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红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被一翻再翻,但是87版《红楼梦》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经典。
如今红楼主题的影视作品已经被一翻再翻,但是87版《红楼梦》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经典。
提到林黛玉,人们总会想到87版剧中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相册,看到陈晓旭1987年在香港的宴会照片时,又不禁惊叹!
原来,林黛玉的妆造,竟掩映了她惊世骇俗的美貌。
文|元景一
编辑|娱叔
1979年,48岁的王扶林在英国电视台的学习中,萌生了把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搬上荧幕的想法。
回国后,王扶林的想法也很顺利的得到央视的支持。
随后顾问团队与编剧团队成立了,历时两年,呕心沥血,才创作出《红楼梦》电视剧剧本。
直到现在,恐怕也没有哪部剧能受到如此重视了。
这还不算完,红楼梦里角色众多,只戏份较多的153位主要人员的选角,就是一个大工程。
红楼梦剧组人员合照
在选角方面,红楼梦剧组面向全国征集演员,多次登报招募人来参加海选。
再加上“只看气质,不看经历”的特点,这次海选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陈晓旭便是读报后起了应试林黛玉角色的念头。
她出身戏剧世家,自然是位身段模样都没的说的才女。
于是,陈晓旭打定主意,把自己平时抄录的原著中黛玉的诗词,还有自己发表的小诗《我是一朵柳絮》,一起寄到红楼剧组。
王扶林导演看到陈晓旭鞍山话剧团的职业,清秀婉丽的模样,还有那首才气横溢又带着愁绪的小诗,便让她前来参加面试。
但是在当时,陈晓旭并非王扶林导演最中意的林黛玉角色人选。
王导居然认为陈晓旭不够漂亮!
原著中,林黛玉与薛宝钗一起出场,外貌是要比宝钗更胜三分的。
王导在采访中评价陈晓旭有林黛玉仿若诗人的忧郁气质,但是容貌称不上原著中的“稀世之俊美”。
当时剧组有一位意向的黛玉选角,她是毕业于上海舞蹈学院的董智芝。
董智芝有舞蹈表演基础,她的古装扮相优雅又艳丽。
董智芝
举手投足间也尽显柔美,其实更符合原著中黛玉富贵小姐的形象。
但是当剧组找到董智芝时,她正与男友恋爱,听到红楼剧组说要拍摄3年,连连婉拒了。
董智芝
这便是因缘造化吧,虽不是最被看好的选角,陈晓旭却塑造了一个经典。
她在剧组学习中踏实磨炼演技,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
黛玉寄人篱下的谨小慎微,内心的傲气与敏感,都被陈晓旭拿捏的十分到位!
在红楼梦电视剧播出后,人们都说她演出了大众心中最真实的林黛玉。
近日,一张红楼剧组的宴会照在网上流传。
照片是1987年拍摄,《红楼梦》电视剧在香港播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讨论和支持。
剧组主要演员和工作人员前往香港赴宴。
照片中,现代装束的陈晓旭与众人站在一起,却还是最夺目出彩的存在。
白衣黑裙,乌黑的长发带着简单的饰品,充满古典韵味,仿佛还是剧中弱柳扶风的黛玉。
但是她精致又自然的妆容,还有那清冷的气质,比剧中装扮更加光彩照人。
还有另一张电视剧上映后,主演们上街宣传作品时的合照。
虽然是黑白照片,穿着黛玉戏服的陈晓旭忧郁清冷的气质,仿佛就是在戏中。
容貌和气质的辨识度太高了,妥妥的黛玉下凡!
为了林黛玉这个角色,陈晓旭在角色敲定之前多次表明心意,只为演林黛玉,没选上就不演了。
她也一直保持身材,将体重维持在80斤左右,好演出黛玉的病弱感。
这种“早知她来,我便不来了”的傲娇,又何尝不是林黛玉才有的脾气呢?
三年拍摄期间的文化课,剧本解读,她更是自己做了许多的写注。
那时的编剧顾问团队,都是任命沈从文、周汝昌、周岭、曹禺等这样的红学家,演员们与其谈论剧本,听红学大家分析对应的角色形象。
别人研究的红学,而她半生只为演好林黛玉。
她的形象与原著中的林黛玉高度契合,不仅外貌上“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更在气质上向观众完美诠释了林黛玉的才情与哀愁。
陈晓旭花3年演绎了林黛玉,林黛玉也成就了陈晓旭的一生。
当年陈晓旭走红后,也有其他作品来找她合作,但是不论是演《家春秋》还是《黑葡萄》,观众都会表示:诶!这不还是林黛玉吗?
