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蛮好的人生》,让我这个保险人破防了!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23 15:51 1

摘要:说句实话,像胡曼黎这样的人给你推销保险,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要绕着走。

最近保险题材剧的《蛮好的人生》火了。

有好事者问财子: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你是怎么看这个剧的?

说句实话,这部剧看得财子浑身起鸡皮疙瘩。

尴尬死了!!!

胡曼黎作为一个保险销冠,

除了保险卖得好,专业上,真的是一塌糊涂。

丢我们这些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的脸。

说句实话,像胡曼黎这样的人给你推销保险,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要绕着走。

01

卖保险,本质卖的是家庭的资产规划,卖的是在人生的大风大雨中、人生的无常中的一份压箱底的,坚如磐石的安稳

很多保险公司,也喜欢把业务员包装成资产规划师。

所以一个优秀的保险从业者,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把自己的财务打理好,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心得,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

但我们来看胡曼黎,不仅没打理好自己,还走向了中年返贫……

在剧里,39岁的胡曼黎开局就是完美人生:

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生活优渥。

有网红教授老公、帅气的儿子,自己也是年薪百万的金牌销冠。

平时开拉风车,背名牌包,住大平层,连孩子也上的是顶级双语学校。

完全就是所有中年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只可惜,才两集,人人羡慕的中年生活就变成梦幻泡影。

老公出轨,家庭破碎。

就连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饭碗也被打碎了,直接被行业封杀两年。

最要命的是,近百万的提成还没结算,工作就没了。

手机里十几万的余额,等还完贷款,就只剩几万

连儿子一万的冬令营费用都拿不出,最后甚至只能卖包救急

人生最大的打击,全被她碰上了。

人到中年,离婚又失业,接踵而至的是消费降级和返贫。

很多人不理解,年薪百万的人,为什么一失业就返贫了呢?

哪怕一年存个十五万,十年也有一百五十万,不至于存款才十三万吧?

咱们来给她算笔细账。

首先,固定开销是最大的吞金兽。

上海近2000万的大平层,月供有2.3万。

算下来,一年足足得27.6万

小孩呢,上的是顶级双语学校一年光学费就要16万

胡曼黎还想给孩子报名1万多的冬令营、10万夏令营。

光这两项雷打不动的支出,一年就至少得40万

百万年薪,直接砍掉近一半。

其次,维持体面的隐形开销更是无底洞。

她不仅得养儿子,还得养老公

自己又是保险销冠,为了维系客户,还得做一部分形象投资

平时去一趟超市就花大几千,偶尔还得买名牌包、买衣服以及各种应酬。

这些费用加起来,胡曼黎一年的开销起码在80万以上

最重要的是,这些费用都是胡曼黎一个人承担,丈夫不仅分文不出,胡曼黎还花钱支持他搞研究。

能月入百万,但也几乎月光。

可以说,中产返贫三件套“房贷、配偶不上班、孩子上国际学校”,她集齐了。

在剧里,胡曼黎说,“我们这行,手停口停。”

这句台词,刺进无数中产的心脏。

很多表面风光的中产,和胡曼黎一样,背后全靠现金流续命。

因为毫无抵抗风险能力。

没有多少存款,也没给自己准备任何现金流后盾。

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持续高收入这一个篮子里。

一旦失业、家庭变故, 体面就像吹破的泡沫,一夜归零。

像这样的人给你做资产规划,你是不是细思极恐?

02

第二个,通过胡曼黎,我们就能发现,保险行业为什么口碑这么差了。

都是一些只管杀,不管埋的人。

一个保险公司投资的,主讲保险从业者的电视剧,居然能做到这么漏洞百出!

说实话,财子真的屡次尴尬到看不下去。

我瞬间就理解了医生看医疗剧、律师看诉讼剧的各种生理不适。

说严重点,这剧里”销冠“进行的各种骚操作,放现实里分分钟得被抓。

我们来细数一下胡曼黎做了什么。

第一,身故理赔没有死亡证明,居然要求直接走理赔程序。

在剧中,胡曼黎的客户老艾总的夫人去世,她帮客户申请身故理赔

可因为没有死亡证明,被理赔人员薛晓舟退回

但是,作为保险公司销售一姐。

她居然认为自己请薛晓舟喝点东西,施点小恩小惠,就能给她个面子,加快审核流程、在下周三之前打款。

Excuse me?

在身故理赔里,死亡证明根本不能缺!

