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年前,《白夜追凶》横空出世,用大尺度的场景和诡谲的氛围刷新了观众们对国产悬疑剧的认知,一跃成为悬疑类型剧的标杆。没想到,剧情紧锣密鼓走到最后,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吊足了胃口。
《白夜追凶2》以为憋了个大的,结果烂了个大的
七年前,《白夜追凶》横空出世,用大尺度的场景和诡谲的氛围刷新了观众们对国产悬疑剧的认知,一跃成为悬疑类型剧的标杆。没想到,剧情紧锣密鼓走到最后,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吊足了胃口。
而这个胃口,一吊就是七年。
今年《白夜追凶》第二部终于官宣上线时,观众们心里有对关家哥俩的怀念,也有对续集能不能重现当年辉煌的忐忑。就这样提着一口气点开第一集——
观众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这拖沓的情节、牵强的推理,还是我们熟悉的白夜吗?
果然,续集拍不好?
点开评论区,观众们的怨气几乎要溢出屏幕。
这么一部万众期待的剧,怎么就泄了气?
要理解这部剧的跌落,还得从第一部的叙事张力说起。
《白夜追凶》最后的悬念设计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警局为什么突然把关宏峰抓起来?
是兄弟互换身份的事情暴露了?
还是另有阴谋?
被抓起来的,真的就是关宏峰本人吗?
兄弟俩到底有没有再次调换身份?这些问题,愣是让观众们抓耳挠腮了七年。
然而现实却是,《白夜破晓》上来就直接揭晓了谜底:被抓的是关宏宇,兄弟俩的身份也没有任何戏剧性的暴露。
就这?前面那么大阵仗的悬疑铺垫,就换来这么一个毫无波澜的交代?
原本精心设计的悬念,在第二部变成了轻描淡写的交代。
观众想看的跟警局你来我往的交锋和相互试探,统统被磨平成了平铺直叙的剧情。
第一部里让人上头的快节奏,在第二部里也变得无比拖沓。
第一个案子,其实就是哥哥侵犯并且杀害了弟弟的女朋友,随后内疚自杀。但就这样一个可以快速推进的案件,穿插着给关宏宇设计的尴尬内心独白,愣是给拖了四集。
以至于在破案之后,周巡都调侃了一句“这么简单”。
要说前面几集为了引入、回溯,节奏慢一点也可以理解,但是后面的几个案子也还是跟第一部差远了。
环环相扣、细致入微的缜密推理是没有的,破案靠的几乎全是运气。
比如周舒桐在追查虐待动物案的时候,无法确定施虐者位置,就有热心网友来认真解惑,从气压分析到天气,直接给了答案;
在街边吃面的时候,恰好就有表贩子大声嚷嚷给出线索,而且恰好嫌疑人就是从他那买的表,甚至这表贩子还能仔细描述出来嫌疑人的外貌特征。
虽然可以理解虚构作品要有一定的戏剧性,但是也不能全靠巧合推进剧情吧。
最过分的是,第一部里最出彩的两兄弟互换身份追凶设定,第二部里也被实质性削弱了。
一开始周巡就表示会帮忙掩护两兄弟,随后周舒桐和曲弦也纷纷发现了端倪,更离谱的是新来的法医也一下子戳破了这层身份。
这下好了,整部剧的熟面孔也就那么几个,全都知道了这个核心设定。
观众们想看的两兄弟刀尖舔血藏身份戏码全没了,警队里的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陪兄弟俩演戏,完全消解了原本紧张刺激的情节。
这甚至显得第一部里伤口都得复制粘贴、费尽心思掩盖自己身份的两兄弟有点可笑。
不止剧情,连人物设定也ooc了。
周巡和关宏宇仿佛集体中了降智buff,低级错误不断,破案能力也直线下跌,什么事情都得叫关宏峰来解决。
第一案里,警方排查了好几遍的现场,周巡和关宏宇也一无所获,但关宏峰一来就马上能发现关键线索。第一部里为了不让身份暴露,苦练破案技巧的关宏宇哪去了?
不光是情节和人设质量下降,七年过去了,连服化道的水平都没有提高,整个制作就透露出一个字——糙。你看周巡和关宏峰坐在车里,窗外的景色都不带动的。但《白夜破晓》要说有多烂,肯定也谈不上,只是珠玉在前,观众们的期待值和要求难免会更高。
如果说《白夜破晓》的内容令人失望,那么它的商业运作绝对是2024年影视营销的教科书级案例。
从数据上来看,这部剧的热度和流量并没有受到负面评价的太大影响。
灯塔专业版显示,《白夜破晓》从11月24日开播以来,就一直是网剧热播榜榜首,单日正片播放量每天都超过了3000万。
微博上大大小小的热搜也上了七十多个,在同期网剧里也是一骑绝尘了。
开播前,《白夜破晓》就官宣了三十多家赞助,刷新了优酷的招商记录。前八集里,平均每集就有八个广告,总时长近两分钟,广告植入密度近乎饱和。
片头有广告,片尾有广告,暂停有广告,甚至兄弟俩每一次互换身份都要插一段广告,真是广告里插了部剧。
除了几乎五分钟一个的硬广,软广植入更是无处不在。
泡面、啤酒、饮料、手机,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商业元素,生动地展示了内容即广告的运作逻辑。管你是不是VIP,都得接受广告的轰炸。
有数据显示,OPPO作为《白夜破晓》首席合作伙伴的冠名报价高达4500万元,整部剧的广告赞助费甚至能有三亿。
2017年优酷靠《白夜追凶》一战成名之后,也上线了一系列同类型剧,还在今年四月推出主打悬疑的“白夜剧场”。但除了《边水往事》外。水花都不大。
《白夜破晓》不只是一部悬疑剧的续集尝试,更是一次IP变现的精准实践。帮优酷在商业方面,打了场翻身战。
这也印证了现在的商业逻辑:不管剧怎么样,只要有IP,就有足够的话题度和流量,就可以是一门上好的生意。《白夜破晓》,或许正是这一逻辑的最佳注脚。
来源:汤圆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