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要让满场有戏!剧作家王逸虹教你讲好重庆故事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4-12-01 19:24 7

摘要:1996年,一部名叫《山城棒棒军》的电视剧火遍全国,那时男女老幼都守在电视机前,几乎万人空巷。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就是王逸虹。12月1日下午,74岁的王逸虹做客渝中讲坛·文学大讲堂,从自身的文学创作经历出发,畅谈幕后创作故事,讲述如何以人民为中心,讲好重庆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聂晶

1996年,一部名叫《山城棒棒军》的电视剧火遍全国,那时男女老幼都守在电视机前,几乎万人空巷。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就是王逸虹。12月1日下午,74岁的王逸虹做客渝中讲坛·文学大讲堂,从自身的文学创作经历出发,畅谈幕后创作故事,讲述如何以人民为中心,讲好重庆故事。

剧作家王逸虹做客渝中讲坛·文学大讲堂。记者 聂晶 摄

王逸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为重庆工商大学二级教授、重庆作家协会原副主席。约30年前,因与当时重庆电视台导演束一德的偶遇,让王逸虹有缘加入了《山城棒棒军》剧组。起初对“棒棒”生活不甚了解的他,深入洪崖洞,与“棒棒”们同住,记录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每晚,他带着“朝天门”烟与他们交流,聆听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真实经历成为剧本中人物和情节的灵感。他在剧本中融入川剧的艺术手法,使得剧本既有喜剧效果,又能深刻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现实。在党校招待所奋战4个月后剧本完成,据说打字员因为剧本的幽默而笑得打不下去。之后,《山城棒棒军》于1996年9月播出,收获了全国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王逸虹畅谈《山城棒棒军》往事。记者 聂晶 摄

近年来,《白鹿原》《人世间》等经典文学作品经过影视化改编后,其广泛影响力大大增强。王逸虹从这些例子讲起,谈到为什么要分享“故事情节及悬念设置”这个话题。他认为,这几年来重庆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影视化改编方面“还差一把火”,“有的文笔相当好,但故事并未编圆。”要编好故事,首先是选好题材,“我的经验就是,根植于重庆这块热土,深度挖掘自己脚下的题材富矿,讲好重庆故事。”

王逸虹笔下的重庆故事充满了山城情怀,这正是他30多年文艺创作生涯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位以重庆为背景,用笔触描绘重庆人民生活画卷的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如《山城棒棒军》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邓小平在重庆》以其严谨的历史态度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在重庆的光辉岁月;《共和国之梦》《重庆球迷》《奇人安世敏》等作品,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获得多方肯定。在长篇小说《通远门》和话剧《朝天门》中,王逸虹更是将重庆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让读者和观众在字里行间、舞台上下,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和呼吸。

渝中讲坛·文学大讲堂第五期现场。记者 聂晶 摄

那么,如何讲好重庆故事?王逸虹给在座的听众抛出了干货“三要素”:一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挖掘重庆题材;二是提炼具有重庆个性色彩的精神;三是运用重庆地域特色的叙事方式。

分享中,王逸虹谈到自己早年在剧场工作的经历:“如果演出中观众在摆龙门阵了,这可是剧场大忌,也是编剧需要反省的啊!”所以,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提醒自己“做编剧一定要满场有戏,并且要为观众写戏”。于是,他一直笃定地以读者为中心进行文艺创作,无论是创作电视剧剧本、写话剧剧本、做大型晚会总撰稿,他都坚信作家、艺术家是离不开读者和观众的。

王逸虹用笔记录着重庆的故事,也用心灵感受着人民的情感,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深刻理解。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