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薛刚反唐》里,薛刚闹花灯,踢死太子,惊崩圣驾,武则天篡唐称帝,大唐从皇室到功勋家族分裂现象普遍,像李显和李旦、薛丁山和薛景山、薛丁山和樊梨花、薛刚和樊梨花、薛刚和薛强、秦文和秦方、罗昌和罗英、徐美祖和徐孝德、马登和马周等都是如此。
在《薛刚反唐》里,薛刚闹花灯,踢死太子,惊崩圣驾,武则天篡唐称帝,大唐从皇室到功勋家族分裂现象普遍,像李显和李旦、薛丁山和薛景山、薛丁山和樊梨花、薛刚和樊梨花、薛刚和薛强、秦文和秦方、罗昌和罗英、徐美祖和徐孝德、马登和马周等都是如此。
薛家到了第四代依旧处于家族分裂状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锤无敌将薛葵和宝刀手薛平。
薛葵与薛平是薛丁山的孙子,薛葵乃通成虎和纪鸾英之子,是唐中宗李显的二驸马;薛平为薛强和大宛国公主的四子,是唐睿宗李旦的御儿干殿下。不同的出生环境,致使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各异,各为其主也让他们立场有别。
薛葵和薛平是堂兄弟,他们也曾有过甜蜜时光,表现出手足情深,但在各自选择阵营之后,分歧就显现出来了。
薛刚在逃亡途中结识妻子纪鸾英才有了薛葵,薛葵自出生就没见过父亲薛刚,他与母亲纪鸾英、大堂兄薛蛟相依为命。他在困境中遇到了庐陵王李显,便和薛蛟一同被招为驸马。
薛葵表面上对岳父李显缺乏敬重,内心实则非常感激李显。自己的父亲薛刚踢死了人家的弟弟,还导致人家的父皇驾崩。为了保护薛氏家族,人家失去了皇位,却不怪罪自己,还把女儿许配给自己,自己怎能不以死效忠呢?
薛平受父亲薛强的影响,对武则天及其子李显毫无感情。薛强怨恨三哥薛刚闯祸,致使自己遭受劫难,四处逃亡。薛强认为武则天杀光了薛家满门,三哥还辅佐她的儿子李显,实在不可理喻,而王皇后所生的太子李旦才是大唐正统。他带着薛平兄弟返回中原后立即投靠李旦,李旦马上封薛强为副元帅,认薛平为义子干殿下。不久,兵马大元帅马周辞官,薛强成为李旦阵营的兵马大元帅,从此有了与三哥薛刚叫板的资本。
时间回溯到薛强父子还在大宛国的时候,薛刚、薛葵父子在定海关无法应对持有九凤朝阳刀的焦彦雄。他们在锁阳王窦一虎的指引下到大宛国比武夺取八宝驮龙刀。在大宛国,薛刚和薛强兄弟相认,薛葵和薛平堂兄弟也是一见如故。
薛葵三锤夺下宝刀,毫不犹豫地赠给堂弟薛平,这让薛平有了宝刀手的美誉。
薛刚和四弟薛强约定一起回中原辅保大唐,薛强却带着妻儿投靠了汉阳王李旦阵营。
薛刚和薛葵心里极为不爽,有了对付焦彦雄九凤朝阳刀的神兵利器,薛葵自然不会把功劳让给敌对阵营的薛平。他跑到李旦阵营前,以借看的名义骗到八宝驮龙刀,自己破了九凤朝阳刀,致使焦彦雄自杀。
薛葵把宝刀还给薛平,但大家心里都有了芥蒂。
薛刚救回被拐跑的唐中宗李显,李旦在薛强和徐孝德的蛊惑下,在未确定谁是大唐正统的情况下坚决不肯退兵。
唐中宗李贤进香被困,银锤太保白文豹回关搬兵,正巧遇到薛平陪李旦月下游玩。
李旦对反武兴唐毫无建树,以王皇后之子的身份时刻宣称自己是大唐正统,赖着不走等着宅果子,引发了李显和薛刚麾下大将的不满。
白文豹发现李旦在自己阵营关隘下探查,立刻挥舞双锤追杀李旦。薛平苦劝无果,挥刀“斩三头”(人头、马头和锤头)。
薛葵查出好朋友白文豹死于八宝驮龙刀下,薛刚便到李旦金军营中问罪。薛强带着薛平来到白文豹灵前谢罪,薛平在军师徐孝德的策划下假装在灵前自杀。
薛强带着假死的薛平回自己军营,薛葵半路拦截要验尸。薛平从棺材里跳出,就要与薛葵以死相拼。
姑奶奶薛金莲赶来调解,最后被累死,樊梨花登坛祭天来决定李显和李旦谁做皇帝。
“天意”在李旦,薛刚怒砸祭坛,李显主动退位返回九焰山,薛刚和薛葵回到锁阳城。李旦称帝后,薛强挂帅征讨域南国,薛平刚出战就战败而逃。
薛强军事能力欠佳,不得不请薛刚和薛葵再次出山。直至攻破域南国都城,薛平得到二爷爷薛景山救助,才在战争结束时现身。
来源:千古风流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