尤其是《家春秋》中饰演的钱梅芳,也是一个悲剧命运的女性角色。
当时这部剧获得了第七届金鹰奖,但是对于陈晓旭来说,她发现自己被林黛玉的角色设限了。
摆脱不了黛玉的思维,这让她演戏时十分苦恼。
“《红楼梦》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它又向我把这个门关上了。”
婚姻不满,事业不顺,陈晓旭辞去了文工团的工作,南下经商了。
虽是中途转行,陈晓旭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站稳了脚跟,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郝彤。
陈晓旭从一家广告公司的小职员做起,成为了合伙人,最后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
在那个广告行业尚不发达的时代,她竟成为了商界女强人。
“名门之秀,五粮春”,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词,正是陈晓旭所作。
红楼梦中言“好便是了,好到极处便要了”。
2006年她在北大演讲时满怀对角色的热爱,替林黛玉向世人剖析她的精神世界。
她在台上演讲时,身上还是萦绕着林黛玉的气息,仿佛她就是林黛玉在现代的转世。
此时谁又曾想到,20年前把一颗火热的心献给红楼梦的陈晓旭,会在一年后就辞别人间呢?
突然地,刚满42岁的陈晓旭,被诊断出乳腺癌。
那时乳腺癌几乎就是不治之症了。
纵然亲人朋友都来劝说,陈晓旭追求完美,还是不愿接受切除手术的治疗,她坚定地说:
“如果要我接受西医治疗,那么我宁愿选择结束生命。”
陈晓旭过完最后一个春节,正月初六便去出家了。
丈夫郝彤请来双方父母,下跪磕头,言明要追随陈晓旭,正月十六前去皈依。
病情很快恶化,陈晓旭离开了人间,郝彤却一直未曾还俗。
冥冥中,好似应了宝玉曾对黛玉说的话:
“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塑造经典再难超越时至今日,87版的《红楼梦》已经在各大电视台播出了1500多遍。
豆瓣评分9.7分,近30万人参与的评价,可见世人眼中的红楼经典只有它。
原本王扶林导演自认为是“抛砖引玉”之作,几十年过去却无人能出其右。
并非没有人来翻拍红楼,2010年李少红导演了电视剧红楼梦、2024年胡玫导演了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口碑却都不理想。
陈晓旭出生文艺世家,她对林黛玉角色的解读和对结局的想象,更让人佩服她对角色理解的境地。
北大讲台上,陈晓旭字字珠玑,向观众娓娓道来原著中林黛玉的角色定位和结局对应伏笔的猜想。
独特的女性智慧,深研一个人物的经历,陈晓旭此时对红楼的理解,连红学大家也要认同。
现在还会有演员这么了解自己所演的人物吗?
87版红楼梦虽是40年前的剧,可是拍摄时的场景搭建、人物服饰、礼仪姿态毫不含糊。
服装设计师史延琴说:
“自己来剧组给演员们做服装不是为钱,只为圆自己的一个红楼梦”。
条件艰苦的平板房里,她做出了2700多套戏服。
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立平找到王导表示:
“愿意把自己40多岁的黄金创作期全部献给红楼梦”。
单一曲《葬花吟》,就创作了一年之久,《枉凝眉》《红豆歌》至今仍在流传。
万众一心,只为呈现经典的纯粹,才有了87版红楼,那时候咱们品的果然是细糠啊!
2010版林黛玉的妆造,真是难以评说,只能看得出来演员的营养还蛮好的。
宣传中所谓的贴合原著,竟然真的是照本宣科,大量的原文朗读,还错漏百出。
张淼怡
剧中宝玉找妙玉乞红梅,黛玉拦着人不许跟,这里的台词是“有人跟着反不得了”。
此处应读轻声(le),意思是有人跟着反而要不到了,一个方面说明黛玉此时并非在吃醋耍性子,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她了解妙玉。
结果剧里林黛玉竟读“不得了(liǎo)”,用现代汉语习惯把台词念出来,贻笑大方。
这剧组还真是不得了,哪里还有红楼的古典气息,曲解原著,令人作呕。
更气人的是,李少红导演在采访时竟说自己没读过红楼,还言说无知者无畏!
2024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是部电影,单从标题上讲,就看出剧组的敷衍了。
“人都道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曹雪芹在文中的立意导演是一点没看到啊。
胡玫导演还在采访时说“要为红楼梦在青年人中的传播做贡献”。
那么你自己的主演演员又是读了多少遍红楼呢?
“林黛玉”评价角色离经叛道,“薛宝钗”评价角色“没有得到可以回忆的爱情是最大的遗憾”。
究竟是谁给她们随意解读红楼的勇气?
充满着铜臭味的营销,敷衍夸张的演技,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2010版5.8分的评分还有2024版3.7的评分,就是观众最好的回答。
请流量再大的网红明星也是无用的,亵渎经典,还想割观众的韭菜。
连北京日报都点评说“一黛不如一黛”,这样利欲熏心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
斯人已去,唯余红楼。
可能是林黛玉不想别人来演她,亲自下凡来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
像87版这样满怀激情、只为向世人展现经典的团队不会再现了!
致敬奉献经典的王扶林导演的团队,也永远怀念陈晓旭老师演绎的林黛玉。
京报网:陈晓旭北大演讲刷屏,再也没见过如此看透角色的演员
光明网:王扶林:一部剧为什么能够重播1500多次
光明日报 王扶林:把古典名著写进中国电视史
来源:娱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