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灰色休闲装,复古休闲帽,浓浓的日式风格,导演三宅唱一如既往的憨厚时尚,阳光成熟,优雅慵懒。
非典型都市病人
故事的主线,来自两个非典型病人——饱受经前综合征折磨的藤泽和患有惊恐障碍的山添。开篇,就是一场雨中戏。
藤泽穿着西服套装,却没有半点职场女性的风度,大雨中的她,毫无反抗能力,任由雨水侵袭,瘫坐在椅子上,直到躺下。
没有人关心她,最后只有被警察带走。
母亲将她从警局接出来,从母亲并不惊讶的表现来看,这绝不是第一次。
藤泽患有典型的经前综合征,月经来潮前,她便开始变得易怒、焦虑、激动、愤怒......
她会忽然情绪崩溃。
瑜伽课上,她会忽然对老师语言攻击。
更糟糕的是,她在工作中也常常犯病。
和同事大吵,被拍成视频,拿给领导看。
为了治病,她不得不经常服药,但这些药物,又会让她嗜睡。
同事工作时,她却在角落里开启了“大睡特睡”模式。
每次都会在短短时间内,就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为此,她频繁更换工作,直到遇到一家年代久远的科学公司,遇到了男主山添。
男主山添,高大帅气,野心勃勃,颇具才华。
但他也患有特殊疾病惊恐障碍,两年前吃拉面的时候,山添忽然发病,因为拉面和平时吃起来不一样了,在决定离开的时候,晕倒。
从那之后,他感觉世界一直在变糟,他没办法坐电车,出去理发,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发病时会感到强烈的恐慌,呼吸急促,感觉自己快要死亡。但是在医院检查,又没有问题。
这世界,
不是非爱不可
一对深陷泥潭的男女相遇了,通常的发展路径是,他们相互慰籍,相互治愈,将对方拉出深渊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最终成为一对恋人,扶持彼此走过人生低谷。 但《黎明的一切》,不是恋人救赎的故事,三宅唱在采访中告诉我们,他在最开始,就否认了爱情这条线。我们通常会把电影中男女主的疾病归咎为大环境的压力,不健康的亲密关系等,但影片几乎在用一种近乎“真空”的方式,来营造病人发病的偶然性。
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并不因生活、压力、环境而发病,导演尽可能的将他们的病症,归为一种单纯的疾病。
他们都有很好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尤其是公司这一部分的刻画,非常用心。
他们所在的公司,工作节奏并不快,同事还会一起分享食物,大家相处的非常愉快。
但越是这样,越强调了,怪病发生的“诡异”。
疾病从哪而来?
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藤泽犯病时和别人的争执,其实大概率就是她平时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话。
她认为朋友圈发生日照片被大家点赞,其实只是“空洞的生日祝福”。
有人问她你没事吧,她会回应“我的感受轮不到你来判断”。
藤泽小姐很细心,为人处事周到,她尽可能的对所有人表示好感,会给朋友、同事、护工送小礼物。
日本是一个极其倡导女性温顺,守礼的国家,但藤泽本性尖锐,她需要常常掩藏真实的自己,因此被社会吞噬掉了某个部分的人格。
而山添的发病,来自于他为了匹配传统认知里男性的强者人设,而刻意展示出的野心。
女朋友看似温柔体贴,一直陪伴左右,但最后分手,却是因为事业调动。
影片没有刻意展示过山添因为女友而焦虑,但他听到女友要走的消息时,没有丝毫惊讶,也说明了,他早就明白了身处环境对他的要求。
本质上,两人的疾病,都来源于个体和亲人的、群体的、社会的矛盾。在东亚社会里,也足够典型。
疯癫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文明产物。
疾病的发作,有迹可循,但放在生活里,通常毫无征兆。
电影开始,藤泽的妈妈,还是干练的女精英,但再次出现时,妈妈已经残疾。
不交代任何原因,无声无息,反馈你的只有结果,最终能承担结果的,也只有你自己,这就是生活。
病痛在你身上,连妈妈、女友,都不能完全共情。
藤泽和山添在相互治愈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你会不会因为生病,而得到一些好处。
藤泽想到,山添可以因为惊恐障碍,不去见朋友。
山添想到,藤泽可以借发病,对某人大发雷霆。
两人的聊天,尴尬而可爱。
不治愈,只共存
这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疾病,长期伴随,无法根治。正如电影中,导演保持着对男女关系的中立态度一样,对待疾病,也展示出了第三种维度的关怀——不治愈,只共存。一切都有缘由,但一切都化为淡淡的哀伤。本应该被放大的情绪,被导演以“命题作文”的方式,无限缩小。
三宅唱的作品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后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
经期综合征和惊恐障碍,只是时代困境的外化。
更深刻的矛盾是,人们渴望连接却又恐惧束缚,追求真诚却又警惕过度暴露。
当传统叙事被消费主义异化为“工业糖精”,观众反而在 “未完成关系”“未解决病症” 中,找到了更真实的慰藉——
那是一种承认存在问题、却依然在不断靠近它、拥抱它的勇气。
影片的最后,大家聚在一起看星星,藤泽当场念出那段两人一起合写的解说词,是全片最温馨泪目的时刻:
黑夜终会过去,黎明终会到来。虽然我知道,痛苦会不断循环,总有下一次,但当它降临的时候,只要想着“天总会亮的”,只要有人在黑暗中轻轻拉住你,似乎就能再坚持一下。
导演说,他试着通过“身内无法控制的病症”与“身外无法掌控的宇宙”相互对照。
我们看上去是自由的,但总被看不见的力量左右,命运,一生都无法真正握在手中,唯有接纳,才是终极解药。
等待黎明的时间,并不孤独,所有“生病”的人们,都和我们一样,正在仰望星空。
黎明从不会解决所有问题,黎明过后,又会迎来下一个黑夜。但它至少证明,人的一生,不只有黑夜。
等待和希望,就是我们全部的智慧。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戚山山 / 徐莉佳 / 谢柯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公寓
/
/
来源:外滩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