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化身妈祖文化大使,捧寿桃庆妈祖诞辰,湄洲岛上演现代神话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21 08:06 2

摘要:4月19日,大明星刘涛空降妈祖老家莆田湄洲岛,捧着拳头大的寿桃给妈祖“过生日”,莆田市封她为“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莆田文旅推荐官”,这待遇比拍戏还上头。

4月19日,大明星刘涛空降妈祖老家莆田湄洲岛,捧着拳头大的寿桃给妈祖“过生日”,莆田市封她为“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莆田文旅推荐官”,这待遇比拍戏还上头。

北宋年间福建莆田湄洲岛有个渔家姑娘叫林默,她从小就会看天象辨风浪,村里人出海前都爱找她帮忙预测天气。这个聪慧的姑娘不但精通水性,还会用草药给人治病,谁家有困难她都主动帮忙。

28岁那年,她为了救遇险的渔船冲进暴风雨,被桅杆砸中落水身亡,乡亲们含泪把她葬在湄洲岛。奇怪的是,此后海上经常有人看见她穿着红衣在云雾中飞翔,遇到危险的船只总能化险为夷,大家口口相传说她成了海上的守护神,尊称她为“妈祖”。

最早给妈祖“官方认证”是在1122年,有个官员出使朝鲜时船遇风暴,他情急之下向妈祖祷告,结果风浪平息。回到朝廷后他汇报,皇帝一听觉得神奇,立刻赐了块“顺济”匾额。

后来14位皇帝对妈祖封了36次,从“夫人”一直封到“天上圣母”,连忽必烈都尊她为南海女神。清朝时妈祖祭祀成了国家级仪式,和祭拜黄帝、孔子并列中华三大祭典。

福建人出海打鱼做生意,妈祖是船上必供的神仙。以前帆船时代,茫茫大海随时可能遇到台风暗礁,渔民出发前都要去妈祖庙烧香,把船头涂成红色寓意“红船顺风”。

商船水手有个传统,只要遇到危险就集体跪拜妈祖,有记载说16世纪一艘福建商船在印度洋遇险,船员连祷三天后真看见红光笼罩全船,最终平安脱困。现在泉州天后宫还挂着康熙皇帝写的“神昭海表”匾额,意思是妈祖的神力照耀四海。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生日,湄洲岛人山人海。凌晨三点就有信众排着长队上香,队伍从山脚排到山顶。最热闹的是妈祖巡境,几十人抬着三米高的神像走街串巷,沿途百姓摆满茶水点心,小孩子往神像抛糖果祈求平安。

台湾北港朝天宫的妈祖神像每年农历九月都会回湄洲岛“探亲”,两岸船队在海上鸣笛相迎,场面比过年还热闹。有位台商说:“每次坐船过台湾海峡都带着妈祖神像照片,看见浪大就摸摸照片,心里就踏实。”

妈祖文化走出国门靠的是闯荡海外的福建人。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每艘都供奉妈祖像,他在南京长干寺留下的《天妃之神灵应颂》碑文,记载了妈祖显灵助航的28个故事。现在全球有5000多座妈祖庙,从日本冲绳到美国旧金山都能找到。

柬埔寨华人会馆每年妈祖诞辰都办祭典,当地官员也会来参加,他们说妈祖庙是华人社区的“精神客厅”。有位在马来西亚开餐馆的福建人说:“后厨永远摆着妈祖像,客人来了先拜神再点菜,十年没出过食品安全问题。”

考古发现让妈祖传说更真实也更神秘。1980年在莆田挖出北宋年间的“林默祖坟碑”,上面写着她父亲是都巡检(类似海警队长),墓里还发现刻着“平安”的航海罗盘。这证明历史上真有林默这个人,但碑文只说她“救难而殒”,没提成仙的事。

专家推测,妈祖最初可能是位精通航海的女巫,后来被神化成海上保护神。有意思的是,湄洲岛有个奇怪现象:每年妈祖诞辰,祖庙石像周围常出现彩虹般的光晕,信徒们说那是妈祖在微笑。

电视剧《妈祖》2012年播出时,刘涛饰演的妈祖哭着跳海救人的镜头让很多人落泪。剧组在湄洲岛实景拍摄,有渔民说那天海面平静,仿佛真有神灵庇佑。

刘涛后来成了妈祖文化推广大使,她去台湾参加妈祖活动时,有位老奶奶握着她的手说:“姑娘你眼睛和庙里神像一模一样。”

妈祖文化最打动人心的是“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现在福建有派出所设立“妈祖评理室”,吵架的夫妻、争地界的邻居,一进挂着妈祖像的调解室就自觉压低声音。

有位法官说:“妈祖看着呢,谁还好意思耍无赖?”莆田有个助学基金会叫“妈祖灯塔”,十年资助了2000多个贫困生,受助学生毕业时都要回祖庙感恩。

真正的神明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人间善行的延续。她从渔家女变成女神,靠的是生前做的好事,死后靠百姓口口相传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现在湄洲岛的民宿墙上都画着妈祖故事,游客说:“听着海浪声听老板讲妈祖救人的故事,比看手机短视频有意思多了。”

来源:今日细语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