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商朝哪位君主的登基过程最像一部家庭狗血剧,那必须是祖庚同学——这位商朝第二十三(或二十四)任君主,靠着弟弟的“高风亮节”和亲爹的“迷之操作”,硬生生从王位争夺战中躺赢上位,堪称上古版《甄嬛传》里的“咸鱼翻身”代表。
要说商朝哪位君主的登基过程最像一部家庭狗血剧,那必须是祖庚同学——这位商朝第二十三(或二十四)任君主,靠着弟弟的“高风亮节”和亲爹的“迷之操作”,硬生生从王位争夺战中躺赢上位,堪称上古版《甄嬛传》里的“咸鱼翻身”代表。
第一章:家庭狗血剧之《我的后妈是反派》**
祖庚的爹武丁,是商朝中兴的扛把子,江湖人称“武丁盛世”的CEO。武丁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祖己(孝己)、二儿子祖庚(子跃)、三儿子祖甲(后妈生的)。按商朝嫡长子继承制的规矩,祖己作为长子,本该是铁打的太子。但偏偏,祖己的亲妈早逝,武丁续弦娶了个后妈,从此开启了一场“继母陷害太子”的经典剧本。
**剧情高潮:**
- **孝子人设崩塌?不,是后妈太会演!**
祖己是个二十四孝儿子,每晚起床五次给爹妈盖被子(这睡眠质量堪比熬夜追剧的现代人),结果后妈疯狂在武丁耳边吹风:“你大儿子表面孝顺,背地里偷偷扎小人咒你!”武丁一听,一拍大腿:“我年轻时也被亲爹外放过,这一定是锻炼儿子的好机会!”于是把祖己流放去“体验生活”。结果祖己心态崩了,直接忧愤而终,成了史上最冤太子。
(网友弹幕:武丁,您这育儿经是跟《变形记》学的吧?)
- **“尸位素餐”的真相:祖己的兼职是“吉祥物”**
商朝祭祀时有个奇葩规矩:选个活人扮祖先的“尸”,坐在祭台上接受跪拜,啥也不用干,光吃斋饭就行。祖己因为长子的身份,常年兼职“尸”,相当于官方认证的太子。结果这职位后来成了成语“尸位素餐”的出处——毕竟,谁不想当个只吃饭不干活的职场咸鱼呢?
第二章:《我的弟弟是圣人》——祖甲逃家记**
祖己一死,王位本该轮到二儿子祖庚,但武丁看上了三儿子祖甲(后妈亲生的),想让他接班。祖甲一听,吓得连夜卷铺盖逃出宫,理由很清奇:“我要是抢哥哥的王位,岂不是不义之徒?这剧本太狗血,我不演!”(《尚书》盖章认证:“不义惟王,旧为小人。”)
于是,武丁驾崩后,祖庚一脸懵圈地接过了王位,内心可能还在嘀咕:“爹啊,您这是把我当备胎用?”而祖甲则跑去民间混成了“在逃王子”,体验了一把商朝版《王子变青蛙》。
第三章:佛系治国,躺平七年**
祖庚上位后,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躺赢人生”:
1. **政绩?不存在的!**
史书对他的评价就俩字:“无建树”。但人家也不是完全摆烂,至少“遵行礼制”,把亲爹武丁的规章制度当KPI抄作业,勉强维持了商朝的盛世余晖。
(百官吐槽:陛下,您这七年是来打卡混工龄的吧?)
2. **后妈戊鼎:孝心还是甩锅?**
著名的后母戊鼎(司母戊鼎),有人说是祖庚给后妈造的,也有人说是祖甲的手笔。考古学家吵得不可开交,祖庚可能躲在青铜器后面偷笑:“这锅我弟背不背?”
3. **终极成就:成功熬到退休**
祖庚在位七年,最后病逝,把王位传给了浪子回头的弟弟祖甲。网友锐评:“别人当国王是搞事业,您当国王是搞过渡啊!”
第四章:弟弟逆袭,哥哥躺赢的真相**
祖甲继位后,突然从“在逃王子”变身改革达人:限制贵族剥削、修改《汤刑》,结果被贵族们疯狂diss,商朝从此走向下坡路。而祖庚的历史定位,成了“承前启后的工具人”——毕竟,没有他的佛系七年,哪来弟弟的折腾空间?
(祖庚:我虽然菜,但我命好啊!)
---
#### **番外篇:商朝王室的迷惑行为大赏**
- **武丁的育儿逻辑:**
“我流放儿子是为了他好!”(祖己:爹,我谢谢你啊!)
- **祖甲的逃家哲学:**
“王位是什么?我只想当个快乐的打工人!”
- **后妈的宫斗技术:**
凭借一张嘴,成功让亲儿子逃家、继子躺赢,自己却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史官:这届反派不行!)
---
### **总结:祖庚的咸鱼人生启示录**
1. **家庭关系决定命运:** 有个会宫斗的后妈,不如有个不想当国王的弟弟。
2. **职场躺平有风险:** 虽然混到了王位,但历史记住的永远是卷王。
3. **青铜器比简历靠谱:** 后母戊鼎吵了千年,祖庚的名字却靠它刷了存在感。
所以啊,祖庚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戏,全靠运气;你若躺平,自有弟弟!
来源:雨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