因为这张证明:

一来可以确认被保人已经死亡,二来可以确认被保人的死亡原因

不仅能让保险公司核实理赔条件,也能避免投保人虚构事故去骗保

所以,就算特殊情况实在提供不了,也得寻找其他证明材料,或者法律途径

比如户籍注销证明、火化证明、公安机关事故证明等等。

而不是直接越过这个走流程打款。

要知道,保险理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出具“达到理赔条件”的核心证明。

比如重疾理赔。

有些疾病的理赔条件,就是确诊

那么就需要二甲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具一份得了XX病的诊断证明书

有些保险公司还要求提供医疗病历、病理组织检查报告等证明材料。

但诊断书,才是理赔的“核心依据”,万万不能缺。

再比如伤残理赔。

需要医院或专业鉴定机构出具残疾程度鉴定书。

1级伤残,或者10级伤残,核心理赔证据就是“残疾程度鉴定书”

有了这个,才能进行后续的理赔流程。

身故理赔。

核心就是胡曼黎根本不在意的“死亡证明”

这么说吧,没有这个东西,哪怕你是保险公司老总,也没法把这个理赔款直接塞到客户手里。

第二,越过客户,直接给客户买了5年的意外险。

这个就更是踩大雷了。

胡曼黎想成交魏总的大单,于是N年前留了一手,给魏总父亲赠送了一个意外险

后面自己掏钱,给魏总父亲投保续费了整整5年。

财子在这里明确一点:胡曼黎给非亲非故的客户投保意外险,现实生活中监管是坚决不允许的。

因为就投保来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

一般的保险产品,除了本人投保以外,只有直系亲属才能帮忙买

比如配偶、子女、父母

有些保司的医疗险、重疾险,给的范围会宽一些,也可以去给配偶的父母买。

还有一些储蓄险,如果设置了隔代投保之类的责任,祖辈也可以给孙辈买。

再远一点,如果有劳动关系,那用人单位也可以给劳动者买

但如果是朋友、非亲属关系,那只有经过被保人书面同意之后,才能买。

所以剧里,胡曼黎越俎代庖给魏总父亲买了5年意外险,真是给我看笑了。

有时候保险公司为了促销,的确会推出一些赠险活动。

最短的保障期,可能只有一个月,但最长是不可能有5年。

那么胡曼黎给魏总父亲续保意外险,

大概率就是业务员在投保人、被保人不知情下,用客户信息私自投保。

完完全全属于严重侵权行为

而且这种行为,还涉嫌变相返佣。

这更是明确写在保险法里的内容,属于10000%的违规操作。

第三,明知客户得过乳腺癌,还帮助隐瞒投保。

胡曼黎有一个客户曹玲,十年前找她买重疾险。

当时曹玲已经得过乳腺癌了,因为家里还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很需要这份重疾险,

甚至用自己和儿子的命,求胡曼黎帮她。

胡曼黎于心不忍,在同事的陷害下,

主动教客户不如实告知,在病历卡上做手脚,最后顺利投保,顺利理赔。

虽然剧里极力塑造胡曼黎是一时心软,但做错就是做错。

《保险法》中是明确规定:

办理保险业务中不得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保险,遵循的就是最大诚信原则,这是保险行业的信任基石。

胡曼黎帮助客户隐瞒病情,完完全全触碰了从业者的底线,

被开除、甚至被禁业,一点也不冤。

有关健康告知的内容,其实财子讲过很多次了。

务必、务必、务必,要如实告知。

我们这个时代,压根儿没有什么秘密。

不管是住院、门诊记录,还是体检结果,保险公司其实都有办法查询到。

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一旦发生问题,保险公司是有权去拒绝理赔的。

如果生过病,千万不试图隐瞒。

可以去考虑购买针对非标体的产品,或者直接买无健康门槛的产品

写在最后

其实财子在追剧的时候,心情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当年高考。

脑袋里不断闪现从业这些年的所经历的行业过往。

虽然当时尴尬的抓耳挠腮,但不得不承认一点。

胡曼黎做的这些事情,曾经真的存在过。

那时保险行业乱象丛生。

返佣、骗保、虚假宣传,各种招式满天飞。

所以很多人对保险,的确也没什么好印象。

这剧播出后,财子看到不少同行都炸了。

说这剧抹黑保险从业者。

但说实话,即便是现在,忽悠人的同行也不少。

与其气愤到跳脚,还不如把这剧当个契机——

反思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准,考虑如何打破“销售=忽悠”的魔咒。

财子与真正想做好这个行业的有志之士,共勉。

来源:肆大财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