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欧阳雪和叶晓明前往乐圣求和失败后,以叶晓明为首的格律诗功臣,当天就跟欧阳雪提出要转让股份。
↑↑↑关注我,一起成长,一起变更好
2025年第11篇分享
当初,欧阳雪和叶晓明前往乐圣求和失败后,以叶晓明为首的格律诗功臣,当天就跟欧阳雪提出要转让股份。
欧阳雪十分明白,这是他们三人早已计划好的。
从被起诉开始,到他们要求去求和,这一切他们都是自己拿的主意,并且还不让告诉丁元英。
欧阳雪脸上很平静,立即答应给他们退股。
等签好协议,算清楚账之后,刘冰向欧阳雪提出,还想留在格律诗打工。
欧阳雪没有过多为难,只说了句:“你要是愿意你就打吧。”
刘冰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自己的钱不会受到任何损失,还能留在格律诗打工,还能过着开宝马车到处晃悠的日子。
刘冰既然已经做到了有效避险,自愿留在格律诗打工,可心里却从未把自己当做员工看待。
“刘主任”的名片从头到尾的没有舍去,即使股份什么都没有了,也舍不得这称谓。
刘冰本以为不管公司成与不成,反正他都是公司的元老。
没想到,在开庭前,收到一份伯爵公司的收购意向书,上面的数字650万,可把刘冰看呆了。
刘冰看着上面的数字,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肖亚文在诉讼前景不明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入股?
更想不明白,伯爵公司为什么会开出高价收购格律诗,他们是怎么判断格律诗一定会胜诉?
刘冰心里极度不平衡,也就是说,几天时间里他就损失了70万。
接着马上给叶晓明和冯世杰打去电话。
跟叶晓明讲的时候,就说他们上人家当了,把矛头指向欧阳雪和肖亚文,怀疑这件事有阴谋,他们三个是被人骗了。
可叶晓明清楚,退股的事,明明是三人自己提出来的,电话里头也劝他认命。
连冯世杰也很清楚,当初退出,是他们三人自己做出的判断,也怨不得别人。
在叶晓明那边,刘冰说已经把欧阳雪得罪到家了;
在冯世杰那边,他也不服气肖亚文,明明一手操持起来的公司,今天却要拱手送人。
刘冰收到收购意向书,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他们被人骗了、这事背后有阴谋,却从不反思他自己的问题。
可当初,明明是他们怕死、怕输,出于他们当时的认知做出了判断。
对于刘冰来说,当时已然是他最好的结果。
但他不仅不感恩,还在无端猜测别人,企图跟另外俩人再挑起事端。
为什么他会不接受如今的结果呢?
在他的认知里,并不认为是他的判断失误,所以他也学不会为他自己的行为买单。
另外,肖亚文的实力,他根本没见识到。
人家也是打工的,但她在认知层面比刘冰高,已经为入股格律诗做了风险评估。
并且,她也愿意为自己的判断买单,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败诉了,我还去打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肖亚文有认知、有魄力、有决断,成与不成,她只当尽心尽力去做。
而刘冰,从入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决断。
凭借着丁元英的实力、见识,幻想着往后的功成名就。
本质上是没有指望自己。
还很贪婪,就等着靠别人,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随时都能当墙头草。
所以当他发现丁元英给他那份文件是一打白纸后,他的世界就崩溃了。
乐圣、格律诗都容不下他,周围的人也会鄙视他,他的发财梦再一次破碎。
明明跟名利地位只有一步之遥,却被丁元英糊弄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一次把他击溃。
什么也没有了,失落难受至极,更不愿意去面对、去接受现状,最后自我崩溃,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从退股开始,也许他就不应该留在格律诗。
既留在格律诗,就不应该再迷恋所谓的名车生活,而是踏踏实实打工。
但这一切都没有如果,人从一开始,就必须去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不管这个判断如何,现实从来都只会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所以,从一出发的时候,就应该想到风险二字。
来源:夏之溪的书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