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这座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城市里,有一种声音,曾陪伴无数人度过无数个日夜;有一个身影,在舞台与荧幕间留下了太多精彩瞬间。然而,噩耗传来,7月8日上午2时26分,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著名滑稽演员傅子明,因病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64岁 。消息一出,无
在上海这座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城市里,有一种声音,曾陪伴无数人度过无数个日夜;有一个身影,在舞台与荧幕间留下了太多精彩瞬间。然而,噩耗传来,7月8日上午2时26分,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著名滑稽演员傅子明,因病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64岁 。消息一出,无数上海市民乃至全国喜爱他的观众,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傅子明,这个名字对于上海人来说,是亲切且熟悉的。他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会员、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更是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沪语歌”创始人。根据他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没有告别仪式,可这份低调,却难掩他在艺术领域留下的璀璨光芒。
说起傅子明,就不得不提他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成名曲《做人难》。1995年,傅子明的沪语MTV《做人难》一举斩获第七届中国音乐电视大会串MTV金奖。想象一下,当年的央视荧幕上,一位上海滑稽演员在延安西路附近的铁路上,用独特的沪语深情演唱,那画面,瞬间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 。那时36岁的傅子明,一夜之间声名远扬。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误解,不少人误以为他唱的是沪剧歌,可傅子明却坚定地表示,沪语歌既不是沪剧,也不是滑稽小调,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旋律是典型的流行曲,歌词和语音则是上海方言所独有的魅力 。
而这沪语歌的诞生,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94年,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到香港演出。在那个粤语歌风靡大陆的年代,傅子明在香港唱卡拉OK时,香港人的一句“上海这么大,什么时候可以听到你们的沪语歌呢?”深深触动了他。他心想,粤语歌如此动听,吴侬软语的沪语歌肯定也能大放异彩 。回到上海后,他一头扎进沪语歌的创作中,花费一年多时间,精心打磨,推出了我国第一盘用沪语演唱的流行歌曲音带《风雨行》,收录了包括《做人难》在内的10首沪语歌。其中,《做人难》的创作灵感,源自傅子明早年在上海第八袜厂的工作经历 。那时,他顶替母亲进厂,被分配到食堂工作,那段被称为“饭乌龟”的日子,成了他创作的源泉。王辉荃据此创作的歌词,经傅子明改编,再配上斥资5万元拍摄的MTV,成就了这首经典之作。
除了在沪语歌领域的辉煌,傅子明在滑稽戏和影视剧中同样表现出色。他那标志性的光头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在舞台上都成了独特的“素材” 。在滑稽戏《明媒争娶》中,他反串女角赛西施,一次演出时,床帐钩子意外钩走他的假发头套,台下观众笑作一团,而他与搭档王汝刚默契救场,即兴发挥,让这场意外成了演出的经典片段 。在《噱战上海滩》里,他饰演的常州警察假扮蒋介石,那两撇小胡子、一身黑披风的扮相,一登场就让观众惊呼“真像”!宁波话与常州话的奇妙“混搭”,再加上与搭档的精彩配合,将角色演绎得维妙维肖,剧场内笑声不断。
在影视方面,傅子明也留下了许多足迹。电影《股疯》中,他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百变神偷》《家族利益》《风云黄浦江》《五号特工组》《海浪行动》等众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用精湛的演技,为观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精彩的作品 。
如今,傅子明离开了,但他的作品、他的声音,永远留在了观众心中。消息传出后,网友们纷纷留言悼念。有人说“太突然了”,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有人回忆起小时候看他节目的时光,感恩与他在荧幕上的相遇;还有人不自觉地哼起他的歌曲,“红茶坊里茶一杯,茶呀嘛茶一杯呀,交友会客,谈情说爱……” 这些留言,满是对傅子明的不舍与怀念。
傅子明的一生,是对艺术执着追求的一生。他用沪语歌打开了一扇独特的音乐大门,让更多人领略到上海方言的魅力;他在滑稽戏和影视剧中的精彩表现,为观众带来无数欢乐与感动 。虽然他已离去,但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远被铭记,他的经典作品,也将一直传唱下去,成为永恒的经典 。愿傅子明老师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绽放艺术的光彩!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