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消息像一颗小炸弹,瞬间炸开了舆论场——有人翻出他早年被甄子丹打断4根实心棍子的《杀破狼》片场旧照,有人想起《战狼2》创下56亿票房的辉煌,更多人则盯着“伪爱国”风波的旧账,想看看这位“战狼”这次又要怎么“表演”。
谁能想到,两年前还因“伪爱国”被骂上热搜的吴京,如今竟用一个新身份,让全网哑了声?
2025年4月20日,51岁的吴京在社交平台正式官宣:“影武堂和动作表演班创始人”。
这个消息像一颗小炸弹,瞬间炸开了舆论场——有人翻出他早年被甄子丹打断4根实心棍子的《杀破狼》片场旧照,有人想起《战狼2》创下56亿票房的辉煌,更多人则盯着“伪爱国”风波的旧账,想看看这位“战狼”这次又要怎么“表演”。
吴京的“伪爱国”标签,要从《战狼》系列说起。
2015年《战狼》、2017年《战狼2》,两部电影用热血的军人形象和浓烈的家国情怀,彻底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绪。
可当《长津湖》《流浪地球》等主旋律作品接二连三打上“吴京出品”的标签,质疑声也跟着冒了头:“他是不是只会吃爱国这碗饭?”“电影里的英雄太假,现实里说不定连手机都用苹果!”
最狠的一次争议,发生在2023年。
有人扒出吴京在公开场合为国产手机代言,私下却用着顶配iPhone14,还配了美军工联名款手机壳。
一时间,“伪爱国”“爱国营销”的骂声铺天盖地,甚至有人跑到他微博下喊“退票”。
更扎心的是,缅甸事件爆发后,部分网友把电影里“中国军人拯救世界”的情节和现实对比,指责他“夸大其词”。
这些争议真的站得住脚吗?
翻吴京的履历,或许能找到答案。
1994年,20岁的他训练时摔断右脚踝,医生劝他放弃武术,他却咬着牙康复半年,重新站上赛场;2005年拍《杀破狼》,和甄子丹对打时被打断4根警棍,疼得手发抖还硬撑着拍完;2012年拍《我是特种兵》,为演好军人,他在部队和士兵同吃同住18个月,晒得脱了几层皮。
这样一个把“拼命”刻进骨头里的人,会为了“爱国人设”演戏?
面对争议,吴京没在网上打嘴仗。
他选择了一条更“笨”的路——用行动说话。
2024年,他悄悄走进中央戏剧学院,当起了动作表演专业的指导老师;2025年4月,他正式官宣“影武堂和动作表演班创始人”。
影武堂成立于2021年,是他创办的军事动作表演特训营。
2023年首期开营时,武学宗师吴彬、导演郭帆都来站台,首批学员经过系统训练后,已经在《战狼3》《红海行动2》等电影里崭露头角。
这次官宣,影武堂还将和中戏深度合作,把实战经验和学院派教学结合,培养“能打会演”的新一代动作演员。
“我想让年轻人少受点伤,别像我们当年那样硬扛。”吴京在采访里说得直白。
他太清楚动作演员的苦——拍《战狼2》时,他被钢筋刺穿大腿,缝了100多针;拍《长津湖》时,零下30度的雪地一趴就是几小时,膝盖至今留着冻伤的疤。
现在,他要把这些“血的教训”变成教材:怎么科学训练避免受伤,怎么用动作传递情绪,怎么在镜头前“打”出故事感。
除了幕后育人,他的公益清单更让人无话可说。
汶川地震时,他第一时间冲去灾区,搬物资、搭帐篷,晒得脱皮也没喊过累;他领养了两个地震孤儿,供他们读书、陪他们长大;疫情期间,他悄悄捐了2000万物资;贫困山区的学校,总能收到他寄来的书本和文具。
这些事,他从来没主动宣传过。
现在再看吴京的新身份,突然懂了他的“野心”——他不只是要当“战狼”,更想当“造狼的人”。
中国动作电影曾经有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但现在能扛大旗的年轻动作演员太少了。
吴京说:“动作电影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不能断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可总有人揪着“伪爱国”不放。
他们忘了,电影是艺术创作,不是现实复刻;他们看不见,吴京用30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培养新人;他们选择性忽略,他在公益和行业传承上的付出。
其实观众该骂的,从来不是“爱国”,而是“假爱国”。
那些嘴上喊着“支持国货”却偷税漏税的明星,那些用爱国情怀割韭菜却不肯做实事的商人,才是真正该被唾弃的。
而吴京,用拍烂的4根警棍、晒脱的几层皮、教出的第一批学员、捐出的物资和领养的孩子,把“爱国”写成了行动,而不是口号。
51岁的吴京,早就不需要靠“战狼”标签证明自己。
他现在的目标很简单:让中国动作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站得更稳,让年轻演员少走点弯路,让“爱国”两个字,不再是争议,而是刻进行业骨血里的底气。
这一次,他走对了。
来源:手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