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6月12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播出,一举开启“姐”时代。
2020年6月12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播出,一举开启“姐”时代。
在此之前,社会缺乏对中年女性的注视,跨过三十岁后,她们的自我表达不再被期待,成为整个社会的配角。
但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开场语告诉我们,“三十岁以后,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还可以自我见证;三十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
三十位姐姐的出现让那个夏天无比鲜活,是独一无二的中女生命力的再现。
然而,五年后,当我们回过头,会发现它更像是一场难以复刻的盛筵——是什么让五年前的夏天尤为特别?
三十岁以上的姐姐是“理直气壮”的化身,她们带着各自的事业成就和人生经验,有着自己的信条,在并不鼓励女性表露欲望和野心的环境中,大声说,我配得上所有的掌声,我想赢。
那个夏天,中年女性的特质,代表着毫不掩饰的鲜活生命力。
1.
2.
3.
坦坦荡荡。
4.
黄龄为姐姐们修剪统一分发的训练服,
每件衣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5.
6.
比赛是比赛,人是人。强竞争性的环节设置下,姐姐们不想被规则吃掉,她们看见彼此,互相拥抱。
7.
海陆用歌词诠释自己的心情,
这个世界随时都要崩塌
8.
休息时间,
黄龄、蓝盈莹、钟丽缇、白冰一起唱《后来》
9.
比赛残酷,但姐姐懂姐姐,她们站在一起,帮助每一个需要机会的她,找到事业和人生状态的突破口。
10.
11.
人战胜了比赛。
12.
不想放弃,是因为热爱,也是因为不甘心。
13.
你一定要去经历。
14.
有机会一定要回来。
15.
要争取。
16.
17.
新裤子来助演,被问如果参加“姐姐”能否坚持下来,
赵梦说:“我们怎么可能丢人呢?”
️
《乘风破浪的姐姐》可能不是最好的机会,但它为姐姐们提供了一个“战场”。
在这里,她们能够袒露不甘,怒吼着释放被压抑的能量,她们已经等待了太久。
18.
《兰花草》
19.
《大碗宽面》
20.
《Gentlewoman》
21.
《女孩与四重奏》
22.
《Flow》
23.
《缘分一道桥》
24.
《玫瑰少年》
别让谁去改变了你。
25.
《Last Dance》
改变自信、柔软、勇敢,姐姐们要全面地活着。
26.
27.
28.
29.
30.
31.
尾声.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豆瓣评分是6.8,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它一定不是一档足够优秀的综艺。
随着赛程推进,节目趋向窄化,离“三十而骊”,呈现出属于中年女性多样魅力的初衷越来越远,姐姐们为了赢得投票,被唱跳裹挟,个性被一点点抹去。
第一季总导演吴梦知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曾说,“《姐姐》最大的缺失,是我没有把她们人生中最精彩的东西做出来。一开始是有的,所以大家很感动,但是到了中后段,大家全部的力量都去搞团舞了,导致她们的输出越来越趋同,就是我要拿第一,我要赢。没有表达了。
其实是真人秀的设计部分出了问题,你没有给她路径和出口。包括舞台,没有给她们表达的空间,她就没东西可说,这是我当时感觉特别深刻的一点,但那时候已经拍成那样了,没法再补救了”。
但是,参与其中的姐姐们为它赋予了意义,她们在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本能地为这档节目丰容。
即便赛制严苛,姐姐们意识到如果不顺从,会离开这个舞台,她们也在竞争的间隙,给予反抗。
第三次公演舞台,节目组宣布各团体有一次个人赛的加分机会,派出能力最强的姐姐是每个团的最优选,但张雨绮把机会给了相对没有那么出挑的张含韵,担心她再不被观众看到会被淘汰,“我想交给一个需要这个机会的人”。
最后,张含韵赢得了那场比赛。
节目前期,女团经理人杜华坚持女团的标准是漂亮、整齐,而不是个人特色;节目最后,她向所有观众道歉,她说,“三十位姐姐是具备无限可能的”。
这些人性闪烁的光芒,让整档节目尤为动人。五年后,我们再回看这档综艺,记得的不是她们在镜头前的“厮杀”,而是她们之间的联结与爱,以及那些动人心魄的呐喊,她们不想被局限、被定义,想要突破社会笼罩在三十岁以上女性头顶的那张网。
想赢不是羞耻的,值得光明正大地讲出来,想拼搏、想被看见是正当需求,不应该被隐藏。当宁静说出那句,“我好喜欢那种自信的感觉”,没有人能不被触动。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不完美,但很少有人会想到,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绝唱。其乐融融是一种叙事,只是它像存在于玻璃罩中的玫瑰,而原本,姐姐们是要打破那层玻璃罩的。
为什么会怀念那个夏天呢?
我们怀念的是中年女性身上蕴含的真实能量,那股能量如此灼热,曾像岩浆滚过观众的胸膛。我们见过、体会过、感受过,就没办法再回到火山爆发前。
火山已经爆发了。
来源:看理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