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个消息掀起不小的讨论。刘晓庆,拍短剧了。大家意外了一会儿,又很快不意外了。毕竟这不是别人,是庆奶。 中国第一传奇影后,一辈子敢为人先。什么「拍短剧降咖」,那是不敢从头再来的凡人才有的顾虑。短剧上线后,立即冲击热榜,在中老年婚恋赛道内颇为亮眼。何况剧外噱头带来的关注度和热搜讨论更是不可计数。很多观众为了刘晓庆,人生第一次打开了短剧。甚至,刘晓庆几天前发文,称其第二部短剧已经开拍。接下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作。然而,本以为庆奶下场,是要整顿短剧。结果她却被说演技「翻车」了。什么「生瓜蛋子」「格格不入」「不一个次元」......短剧现在这么高贵了?连第一影后都挤不进赛道了?鱼叔的好奇心上来。这就来看看这部剧到底咋回事。也顺便聊一聊,中国目前的短剧市场的现状。庆奶的第一部短剧名叫《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说是为其量身定制,融合了短剧届时下最火的赛道元素。「霸总爱上绝经的我」系列,婚宠题材。聪明懂事的萌宝孙子,助攻总裁爷爷×落魄名医奶奶先婚后爱。实不相瞒总觉得庆奶更像总裁内容上确实没啥说头,黄土高坡上的土都没剧里多。而庆奶的演技,也确实如网友所说,格格不入。像误入短剧的正常人,不一个画风。又像实力演员因环境降维,而出现演技异常卡顿,太自然而显得僵硬。庆奶演憋屈女主角都跟女王发话似的不过,倒也不难理解。不同剧种演员之间,正反向各自有壁。猛然跨界,肯定会出现不适配的情况。《无限超越班3》中就讨论过这个问题。短剧界顶流演员柯淳,一部作品总播放量超20亿次,哭戏被夸「仙品」。但实际上,短剧因追求效率,哭戏很多时候靠科技。现场哭戏考核,演员哭是哭出来了。可酝酿困难,节奏没有起伏,也感知不到真实情绪。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习惯了传统表演的刘晓庆,头回拍短剧也觉得有点「晕」。有时候总觉得,表演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接着就迅速进入下一场。不是说谁高谁低,而是确实不一个路子。话说回来,庆奶接演短剧,原因也没那么简单。一方面,确实因为敢于尝试。她与天斗与地斗与AI斗,绝不甘寂寞。别说短剧了,她甚至还有拍一部《武则天》电影的打算。另一方面,是人生变故。刘晓庆接演这部短剧,是因为友人投资,所以连剧本都没看。能看出,她不是冲着作品本身去的。综艺《一路繁花》里,刘晓庆透露自己彼时同步进行着五六个官司。因为她包括房产、珠宝在内的所有资产,都被骗走。婚姻破裂,家人背叛,身价几乎归零,养老钱化为泡影。短剧尝试对其来说,就像数年前她重回横店做群演的尝试一样。是赚钱活命的必选,而非艺术追求。除此之外,刘晓庆选短剧还因如今的行业环境。2023年爆火后,短剧历经整改、下架、作品封禁风波后,依然坚挺。甚至,还有进一步「上桌」的势头。几年前,著名导演黄建新在一个讲座里提到,一位短剧制作公司的人曾对他放下豪言。「如果我们不受障碍,我们三年内一千亿,逼死你们电影。」当时看颇为猖狂,如今竟然已经实现。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到达505亿元,首次超内地电影票房收入。综艺里,尔冬升就表示自己也在研究短剧。如今国内短剧市场扩大,出海业务持续,行业格局在变。这不,去年一部出海短剧《The Divorced Bilionaire Heiress》。就以20万美元成本,撬动超3500万美元收入。什么概念?收益吊打不少好莱坞大片。土味灰姑娘,吊打真·《白雪公主》。另外,短剧演员片酬按天计算,也是流量为王。头部顶流日薪可达2万以上,不比很多影视明星差。更何况入行门槛低,演技颜值要求也没有那般苛刻。这让近几年,许多内娱演员跟刘晓庆一样,下到短剧海域试水温。似乎让我们看到,影视行业的「鄙视链」在松动。短剧行业,真的成了新的掘金处。比如演员杨蓉,出演过《大山的女儿》《陆贞传奇》《少年天子》等作品。2023年尝试短剧,出演了《二十九》。