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开幕太炸!红毯名场面看呆网友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17:18 1

摘要:4月18号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简直成了“神仙打架”现场——阿娇汪东城复刻《罗马假日》,张雨绮雨中穿旗袍致敬《花样年华》,这波回忆杀直接把人拉回电影黄金年代!

今天刷手机被北影节红毯刷屏了!

4月18号的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简直成了“神仙打架”现场——阿娇汪东城复刻《罗马假日》,张雨绮雨中穿旗袍致敬《花样年华》,这波回忆杀直接把人拉回电影黄金年代!

要说今年北影节开幕式的红毯,用“众星云集”都算保守了。

从下午15:30开始,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的红毯就没断过“名场面”:汪东城和阿娇的《罗马假日》造型,白衬衫配复古卷发,连眼神都复刻了赫本与派克的灵动;张雨绮的短款旗袍在雨里更显婀娜,一颦一笑活脱脱“苏丽珍”本珍;印小天、许魏洲等明星的同台合影,直接让网友在社交平台刷出“爷青回”的话题。

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热闹,背后的阵容更藏着惊喜。

“天坛奖”评委会主席姜文带着陈冲、大卫·叶茨、倪妮等中外评委亮相,陈佩斯的《戏台》剧组、冯小刚的《抓特务》剧组、马丽的《水饺皇后》剧组也集体登场,连胡歌、朱一龙、雷佳音这些“顶流”都来撑场。

更别说那英、孙楠、贺峻霖的表演环节,直接把现场气氛拉到沸点——这哪是红毯?

分明是中国电影人的“全家福”。

仔细想想,今年红毯能火,绝不是偶然。

首先是“情怀牌”打得准:阿娇汪东城选《罗马假日》,张雨绮致敬《花样年华》,这些经典电影本就是80后、90后的青春记忆,明星一复刻,网友的DNA瞬间动了。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看到阿娇穿白衬衫,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录像厅看《罗马假日》的样子,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更关键的是,北影节今年的“野心”藏在细节里。

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世界电影130周年,北影节特意把“北京展映”单元升级——33家影院、300余部全球佳片、900多场放映,从《爱在黎明破晓前》这种经典爱情片,到《七宗罪》4K修复版,连《平克·弗洛伊德:庞贝古城现场》这种纪录片都安排上了。

开票两小时,《爱在黎明破晓前》5场卖了3183张票,女性观众占65%,北京本地影迷占70.7%,甚至有深圳影迷打“飞的”来观影——这哪是看电影?

分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电影狂欢”。

有人觉得,红毯不过是明星的“秀场”,但今年北影节让我们看到:红毯背后,是中国电影的“硬实力”。

就说“天坛奖”主竞赛单元,15部入围影片里有3部国产片——《大风杀》《如意饭店》《好好的》,从题材到制作都能和国际佳作掰手腕;陈佩斯、冯小刚这些“老炮儿”带着新片亮相,马丽、张子枫这些中生代、新生代演员集体到场,说明中国电影的“传承链”越来越稳。

普通网友的热情更真实:有人为了抢《西北偏北》4K修复版的票定闹钟,有人带着爸妈去看《千禧曼波》4K版回忆青春,还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祖孙三代的观影票根——“爷爷说他18岁在露天影院看《白毛女》,我28岁在IMAX厅看《七宗罪》,这大概就是电影的‘传承’吧。”

从1895年世界电影诞生,到1905年中国电影起步,120年里,电影从“稀罕物”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今年北影节的红毯,与其说是明星的“秀场”,不如说是中国电影的“成人礼”——我们不再只追“流量”,更爱“经典”;不再只看“热闹”,更懂“门道”。

当阿娇的白衬衫在镜头前扬起,当张雨绮的旗袍在雨里绽放,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明星的美,更是中国电影人对“光影”的敬畏,对“故事”的执着。

或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能让过去的经典“活过来”,也能让未来的故事“走出去”。

而北影节,正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那束光。

来源:爱看不看要你好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