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玻璃窗那头,吴雅正在给病人调整输液管,白大褂袖口露出一截淡粉色毛衣——那是去年生日他送的礼物。
下午三点,薛晓舟站在医院走廊里搓着手,消毒水的气味刺得他鼻子发酸。
玻璃窗那头,吴雅正在给病人调整输液管,白大褂袖口露出一截淡粉色毛衣——那是去年生日他送的礼物。
他摸出手机想发消息,对话框还停在三天前吴雅那句"今晚加班"。
这时候走廊拐角传来高跟鞋的清脆声响,薛晓舟抬头看见护士们抱着大束香槟玫瑰经过,花瓣上凝着水珠。
领头的护士长冲他笑:"小薛又来等吴医生啊?现在年轻人真会搞浪漫,你看人家艾总送的加湿器都堆满值班室了。"
薛晓舟手指僵在手机屏幕上。
那台淡绿色加湿器他见过,上周五接吴雅下班时,它正在护士站冒着袅袅白雾,底座上烫金logo晃得人眼晕。
当时吴雅匆匆抓起包说要去吃新开的法餐,他摸出手机查人均消费四位数的餐厅,听见身后小护士议论:"艾总今天亲自送来的,说雾霾天要注意呼吸道健康。"
此刻消毒水味道突然变得浓重,薛晓舟转身往住院部走。
7楼23床,母亲像往常那样安静躺着,呼吸机规律地发出轻响。
他拧干毛巾擦着母亲浮肿的手背,床头柜上摆着蓝洋保险的信托方案,胡曼黎用红笔圈出的数字旁写着:"首期款够维持三个月治疗"。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胡曼黎发来的语音:"晓舟,太盈国际那边抢了咱们三个客户,唐玲这丫头真敢撬墙角......"声音突然被走廊的喧哗打断。
薛晓舟抬头,看见吴雅站在门口,无名指上钻戒闪了下,像手术灯的反光。
"我们谈谈。"吴雅把白大褂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的米色针织裙。
薛晓舟注意到她换了香水,以前是柑橘调,现在变成冷冽的雪松香。
"艾临江下个月要去苏黎世考察医疗项目,"她低头转着戒指,"他说婚后可以安排我去那边进修。"
窗外的梧桐叶扑簌簌掉在窗台上,薛晓舟想起四年前毕业典礼那天。
他们挤在法学楼台阶上拍照,吴雅戴着租来的学士帽,鬓角汗湿了仍笑得灿烂。
那时候她说要存钱买个小房子,阳台上种满薄荷草。
"信托方案做成了,首期款有八十万......"薛晓舟抽出文件,纸张边缘被攥得发皱。
吴雅突然站起来,输液架哐当撞在墙上:"八十万?你妈每天治疗费六千!薛晓舟,我们二十七了不是十七!"
走廊传来推床的滚轮声,盖过了手机铃声。
胡曼黎又发来消息:"唐玲约我明天去太盈国际对质,你帮忙找找三年前那个乳腺癌客户的保单......"薛晓舟熄了屏幕,看见吴雅从包里掏出个丝绒盒子。
"还你的,"她声音发涩,"婚戒我收下了。"
那天晚上薛晓舟去了蓝洋保险的档案室。
日光灯管嗡嗡作响,三年前的保单在灰尘里露出边角。
客户姓名栏写着"周惠兰",投保时间是确诊乳腺癌的第二周,受益人那栏挤着三个名字——都是她的孩子。
胡曼黎的签名龙飞凤舞,审批栏却空着。
手机在凌晨两点震动,胡曼黎的语音带着哭腔:"唐玲带着风控部的人来了,说我当年违规操作......"薛晓舟抓起外套冲出门,冷风灌进领口时突然想起,周惠兰的保单生效后三个月,胡曼黎账户多了笔二十万的转账记录。
第二天太盈国际的会客室里,唐玲穿着最新季的香奈儿套装,指甲油和唇膏是同色系的玫红。
她把档案袋推过来时,腕表镶钻的表盘映出胡曼黎苍白的脸。
"师傅当年心软,现在行业规范可严了,"唐玲笑着给薛晓舟递咖啡,"多亏你找到原始文件。"
薛晓舟盯着咖啡杯里的涟漪,想起上周胡曼黎帮他改方案到深夜,外卖凉了也没顾上吃。
那时候她说:"我做保险就图个心安,你看周惠兰的三个孩子后来都上了大学......"现在这句话被打印成举报信,躺在太盈国际陈总的办公桌上。
走出大楼时秋风卷着落叶打转,薛晓舟在公交站收到吴雅的短信:"航班改到明早八点,加湿器我留在值班室了。
"他抬头看对面商场的巨幕广告,艾临江的医疗集团广告正在循环播放,背景里的阿尔卑斯山雪峰白得刺眼。
手机又震,是医院催缴费的提醒。
薛晓舟翻出胡曼黎留下的客户名单,拨通第一个号码:"王总,您上次说的家族信托我们可以重新规划......"说话时哈出的白气糊在玻璃窗上,映出身后商场橱窗里的钻戒海报,标价牌上的零多得数不清。
来源:娱乐12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