娘家给予女儿的底气与祝福。2024 年,三条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符号。

然而,这条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30 年,国民政府曾以 “有伤风化” 为由禁止妇女佩戴三条簪,直至社会包容度提升,这一习俗才重获新生。

如今刘涛戴着三条簪宣传非遗文化,本是弘扬传统的好事,却遭民俗专家质疑。

这位民俗专家坚称 “三条簪是婚俗标志,不能用于文化推广”,这番言论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老福州人纷纷现身科普:三条簪不仅是未婚女子的装扮,更寓意驱邪纳福,完全适用于文化宣传场景。刘涛的宣传效果更是直接 “打脸” 专家 —— 活动后,购物平台上的三条簪销量暴涨至断货。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对传统文化解读权的争夺。专家从学术角度强调规范,民众则从生活经验出发捍卫传统,而刘涛的 “带货” 实绩,更是用市场反馈证明了创新传承的可能性。当传统遇上现代传播,究竟该墨守成规,还是与时俱进?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