情敌变闺蜜,带感双女主,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8亿。「姑姑」李若彤,也出演了一部微短剧《午后玫瑰》。16集,每集不到4分钟。同样是女性友谊,还带上了中女觉醒,重返职场的大女主标签。一片「自降身价」的质疑声中,剧集上星在电视台播出,跻身各大卫视黄金档收视率前三。作品不断的倪虹洁,也见缝插针地出演了一部短剧《夫妻的春节》。家长里短、离婚觉醒、过年爽剧……不知何时,短剧竟然也有了自己的贺岁档。同档期贺岁短剧,还有舒畅出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小青法海前世今生,穿越续写爱情故事。摘要:不久前,一个消息掀起不小的讨论。刘晓庆,拍短剧了。大家意外了一会儿,又很快不意外了。毕竟这不是别人,是庆奶。中国第一传奇影后,一辈子敢为人先。什么「拍短剧降咖」,那是不敢从头再来的凡人才有的顾虑。短剧上线后,立即冲击热榜,在中老年婚恋赛道内颇为亮眼。何况剧外噱
土味给足,还带玄幻情节特效,预算熊熊燃烧。虽是短剧,其中有的竟然口碑不低。就比如《二十九》,豆瓣7.2。竟然比现在许多内娱顶流古偶的评价都高。这才让不少人觉得内娱明星下场,可以整顿短剧,提升整体演技和制作水准。刘晓庆也在短剧的开机仪式上说,正因短剧行业欣欣向荣,之后会有更多「腕儿」闻风加入。业内也有人觉得,短剧精品化发展是行业趋势。
体量上的「上桌」已是事实,质量上的「上桌」或许也是迟早的事。但,真是这样吗?内娱明星下场,能整顿短剧品质吗?刘晓庆的「格格不入」就是一个例子。行业运行机制不变,只有人来适应的份儿。质量上,专业下场就一定赢吗?未必。还有徐志胜等时下很有热度的喜剧人参与表演。原本万众期待,结果各种扑街,骂声不断。因为拍摄、制作、演员表演的品质是上去了。却并未掌握短剧能爆的真正原因:刺激人性的弱点。说白点,短剧与传统影视的创作逻辑不同。短剧能爆,不是因为画面有多精美,故事有多深度,情感有多细腻。而是刚好相反,要不费脑子,够俗,够「下沉」。「睡一个?不睡啊,那算了。」近期最爆的短剧《好一个乖乖女》至于「财富赛道」的说法,也有待商榷。前年短剧初爆,横店变「竖店」。频频出现从业者「月入五万」「轻松年入百万」的热搜。时至今日,仍然不绝。真赚钱吗?赚。但不是普通人赚。这两年,短剧行业因爆火,而被起底盈利模式。制作周期短、资金回流迅速,是真的。但要盈利,前提是制作出一部爆剧。而成就爆剧最关键的环节不是制作,而是推流。有的剧看似热度高收入过亿,但减去推流人力与平台费用所剩无几。而这其中,又有多少能落在打工人手中呢?与其说,短剧行业欣欣向荣,吸引了不少明星下场。不如说,是内娱影视市场环境太差,很多演员已经无戏可拍,才由此转战。刘晓庆短剧作品的制片人就提到这点。影视项目越来越少,除了顶端的导演和明星,更多从业者眼看没饭吃。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烂片开机,也是值得欢呼的工作机会。如果说,以前有人转战短剧,是为了从大制作群演,变成小制作里的主演。而现在,面临生计问题,「鄙视链」早已断裂。专业人员的流动动力不是暴富,而是活着。不过,短剧行业还到不了被整顿「精品化」的程度。却也在硬件质量方面,也开始卷了起来。小部分「顶流制作」的品质,从演员到画面确实都比之前好了不少。可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短剧产品,仍然粗制滥造,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刘晓庆出演的这部短剧里,就有让亲妈下跪、让病人去死等极其离谱的刺激桥段。让庆奶对短剧尺度开了眼。说白了,当下专业演员但凡对表演有真正的追求,对短剧的尝试就更多是出于无奈。刘晓庆短剧的评论区,就要不少人为其不平,不忍好演员被「浪费」。当然,无论横屏竖屏,造梦的本质无高低。只是,婚宠虽爽,真上桌大家是吃不饱的。我们仍希望,在快销时代的无数个一分钟里,仍有人在坚持长期主义。能让人无限回味的,才是真正值得上桌的好菜。全文完。助理编辑:白素
来源:列克星影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