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晚,这位“华语乐坛天后”作为表演嘉宾登台,连唱《渔光曲》《跟着你到天边》《光影120年》三首歌,黑色高定裙一亮相,气场直接拉满,开嗓就是“镇场子”的浑厚声线,网友直喊:“这才是真·天后实力!”
4月18日的北京电影节开幕夜,红毯上明星们争奇斗艳,但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绝对是那英一开口的瞬间!
当晚,这位“华语乐坛天后”作为表演嘉宾登台,连唱《渔光曲》《跟着你到天边》《光影120年》三首歌,黑色高定裙一亮相,气场直接拉满,开嗓就是“镇场子”的浑厚声线,网友直喊:“这才是真·天后实力!”
说那英“炸场”一点不夸张。
当天她穿一身黑色蕾丝高定裙,没有过多花哨装饰,却把“大气”二字刻进骨子里——毕竟对真正的实力唱将来说,舞台的主角从来不是衣服,而是声音。
《渔光曲》的婉转、《跟着你到天边》的深情、《光影120年》的磅礴,三首歌风格跨度大,她却切换得游刃有余:低音稳如磐石,高音亮而不刺,混声处理得细腻又有层次,连专业乐迷都忍不住分析:“这蝶窦混声的功底,没个二三十年练不出来!”现场观众形容:“她一开口,雁栖湖的风都静了。”
为啥那英能在49岁还保持这么强的现场状态?
往深了说,这是“实力派”的底气。
从《山不转水转》到《征服》,从《一笑而过》到《默》,那英的歌几乎承包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
但她的“红”从来不是靠流量,而是靠“唱商”——早期在酒吧驻唱练出的稳扎功底,后来跟谷建芬等老师学的声乐技巧,再加上这么多年舞台经验的沉淀,让她的声音既有“野路子”的鲜活,又有学院派的扎实。
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很多歌手开演唱会靠修音,那英倒好,直接用Live证明‘姐的嗓子就是天然修音机’。”
这事儿在网上炸出的反响也挺有意思。
有年轻网友翻出她早年视频对比:“20年前唱《征服》是‘撕心裂肺’的劲,现在唱《渔光曲》是‘岁月沉淀’的柔,这哪是变老?这是越活越有味道!”也有乐评人感慨:“北影节请她当表演嘉宾太聪明——电影是光影的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那英的嗓子本身就是‘活的艺术纪录片’。”甚至有观众说:“本来对电影节开幕没太大期待,结果那英唱完,我当场决定补她所有演唱会录像。”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普通网友为啥这么爱那英?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她用实力告诉我们:“红”可以有很多种,但“稳”和“真”永远最打动人。
你看她走红毯不抢C位,唱歌不玩花活,连造型都选最衬气质的黑色——这种“不较劲”的自信,恰恰是对实力最大的底气。
就像有网友留言:“以前总觉得‘天后’是个虚头衔,看完那英这场表演才懂:能让全场安静听你唱歌的人,才配叫天后。”
北影节的灯光会灭,但那英的声音留在了很多人心里。
这事儿往大了说,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电影需要经典,音乐也需要经典,而像那英这样的“实力派”,就是连接经典和现在的桥梁。
下次再有人说“现在的歌手没以前有味道”,不妨甩一句:“去看看那英北影节的表演,这味儿,够浓!”
来源:地球科学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