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以“毒舌”闻名的李诚儒,这次却对后辈刘奕畅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别把自己熬成油灯。” 这反差感拉满的劝诫,让网友直呼“活久见”——原来犀利的批评背后,藏着老戏骨对年轻演员的殷切期待。
曾经以“毒舌”闻名的李诚儒,这次却对后辈刘奕畅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别把自己熬成油灯。” 这反差感拉满的劝诫,让网友直呼“活久见”——原来犀利的批评背后,藏着老戏骨对年轻演员的殷切期待。
李诚儒向来以直言不讳著称,从《演员请就位》中怒怼郭敬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到痛批流量演员“人模狗样”,他的犀利背后是对行业浮躁的焦虑。他曾说:“演员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而当下许多年轻艺人却沉迷于流量泡沫,像“油灯”般燃烧短暂的光亮后迅速黯淡。这种焦虑,在他目睹刘奕畅因冲动发博引发争议时达到了顶点——后者因误会洪尧“约人”而用小号开撕,最终牵连多人道歉。
刘奕畅的“油灯”危机:流量时代的缩影27岁的刘奕畅像极了年轻时的李诚儒:有冲劲却易失控。他因《摆渡人》出道,却因缺乏代表作逐渐被贴上“综艺咖”标签。此次因护友心切贸然发声,暴露了他在人情世故与职业素养上的短板。李诚儒的劝诫,实则是提醒他:若只顾消耗热度而忽视沉淀,终将如油灯般耗尽才华。这种危机并非个例——在《演员请就位》中,S卡被随意发放给毫无经验的选手,演技反成陪衬,恰是行业“重流量轻实力”的缩影。
不装孙子”的温柔:老戏骨的生存哲学李诚儒的“毒舌”从未针对努力者。他早年下海经商暴富后迷失自我,抛弃妻儿住进故宫旁四合院,却在晚年悔悟,主动为儿子换房、买钢琴弥补亲情。这份对“本心”的珍视,让他对刘奕畅的劝告更显真挚:“不需要他们的资源,只要戏好,自然有伯乐”。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试图用自己的人生教训为后辈点亮一盏长明灯。
李诚儒的“油灯论”,戳破了娱乐圈的光鲜假面。当流量如烟花易冷,唯有扎实的演技与清醒的认知,才能让演员像恒星般持久闪耀。正如他修复父子关系时所言:“成功带不来温暖,责任与情怀才是根本”。或许,刘奕畅们真正该“卷”的,不是热搜排名,而是如何让心中的那盏灯,永远不灭。
来源:星耀说娱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