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被戴笠骂“蠢猪”,被余则成利用,他莫名叛逃是剧情漏洞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18 00:26 1

摘要:《潜伏》这部剧是好剧,我昨天说这部剧不光是对男主角塑造得很成功,对很多配角人物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

《潜伏》这部剧是好剧,我昨天说这部剧不光是对男主角塑造得很成功,对很多配角人物的刻画也是入木三分。

而最常用的手法,不是给人物大量戏份,反而是给角色留白。

今天就聊一下,这部剧戏份不多,但人物非常鲜明的一个人——李海丰。

很多人疑惑,李海丰的人设是军统情报局数一数二的王牌,他还是戴笠手底下的老将,为什么会在汪伪政权要完蛋的时候,反而叛逃投靠汪伪呢?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会不会是为了给余则成这个男主后面转向我党的剧情铺路,因为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叛逃的动机呀?

这还不是给主角晋升铺路,强行叛逃吗?

我觉得不是,相反,在很多细节已经给出叛逃的原因。

当时的大背景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两党短暂“团结”共同抗日后,蒋介石向打击中共的发展。为了打击中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国民党在旧金山会议的参会代表人员上做文章。

《潜伏》的故事就从旧金山会议的前夕展开。

余则成作为军统特务,监听着亲共知识分子林怀复等人的谈话,但余则成的监听工作进行的并不认真,他时不时看表、看门口,满脑子都是“想下班”,简直在演我打工的状态。

这时候,一声枪响,打断了余则成和林怀复等人。但是窗外只有逃跑的人群,没有什么其他的异常。

正在余则成放下心来的时候,换班的同事来敲响了房门,人走进来就扑倒在地,原来是中了枪。但在生命垂危之际,他还是向余则成传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李海丰……要叛逃。”

余则成问道:李海丰是谁?

余则成问出观众的疑惑,镜头也给到了戴笠,观众从毛人凤的台词中知道了此人踪迹。

李海丰逃往南京,投靠了日伪。

李海丰是什么人?

李海丰是军统的电讯专家、密码能手。军政机关的电密,在他眼里和明码一样。所以他叛逃汪伪一定会给军统的情报工作带来巨大的威胁。

但此时日本已经战败投降,抗日已经接近尾声,汪伪政府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此时的国共两党虽然有矛盾,但对汉奸的态度就是一个“死”字。

李海丰这个时候叛逃,无异于自寻死路。

李海丰在军统早期就加入情报工作,对军统惩罚叛徒的手段也十分清楚,为什么还要叛逃呢?

这其实从戴笠的表现就看得出来,戴笠听闻李海丰叛逃,并没有惊讶,反而是为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叛逃而感到愚蠢可笑,直接骂了一句“蠢猪”。

也就是说,戴笠其实觉得李海丰叛逃是迟早的事,只是选了一个错的时机。

随后戴笠询问李海丰的家人,想用家人挟持李海丰。但毛人凤说,李海丰的家人去向成谜,早就没了踪影。也就说李海丰这次叛逃是蓄谋已久。

李海丰不是临时起意,他是因为知道自己留在军统,迟早有被杀的那天,而他的家人更是他不能割舍的软肋,所以为了家人能活下去,他才筹谋已久,安排好家人,选择叛逃。

他既没有选择投效我党,也没有想要逃到国外,而是投靠了汪伪,同时汪伪也立刻接纳了他,丝毫没有怀疑他是中统间谍。

很显然,李海丰和汪伪关系密切不是一天两天,他可能早就和汪伪合作了。

他又悉知抗战接近尾声,汪伪完蛋,自己的叛党行为迟早有暴露的一天,不如趁自己的能力和身份还有价值,趁所有人都觉得时机不好而放松警惕的时候,迅速脱身。

以汪伪现在的权力,还能保护李海丰和他的家人还能有一线生机。

所以李海丰的叛逃不是没头没脑的,是完全有迹可循的,他是个汉奸叛徒,但又有想保护家人的柔软和人性。这才让这个角色不至于完全成为男主立功的工具人。

我喜欢《潜伏》,就是因为剧中的每个人都有合乎逻辑的行为和动机。

谍战如果没有逻辑,只是为了体现主角的聪明才智而牺牲别人,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也喜欢这部剧,就一起在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来源:娱乐12时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