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丈母娘(网友爱称)刚好在理想谷,不仅撞见两人同框,还拿到了签名书,这运气简直让人酸成柠檬精!
昨天刷到个消息,把我乐坏了——董宇辉又去见麦家老师了!
麦家老师刚回国,宇辉就往理想谷跑,这速度比网友追更还快!
有丈母娘(网友爱称)刚好在理想谷,不仅撞见两人同框,还拿到了签名书,这运气简直让人酸成柠檬精!
说起来,这俩人的缘分可不止这一次。
翻了翻之前的消息才发现,从2023年宇辉出圈后第一次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对谈,到后来两次深度互动,三年时间里,他们从“网友”变成了“忘年交”。
第一次见面时,麦家老师其实挺紧张——毕竟是大作家,《暗算》《风声》都是经典,但面对30多万人的直播间镜头,他直犯怵,觉得自己“笨嘴拙舌”。
可宇辉呢?
没急着炫口才,反而安慰他:“镜头前有好多家长带孩子看,他们可能正为孩子内向发愁,您这样真实,正好让大家知道,不完美也能发光。”这话一下就戳中了麦家,后来他直夸宇辉:“这口才不是空的,是读了大量书的,在我心里就是英雄。”
为啥这俩人能处这么好?
往深了说,是“价值观同频”。
麦家是写故事的,字里行间都是人性的厚重;宇辉是讲书的,三言两语能把书里的道理揉碎了说给普通人听。
一个需要被“懂”的人传播,一个需要“有料”的人滋养,这就像两块磁石,自然吸到一块儿了。
网友也看在眼里:“我们的好朋友去见他的好朋友,替他开心!”还有人翻出3月底去理想谷的经历:“那地儿不大,但满屋子书,宇辉在这儿肯定待得舒服。”这哪是普通见面?
分明是文化人之间的“双向奔赴”。
我特别喜欢这对组合的一点是——他们让“文化”变得有温度。
现在网上好多“装文化”的,要么掉书袋,要么博眼球,但宇辉和麦家不一样。
麦家会在镜头前坦承自己紧张,宇辉会用“家长和孩子”的视角化解尴尬,这种真实比任何“人设”都打动人。
就像有网友说的:“看他俩聊天,我都想翻出《风声》再读一遍了。”这才是文化传播该有的样子——不是说教,是交朋友;不是“我讲你听”,是“我懂你,你也懂我”。
最后想说,在这个流量跑得比高铁还快的时代,能看到两个“不赶趟”的人慢慢处成朋友,太珍贵了。
麦家的理想谷里有书,宇辉的直播间里有故事,他们的每一次见面,都是在给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种种子”。
说不定哪天,咱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找到那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不用多有钱,不用多有名,就图个“聊得来”。
这大概就是“朋友”二字,最动人的意义吧。
来源:酷旋风尚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