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9.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沈 阳
编辑:李 捷
制图:乔寒云
4月22日,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9.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0.71%。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年光线传媒实现营收15.86亿元,归母净利润2.92亿元,扣非净利润2.44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超过了其2024年全年的营收。
光线传媒在财报中将业绩增长归因于一季度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作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由其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已于2025年1月29日上映后便在票房市场掀起强劲风暴,猫眼专业版全球影史票房榜显示,截至2025年4月22日,《哪吒2》全球票房已经达到157.14亿元(含海外),排在全球票房榜第五名,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现象级作品。
为充分释放影片商业价值,《哪吒2》的上映周期不断延长。2月19日,国家电影局宣布,片方决定延长上映时间至3月30日。而在4月22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哪吒2》密钥第三次延期,将延长上映时间至5月31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无疑为影片票房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时间保障。
随着竞争加剧与观众审美疲劳,《哪吒2》的“长尾效应”还能持续多久?对此,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称:“第二季度,《哪吒2》会对光线传媒有利润贡献,但应该不会像一季度那么明显。对于一个电影IP来说,《哪吒2》如今热度已经逐步消散,这是电影业的规律。”
实际上,票房收入之外,光线传媒也在进行IP开发和运营。财报显示,公司在《哪吒2》上映前,已提前着手规划、开发潮玩、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元衍生品,并筹划海外发行,致力于进一步挖掘IP价值,拓宽盈利渠道,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变现模式。通过这种方式,票房与衍生品收入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影片的商业价值持续发酵,实现长效盈利。
不过,盘和林对于IP开发带来的营收持谨慎态度。他分析称:“动画电影和衍生品的确存在众多关联性,也能带动周边产品的发展,不过,对于影视公司来说,电影票房对业绩的贡献是大头,周边衍生品的收益只是小部分。对于《哪吒2》这么大级别的票房来说,我预计周边衍生品不会超过电影本身的收益。”
从长远来看,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方面储备颇丰。光线传媒财报显示,《姜子牙2》《大鱼海棠3》《八仙过大海》《大理寺日志》《妲己》《二郎神》等动画电影项目在前期策划中,至于这些项目能否复刻《哪吒2》的成功,仍有待市场检验。
总监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来源:中时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