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红三连的指导员,提副营后,任一营的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每日伴着晨曦与军号苏醒,又枕着月色和熄灯号入眠。这身军装一穿就是好些年,上头的领章换了样式,肩头的星星添了几颗,可心底那份炽热的军魂从未有过一丝黯淡。摘要:我是红三连的指导员,提副营后,任一营的副教导员,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每日伴着晨曦与军号苏醒,又枕着月色和熄灯号入眠。这身军装一穿就是好些年,上头的领章换了样式,肩头的星星添了几颗,可心底那份炽热的军魂从未有过一丝黯淡。
我见证过太多故事,他们藏在营区的角角落落,躲在战士们的嬉笑怒骂间,桩桩件件拼凑出我这平平淡淡、满是兵味的军旅人生。
初到红三连任职指导员时,我满怀憧憬,恰似攥紧拳头、蓄势待发的新兵,一心想把三连打造成响当当的尖子连。奈何红三连属于战力三流的连队,下属单位过于分散,很难集中整个连队开展经常性训练。每年新兵连结束,钢七连将尖子打包带走,导致其他连队无法分到好兵,战斗力无法提升。面对这种情况,我和连长也想了办法。那年新兵连结束,连长拿着烟去求人,想分几个好兵,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我在旁边看着连长低三下四的求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深知这种做法的弊端,一个连队的出众,并不代表全团的战斗力。我期待着军队改革的到来。将钢七连的刺刀职能分散到其他连队,加强单兵作战能力和班排连的作战,军队机械化改革的浪潮袭来。为了保护老班长,我将老马安排到了草原5班,拖时间给他争取一个拿三等功的机会,再者也是希望他能带好那几个兵。而草原5班地处偏远荒原,地图上不过小小一个坐标,现实里却是风沙漫天、孤寂难耐的流放地。
五班的任务是看守输油管道,那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能在那里待下去,就应该有相应荣誉。只是身为红三连曾经最模范的班长,一年半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最优秀的班长变成一个老兵,没有带好几个孬兵,倒是被几个孬兵给带坏了。我想他没了指望,是赖这个地方。我跑上跑下给他们接自来水管道,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后来许三多修路被团部发现,我以为老马像所有人期待的那样
,做了件有意义的事。这个全团任期最长的班长,放在那儿都不会让人失望我三天两头往5班跑,只为给老马争取一个三等功。而老马不愧是红三连最模范的班长,他没有抢占许三多的功劳,但他也不想脱下军装光荣退伍。我耐心的倾听他的心声,我知道是我冷了他太久,我不怪他有情绪,只怪是我让他有了情绪。5班修起来的不只是路,更是把5班涣散多年的军心给聚拢,把军人的尊严、部队的作风给重新夯实了。
之后,我将张干事拉过去,想着将修路这件事宣扬一下。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干出有意义的事,这种精神是值得全团甚至全军学习的。我希望基层的士兵也能迸发这般震撼人心的力量。果然,张干事出的团报在全团引起轰动,团长更是认为许三多这样的士兵在5班浪费,决定将他带到一线部队,和战车一起冲锋陷阵。
去5班接许三多这天,他不想离开草原5班这个家,说好吃完饭就和我回团部,结果酒菜上桌,这小子死活找不到,我怒骂老马,这就是他说的好兵,简直无组织无纪律。我不知道怎么回去和团长交代,更不知道老马口中的好兵什么时候能转过弯来。我气冲冲的回了团部。
第二天再次看到许三多时,我突然有点看好他,从5班到团部这是个机会。5班到团部这公里的路程,有些人直到退伍都没能走到,而许三多为了那份情义,不愿意到团部来。这些年我带了一千多我信一种兵,有情有义的兵。
许三多也知道错了,但我告诉他,错了就是错,军队里没有对不起这三个字,我对全团有情有义的兵士特别欣赏。史今,这个七连最好的班长,他看兵的眼神很准,可惜为了许三多搭上了前程,最后高也没能留住他。印象深刻的是伍六一那小子,军事素质过硬,骨子里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
山地演习时,红三连与对手的战损比高达15比1,钢七连则是9比1。而这场演习推动了军队信息化改革。702团作为试点单位,将钢七连改编,七连的刺刀职能分散到其他连队,加强了单兵作战能力和班排连的作战能力。钢七连改编时,我想方设法将他弄到机一连,可他为了去那个地方当兵,三期士官都可以不要。我想不是一连发展空间小,而是他有自己的活法。我明白,这就是钢七连的兵,为了梦想,为了荣誉,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后来这个兵王为了去那个地方,跑断了韧带,跑丢了前程。得知消息那一刻,我眼眶湿润,既为他的坚韧骄傲,又心疼他遭的这份罪。可这个有情有义的兵要退伍了,师营连全部到齐也没能留下他。老七这个人从来不求人的,可为了
伍六一,他全求了个遍,只是机会给他送上,他却没有接受。
伍六一说,他要靠一条半腿走得更远。我让他先思考,担任一连司务长,好歹有个容身之所,我们都相信他能够称职,这也算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他作为钢七连第4900个兵,就这么一瘸一拐的走了。
曾经的钢七连是把尖刀,对敌人是刺刀,对训练是剃刀,对自己是剔骨刀,对伍六一,我没说的,他有钢铁的意志,更是钢铁汉,他活得比我认真啊。在我看来,七连虽然散了,他们一向的依靠没了,可他们活得和以前一样的认真。
提副营后,再见许三多时,他得了心病,我对他是爱之深责之切,我煮火锅招待他,瞒伍六一退伍,虽然最后没瞒住,可他心思太重了,我不知道他在躲什么,只能告诉他:“好好做你的兵,不想做兵了,好好做你的人。”许三多在房子里呆了一个周也不见好转,我知道他心底里有依靠的人,而高就是他一向的依靠,也是那个专人。我打电话告诉高城,许三多闹毛病了,赶紧接去治治。
“哎,三多好走,好走啊,不送不送”
“三多好好去”
三多对着接他的马小帅和甘小宁说:“你们过来,连招呼都不打”,
“打招呼,怕你多想啊。你的心病那么重,需要专人来治,我不是那个专人。”
这些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兵,迎来一波又一波新兵,每次站在站台,看着老兵们敬完最后一个军礼,摘下领章军衔,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掉下来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军营,带着满身伤疤、一腔热血奔赴新征程,有的回地方建设家乡,有的投身陌生行业从零开始。我知道,军装虽脱,但军魂已融入他们的骨血,走到哪都差不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那些带过的兵,那些年轻面孔,我还是记忆犹新。有的功成名就,有的回归平凡,却无一不是带着部队的教诲、战友的情谊,在各自人生路上咬牙前行。
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没有真正把战士们的心捂热,把部队的精神传承好。
我就是何洪涛,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军官,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战功,也没做出改变历史的壮举,但在这绿色军营里,我见证过平凡人的蜕变,感受过热血与温情的交织,用一腔热忱守护着部队的一方小天地。
往后的日子,我还会扎根于此,看着军旗飘扬,陪着新兵成长,让不抛弃不放弃的火种在一届又一届战士心中永不熄灭。因为这是我的使命,是我毕生坚守的信仰。哪怕岁月漫长,哪怕前路崎岖,我绝不退缩。
来源:A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