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映80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157亿,全球排名第五,距离《泰坦尼克号》仅差7亿。
唐探都延期了,哪吒呢?
01157亿!中国动画的「封神」与「争议」
上映80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突破157亿,全球排名第五,距离《泰坦尼克号》仅差7亿。
这部国产动画不仅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更以“断层式优势”冲上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
导演饺子用“自虐式创作”交出了答卷:1900多个特效镜头、300多个全新角色、2亿妖族大军……每一帧都是“烧钱又烧脑”的诚意。
网友调侃:“哪吒不是下海,是直接炸了海!”
然而,正当所有人以为电影即将“功成身退”时,一场关于“延期”的骂战却悄然爆发……
延期=没底线?《唐探1900》的「躺枪」与真相
春节档同期上映的《唐探1900》宣布密钥延期至5月31日,票房累计35.77亿。
网友嘲讽:“这数据放在往年能封神,但今年撞上《哪吒2》,只能当‘背景板’。”
支持派的网友:“《唐探》都延期,为何《哪吒2》不能?”
更有人质疑:“《哪吒2》都157亿了,再延期是不是吃相难看?”
但真相远比情绪复杂:
商业逻辑:电影密钥延期是行业常规操作。《阿凡达》系列多次重映,《泰坦尼克号》3次上映超200天,全球前五电影平均放映周期超90天。
市场规律:影院排片取决于“能赚多久”。《哪吒2》场均人次至今高居不下,海外热度未退,延期不过是顺势而为。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观众用脚投票,骂声再大也挡不住真金白银。”
03日本市场「暴冷」:文化共鸣失灵?
哪吒2的海外上映更是让全球华人文化共鸣。
港澳影市也迎来现象级观影热潮。
由四大片商共同推动的华语大片在两地创下开画新纪录——首日票房即达550万港元,随后港澳地区总收益飙升至5700万港元,稳居内地市场华语片年度榜首。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部作品在东南亚市场掀起前所未有的观影狂潮,印证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市场表现,该国华人群体虽仅占人口20%左右,却贡献出折合人民币逾8500万元的惊人票房(约合5157万令吉),不仅刷新了由《叶问4》保持的华语片票房纪录,更形成全民热议的文化事件。
院线负责人直言从业多年未曾遭遇如此盛况,部分影院甚至出现连续数周满座的奇观。
这股观影热潮不仅展现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成为文化输出的成功范例。
这些市场证明:中国故事”不缺观众,缺的是精准触达
但是《哪吒2》的全球征途中,日本成了最尴尬的存在。
这个“动画帝国”贡献的票房仅154万美元,甚至不如柬埔寨(人口少却有58万美元)。
明明导演新海诚发帖力赞,明明日文字幕齐全,为何彻底“凉凉”?
三大致命伤:
文化隔阂:哪吒故事在日本认知度低,缺乏《西游记》《三国》的群众基础。
宣发短板:北美至少靠华人撑场,日本连本土化营销都“摆烂”。
经济拖累:日本深陷“坏通胀”,实际工资连跌3年,民众捂紧钱包。有在日华人吐槽:“电影院冷清得像图书馆,排片三天就被撤。”
写在最后:我们到底在争什么?
上次延期消息是3月21号公布的,会不会延期,近两天就确定下来了。
有人为《哪吒2》的157亿狂欢,有人为延期骂战不休,还有人盯着日本的“冷场”唱衰。
但回看五年前《哪吒1》横空出世时,谁能想到国产动画能杀进全球票房前十?
记录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让人躺平,而是证明“天花板”可以被打破。
正如饺子那句:“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多能干?”
不过哪吒2目前的成绩已经值得骄傲,还能冲多远,都不强求。
互动话题:
�� 你认为国产电影要想征服全球市场,最需要突破哪道关卡?
(技术?叙事?宣发?)
评论区等你吵上热评!
来源:时时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