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流量至上、颜值为王的娱乐圈,黄渤就像一股清流,凭借满身才华和不懈努力,从底层一路逆袭,成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200亿的“国民影帝”。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坚韧的奋斗史,激励着无数普通人勇敢追梦。
在这个流量至上、颜值为王的娱乐圈,黄渤就像一股清流,凭借满身才华和不懈努力,从底层一路逆袭,成为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200亿的“国民影帝”。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坚韧的奋斗史,激励着无数普通人勇敢追梦。
1993年,19岁的黄渤在青岛歌厅驻唱。一天晚上,正当他全情投入演唱时,台下一名醉汉突然抄起酒瓶砸向舞台,怒吼道:“滚下去!长这样也配唱歌?”玻璃碴擦着他的耳朵飞过,鲜血渗出,可他只是抹了把脸,镇定地说:“接下来这首《水手》,献给所有在生活里挨过揍的兄弟!”便继续放声高歌。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他,本应是优等生,却因对音乐的热爱,白天睡觉晚上驻唱。尽管每晚能挣60元,抵得上父母半月工资,但在旁人眼中,他不过是个“夜场混混”,连父亲都对他失望至极,放狠话:“你就混吧,早晚进监狱!”然而,命运的考验远不止于此。26岁那年,金融危机让他的皮革厂瞬间破产,负债百万的他陷入人生低谷,躲在出租屋里,每天都要狠狠抽自己耳光,满心自责。
转机出现在2000年大年初三。高虎的一个电话,让黄渤进入管虎导演的《上车,走吧》剧组。初涉影视,毫无经验的他在开拍第一天就状况百出,满场乱窜,气得导演摔剧本:“这哪找的傻子?连走位都不会!”谁能想到,这部仅拍摄12天的电影竟斩获金鸡奖。站在颁奖礼上,看着身边的巩俐、周星驰等大咖,黄渤手心冒汗,却也因此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影视表演。
为了实现梦想,28岁的黄渤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却三次落榜。面对老师“你这样的外形,考表演系就是找死”的劝阻,他选择进入配音系,成为全校最老新生,甚至被保洁大妈误认成工作人员。即便如此,他从未放弃。2006年,《疯狂的石头》中满身污泥的“黑皮”让他崭露头角。拍摄时,他钻进恶臭下水道,任由蟑螂爬满全身也不喊停,只为呈现最真实的表演。
此后,黄渤在演艺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拍摄《斗牛》时,他在山沟里连拍4个月,每天追着牛跑十几公里,戏服被血水浸透138次。有场从悬崖滚落的戏,他不用替身,连摔17次,导致肋骨骨裂仍坚持拍摄。正是这份拼命,让他在金马奖颁奖夜捧起奖杯,证明了“长得丑的人,也能把戏演到骨子里”。他主演的《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等电影,部部票房大卖,用实力打脸曾经看不起他的人。
2018年,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黄渤却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原来,他投身公益,在青海捡垃圾、在山区盖学校。面对质疑,他坦言:“我爸得阿尔茨海默病那天,我突然明白:影帝奖杯治不好失忆症。”他投资扶持新人导演,在《忘不了餐厅》里陪伴患病老人,用行动诠释人生的另一种价值。
从负债百万到百亿影帝,从被人看不起的“丑角”到备受尊敬的实力派演员,黄渤用20年时间,在颜值至上的时代,用实力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外表,而是源于永不言弃的坚持和不断打磨的才华。当命运关上一扇门时,只要心怀希望,持续努力,总会等到那扇为你打开的窗,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