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这番话一出,不少人下意识以为胡泽红是酸了,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一次采访中,“惜春”的扮演者胡泽红语出惊人:
“当年陈晓旭就是装的,不然她演不了林黛玉。”
耐人寻味的是,胡泽红之前也是林黛玉一角的候选人。
因此,这番话一出,不少人下意识以为胡泽红是酸了,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陈晓旭能演林黛玉,她的才情为她加了大分。
陈晓旭从小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中长大,骨子里就透着文艺范儿。
小学六年级时,她的芭蕾舞已经跳得比同龄人好太多,谁看了都说这孩子是块跳舞的好料子。
可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舞蹈梦不得不搁浅了。
丢了跳舞这个爱好,陈晓旭就把心思都放在了写诗上。
她写的《我是一朵柳絮》在正经刊物上发表,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她迷上了《红楼梦》。
她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特别有感觉,不知不觉连说话走路都开始模仿起林黛玉来,好像冥冥中就在为以后演这个角色做准备似的。
所以当听说《红楼梦》剧组在选演员时,她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她挑了张最有林黛玉感觉的照片,连着自己写的诗一块儿给导演寄了过去。
经过一轮轮筛选,陈晓旭最终拿下了这个改变她一生的角色。
但要出演林黛玉,光靠这些可不够,毕竟,戏外的陈晓旭和林黛玉也是有些不同的。
为了演好林黛玉,陈晓旭不仅反复研读原著里的诗词,还严格控制饮食保持纤瘦体态。
就连坐姿都精心设计过——总是轻轻挨着椅子边,微微前倾,双手叠放在膝盖上,活脱脱一个大家闺秀的模样。
这些看似自然的动作,都是她反复练习的结果。
最绝的是她的眼神戏:
开心时眼睛弯成月牙,灵动有神;伤心时目光黯淡,泪光点点,看得观众也跟着揪心。
以前她是个爽朗的姑娘,高兴就哈哈大笑,难过就放声痛哭。但为了演林黛玉,她开始学着轻声细语、抿嘴浅笑,没事就捧着本唐诗独自发呆。
也正因此,胡泽红才说陈晓旭是“装”的。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也不算装,毕竟,有哪个人会和演的角色一模一样呢?
但当时谁也没想到,陈晓旭成也林黛玉,败也林黛玉。
《红楼梦》的热播让陈晓旭迅速走红,但成名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竟然没有其他导演找她拍戏。
被牢牢打上"林黛玉"的标签后,陈晓旭感觉自己被困住了,她开始想着怎么才能打破这个局面。
于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陈晓旭做下海经商。
她最初在长城国际广告公司从制作部经理做起,后来她自立门户,创办了北京世邦联合广告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公司掌门人。
她不仅拿下了五粮液等大品牌的合作,还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广告文案。
短短几年间,就完成了从荧幕到商场的完美蜕变。
2006年,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步入了婚姻殿堂。
可之前经历过一段失败的感情,陈晓旭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与当年在《红楼梦》剧组时那个活泼开朗的她判若两人。
那段时间,陈晓旭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和丈夫郝彤一起研读佛经、交流感悟。
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她日后人生重大转折的伏笔。
2006年,陈晓旭被确诊乳腺癌。
令人意外的是,她坚决拒绝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案。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的决定,对她而言却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多年来潜心修佛的经历,让她在面对生死时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坦然。
2007年初,她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法号"妙真"。
出家仅数月后,这位将林黛玉演活的演员,就永远告别了人世。
自她走后,观众感叹:世间再无第二个能如此完美诠释林黛玉的演员了。
当初,陈晓旭出家时,是丈夫陪着的,那么,她去世后,丈夫如何了呢?
家人现状1991年,陈晓旭在《黑葡萄》剧组邂逅了比她小三岁的郝彤。
两人迅速擦出爱的火花,从相识到相恋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不到一年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当陈晓旭决定皈依佛门时,郝彤做追随妻子一同出家。
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让郝彤的母亲当场昏倒。
虽然双方家人百般劝阻,但都没能动摇他们的信念。
即便在病中,陈晓旭仍坚持拒绝治疗。
后来病情恶化,瘦到只剩70斤的她才被家人送到深圳就医,却依然拒绝医生的治疗方案。
临终前,陈晓旭对父亲说:
"爸,我想往生。"
虽然老家在鞍山,但陈晓旭的父母一直住在北京,只为离女儿更近一些。
为了纪念因饰演林黛玉成名的女儿,他们在墓地立了一尊黛玉雕像。
每逢忌日、清明,两位老人都会前去祭奠。
而当年为爱出家的郝彤,如今虽已还俗再婚,但每年都不忘带着陈晓旭最爱的鲜花前去祭奠,这份深情令人唏嘘。
除了这些人,当初红楼梦中的好友也没有忘记她。
"宝玉"欧阳奋强回忆说,刚听说晓旭去世的消息时,他根本不敢相信,赶紧打电话给"王熙凤"邓婕确认。
等消息被证实后,他整个人都懵了,怎么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邓婕在节目里说过,一定要送好姐妹最后一程。可当真见到晓旭遗体时,她完全绷不住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看着昔日那个爱说爱笑、热爱生活的姑娘就这样静静地躺着,邓婕说那一刻她真的崩溃了。
可见,走不出来的不止是观众。
如今,陈晓旭虽然离去,但她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大家喜欢陈晓旭吗?
来源:怔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