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4月21日,马来西亚一家网红餐厅就摊上这样的事儿了——某综艺节目组带着百十号人进店拍戏,不仅分文未付,还把人家招牌拆了当道具。
最近几年,明星下馆子打卡成了家常便饭。
可你见过明星吃饭餐厅老板还要倒贴钱的吗?
就在4月21日,马来西亚一家网红餐厅就摊上这样的事儿了——某综艺节目组带着百十号人进店拍戏,不仅分文未付,还把人家招牌拆了当道具。
这事儿听着离谱,可是这种“蹭吃蹭喝”的骚操作,竟然成了餐饮和影视圈明争暗斗的常规戏码....
在大众印象里,明星下馆子无非两种套路:要么摆谱摆出“朕的御膳房”架势,要么假装接地气拍几口麻辣烫。
但马来西亚这家餐厅遭遇的,简直是“特级白嫖现场”。
节目组带着近百来号人横扫全场,愣是把营业高峰期的餐厅变成了免费片场。
更绝的是,他们是脸都不要了,连人家餐厅基本的遮羞布都不给。
直接拆了餐厅招牌挡摄像头,把后厨改造成明星专用区,普通的餐厅工作人员只能蹲在角落啃盒饭。
更扎心的是,餐厅精心设计的招牌和布局被破坏,原本靠“网红装修”吸引的顾客,现在连打卡点都没了。
老板看着监控里工作人员拆自己招牌的画面,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对此,综艺的节目制作人还冠冕堂皇地说:他们可以和明星亲密接触,还会有很多粉丝因为所谓的“明星效应”来他们这家店里。
可最后呢?给人家餐厅拆的只剩个空壳子了,去哪还有粉丝来探店,店家真是出力不讨好,这不变成了纯纯冤大头嘛?
要说这年头剧组混不下去的,十个有九个是真穷,剩下那个绝对是装穷。
马来西亚这家餐厅的遭遇,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用爱发电式拍摄”。
节目组嘴上说着“给你们宣传”,实际就是不想多花钱给商家的借口,真的是既要有要,还感觉人家商家占了明星多大便宜一样。
更骚的操作是,他们把普通工作人员的盒饭和明星餐区分得比楚河汉界还清楚——明星吃着米其林同款牛排,工作人员啃着便利店冷饭,这差别待遇比电视剧里的正反派对决还夸张。
而这种套路在影视圈里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北京某网红西餐厅老板透露,去年有剧组来拍“创业励志剧”,张口就要包场三天,条件是“拍完把破沙发撤了,显得我们穷得真实”。
结果戏拍完了,餐厅的北欧风装修变成了城中村样板间,三个月客源直接流失40%。
更绝的是,有些剧组连“宣传置换”都懒得演,直接在合同里埋雷:“宣传效果不达预期不付钱”。
最讽刺的是,这种“明星特权”最后往往是双输局面。
马来西亚那家餐厅老板算过一笔账:为了配合拍摄,他们不仅损失了直接收入,还搭进去三个月的口碑修复期。
更惨的是,有些剧组拍完戏直接消失,商家想蹭热度都没机会。
就像上海某日料店,被《繁花》剧组改造成“黄河路7号”后,成片里只出现了0.5秒的招牌特写,粉丝们跑来打卡发现连菜单都没更新。
反倒是那些硬气的主,反而能杀出血路。
广东某肠粉店老板就曾硬刚剧组:“要么付场地费,要么保证宣传效果。”
结果剧组乖乖签了合同,成片里肠粉特写镜头给足了秒数,还配合老板推出的“《狂飙》同款猪脚饭”,这也让这家餐厅的当月营业额翻倍。
这证明了个真理:在利益面前,明星和商家都是平等的生意人,谁也别想占谁便宜。
但这仅仅是依靠在大爆剧的基础上,真正能因为明星到来而爆火的餐厅还是少数的。
而剩余的大部分可怜的商家只能耗时耗力配合拍摄,被承诺的“明星打卡=客流量暴增”的谎言支配着,最后连个水花都没见到。
而有些综艺节目组除了变着花的坑普通商家,连有些明星也在他们“白嫖”的名单里。
在《你好,星期六》的录制现场,会有许多的飞行嘉宾,但是节目组仅仅提供节目嘉宾出场的妆发费,根本不提及出场费的事情。
而节目组把省下的40%的钱,包装成“S级综艺的效果”,但实际上《你好,星期六》只是A级的综艺而已。
更可耻的综艺节目组还会消费明星的“隐私”来换取节目热度。
在《无限超越班》中,王星被迫在综艺里重演缅北绑架经历,节目组却将他的PTSD症状剪辑成了“沉浸式演技”。
这两种套路本质上真的是一路货色,都是利用一些唬人的噱头来把商家或者明星当成冤大头,只不过前者是明抢,后者是暗偷,但无论怎么样,伤害的都是普通人的饭碗。
除此之外,有些综艺的剧本也真的别太明显了!
在《浪姐6》中叶童与李艺彤的“相互下跪”名场面,更是直接让网友们直呼;“别太荒谬!”
节目组先是通过剪辑制造出李艺彤等人和叶童的“代际冲突”,再用夸张的跪拜仪式强行煽情跟叶童套近乎。
几个人用“按摩下跪”的道歉方式将冲突推向了高潮,最后也成功地将62岁的叶童推到了舆论的正中间,而叶童也不得不同样向李艺彤下跪,最终形成尴尬“对拜”的场景。
这种冲突和设计咱们观众一眼就看穿了好吧。
弹幕也是飘过:“导演组就差把‘快给我哭’打在屏幕上了!”
不过好在现在,不论是被综艺节目折磨的商家还是广大的观众,都渐渐地不再为综艺节目的各种骚操作买单了。
而这场看似荒诞的“白嫖”闹剧,实则是娱乐产业野蛮生长的缩影。当明星光环成为伤害实体经济的利刃,那么就是时候重新划定商业合作的底线了。
商家需要明白:再火的明星也是顾客,不是神仙;
有些剧组更应该清楚:拍戏不是什么至高无上的行为,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尊重。
毕竟,一个连饭都吃不起的行业,又怎么配得上“文化创造者”的称号呢?
信息来源:7.99 h@O.xs trr:/ 12/26 4月21日 马来西亚,餐厅老板吐槽综艺节目组包场,赚不了什么钱,但可以和明星亲密接触,可以作为餐厅宣传资本,老板怒斥:logo都拆了,拿什么去宣传# 综艺节目 # 明星包场 # 马来西亚餐厅 # 包场 https://v.douyin.com/UzcYSstanoA/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