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红婵和陈芋汐空降石家庄参加活动为品牌剪彩。活动期间两人有说有笑的,非常亲密,虽然在比赛上是对手,但生活中两人应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毕竟吃饭,睡觉,训练,比赛都在一起。
为什么陈芋汐的黑粉这么多?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全红婵和陈芋汐空降石家庄参加活动为品牌剪彩。活动期间两人有说有笑的,非常亲密,虽然在比赛上是对手,但生活中两人应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毕竟吃饭,睡觉,训练,比赛都在一起。
然而公众舆论却呈现出鲜明反差:大众对全红婵青睐有加,部分人却将喜爱转化为对陈芋汐的抵触。
有些媒体报道更过分,只报道全红婵来石家庄,陈芋汐只字不提,甚至有些网友认为是陈芋汐占了全红婵的便宜,否则她去哪儿都是冷冷清清的,不受待见。
全红婵的“草根逆袭”故事极具感染力——出身农村、家境贫寒,曾直言拼命训练是为了拿奖金给妈妈治病。这种“寒门天才”的励志故事,更符合大众对“努力改变命运”的情感期待。
而陈芋汐是来自上海的体育世家,6岁就开始专业的跳水训练。所以不像全红婵从小命运那么坎坷,难以激发大家的广泛共鸣。
从全红婵的采访中就可以感到她的性格朴实,直率,有小孩子的那种天真烂漫的气息,非常的亲民,极易拉近与公众的距离,粉丝也更愿意主动为其制造话题。
相比之下,陈芋汐性格内向,面对镜头时更显严谨专业,更符合运动员的职业形象,让人有距离感,而陈芋汐平时就比较低调,很少参加商业活动,更专注于训练和比赛。
最后,自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以14岁三跳满分夺冠起,大众便将其视为“主角”,而陈芋汐作为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难免被部分人代入“配角”视角。
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逻辑,本质是公众对“励志叙事”的单向偏爱,却忽略了两人在赛场上是对手、生活中是挚友的真实状态。
但是这种过度的“关爱”,可能干扰运动员的成长,从而导致比赛场上产生压力,抛开偏见,她们都是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泳池中,因为每一个运动员都值得我们骄傲!
来源:苏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