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的改变,还没有发生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2 00:29 5

摘要:01我这几天一直在看王珞丹,总有一种很模糊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她。既很难说她出类拔萃,又很难否定她的优秀;既很难说她文艺,又很难否定她文艺;既很难说她有一种极致的自我追求,又很难否定她的自我。她不是A面或B面,而是在A面往B面的过程里,大约40%的A面,另外

01

我这几天一直在看王珞丹,总有一种很模糊的感觉,不知道怎么形容她。

既很难说她出类拔萃,又很难否定她的优秀;既很难说她文艺,又很难否定她文艺;既很难说她有一种极致的自我追求,又很难否定她的自我。

她不是A面或B面,而是在A面往B面的过程里,大约40%的A面,另外60%的B。

因为A和B的比例差距并不大,所以她不能给我一种很确定的感觉以及形像。

出类拔萃是一种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在某种层次上的强势的风格。

文艺则延伸为一种个人的态度,它并非止步于读书、乐器、散漫随性、婚还是不婚,它本质是人对于现实的一种反叛,甚至有一点极端。

而自我追求到极致不是泛泛而是更聚焦。


王珞丹是幸运的,首先不是因为《奋斗》,而是她有一个基本圆满的家庭,还有一个感情很好的姐姐,从情感支撑的层面,王珞丹不缺。

再来是因为《奋斗》,坦率地讲,现在再看奋斗,依然觉得米莱的命运不可抗。

当她以一种天然的纯真感去面对不曾被觉察的多变的情感世界,她不能理解对方,她更不理解他们的情感走向为何走到了这个场面。

米莱她无法判断对方的爱是由于自己对他太好还是一种真实的爱。

不管怎么说,剧里展示了爱的本来面目:夏琳和陆涛。

悬浮在空气里难以自抑的荷尔蒙,真正为爱的舍弃,深度的理解和步调的相对一致。

虽然它出场的不够有理由,但它真实。

而米莱只是在维系一种自以为存在的幻想。


王珞丹特别适合米莱的气质,天真、豁得出去,不计较回报。

优等生的优势是她不容易出错,但优等生的局限是她很难出彩。

作为演员来讲,以电影来讲,质变不一定是由于量变,而是由于她本身的特质,这种特质可能是天赋也可能是她独有的人生经历。

睡着时间的流动,有些演员的特质越来越明显,有些则越来越平凡。

王珞丹对目标感是有一种超越性的,或者一种理想化。

希望挑选到令自己足够满意或者足够好的剧本,这么做的前提是,确实有了很强的个人风格或者个人影响力,而如果在二者都比较缺乏的前提里,筛选剧本某种意义而言,也减少了自己尝试的可能性。

王珞丹有时候给人一种浅尝辙止的感觉。

比如《北辙南辕》评分虽然不高,但王珞丹还是挺出彩,但接下来她没有其它更多类型的女性角色的出演。

《烈日灼心》片子足够好,王珞丹也拿了奖,但这是一个剧情大于角色的片子,从王珞丹这个角度看,角色略显单薄,在最具争议的场景里:第一,她跟郭涛完全没有感觉,第二,她并不崩溃。

我以为这是一个短发的米莱,虽然剧本变了,但感觉犹在。

没有谁想固化自己,王珞丹也不想,但恕直言,她的改变还没有发生。

02

王珞丹淡淡的。

她热爱生活,热爱尝试,也接地气,做偶像有天然的好感,但演员这个赛道,她期待的多变以及驾驭复杂却迟迟难以达到。

也许她的世界太干净。


所以有些好演员,是一体两面,丰富的演技来源于生活的残酷,或者人生经历的残酷。

因为面对残酷的过程包含了恐惧、抗争、放弃、自我说服以及自我超越。

它不是一种可以用逻辑推演的感觉,它是一种亲历的感觉。

没有崩溃过的人怎么面对崩溃呢,以为崩溃只是哭不出来。

王珞丹可以是个好的歌手,淡淡的唱,也可以是个好的偶像,热烈的活,但未必是突出的演员,但她的局限也是她的幸运。

王珞丹在《乘风》云淡风轻,又特别暖心与周围的人相处,是可爱又充满爱的人。

没有人会觉得她不好,但她也没有完全的不可替代性。


王珞丹说自己想走慢一点,探索多一点,但探索不能浅尝辄止,探索需要肉身的全力以赴。

而有时候我们以为的眼光长远,不过是一种逃避当下的迂回。

来源:八卦的大叔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