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一段15秒的短视频让全网记住了这个酷似演员张翰的“打工人”:他穿着工装拧螺丝,动作夸张如舞台剧,背景音乐是土味萨克斯,却意外收割了15亿播放量。
当“佛山电翰”在工厂车间甩着手跳起魔性舞蹈时,没人想到这个动作会成为价值百万的流量密码。
2023年,一段15秒的短视频让全网记住了这个酷似演员张翰的“打工人”:他穿着工装拧螺丝,动作夸张如舞台剧,背景音乐是土味萨克斯,却意外收割了15亿播放量。
网友一边调侃“打螺丝打出火星子”,一边为他贴上“真实打工人”的标签。
但剧本的转折来得比短视频还快——2025年,这位“工人代表”高调宣布购入迈巴赫,并轻描淡写地将曾经的奔驰E级称为“便宜处理给搭档的小玩具”。
从流水线到豪车驾驶座,这场逆袭看似励志,实则撕开了流量时代最赤裸的真相:所谓“草根人设”,不过是资本精心编织的童话。
“佛山电翰”的走红绝非偶然。他的团队深谙短视频平台的底层逻辑:重复劳动+戏剧化表演=病毒式传播。
工厂场景的“打螺丝”是天然的故事背景板,甩手舞的魔性节奏则精准拿捏了用户的猎奇心理。
更绝的是,他给流水线作业披上“励志哲学”的外衣——“简单事情重复做就不简单”,这句话成为粉丝心中的金句,也让“打工人逆袭”的叙事愈发可信。
但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早在爆红前,他就拥有奔驰车,家庭条件远超普通工人。
当网友为他的“拧螺丝日常”共情时,团队已通过20万/条的广告报价疯狂变现。打螺丝是表演,甩手舞是商品,而观众的热泪盈眶,不过是算法推送的“情绪税”。
宣布结束打螺丝生涯后,“佛山电翰”迅速签约广东邮政,摇身变为“新型快递代言人”。
首场直播在机场分拣中心实景带货,单场销售额破80万,官方称要“用年轻化表达破解国企传播困境”。
同类网红中,“鹿哈”靠模仿明星赚快钱,“张同学”因内容同质化迅速过气。而“佛山电翰”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赶在人设坍塌前跳上国企的船——签约广东邮政,拍摄武侠风宣传片,甚至蹭上“粤文化”的高帽。
对“电翰”而言,国企背书能冲淡“赚快钱”的争议,甚至迎合广电总局“网红需参与实体经济”的政策风向。
但对邮政而言,这场合作更像一次流量赌博——当网红内容被要求“带物流科普属性”,创意空间被压缩,最终可能沦为一场“魔性甩手舞+邮政Logo”的尴尬缝合。
当我们在直播间为“佛山电翰”的甩手舞点赞时,或许该问自己:我们究竟在为什么买单?是真实的奋斗,还是精致的幻觉? 流量经济的泡沫终会破裂,唯有真实的价值能穿越周期。下一次再看到“逆袭神话”时,不妨记住:迈巴赫的方向盘不会自动转向成功,而打工人真正的荣耀,从来不在豪车里,在生活的褶皱中。
来源:吃瓜不吐葡萄皮Pro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来源:灰产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