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了两集孙俪的新剧《乌云之上》,我得坦诚:这剧我没有继续追的欲望。但这并不是说孙俪演得不好,恰恰相反,我认为,作为演员,孙俪的演技在这部剧里是合格的,也是用心的。
看了两集孙俪的新剧《乌云之上》,我得坦诚:这剧我没有继续追的欲望。但这并不是说孙俪演得不好,恰恰相反,我认为,作为演员,孙俪的演技在这部剧里是合格的,也是用心的。
然而,这部剧还是让孙俪得到了很多负面的评价,比如“演得太过用力”,“没有了甄嬛时期的灵气”,“一副养生相”……等等。
说实话,剧里剧外,我都能感觉到压抑在孙俪头顶的那种无奈。她自己很清楚很多人对她的喜欢,来源于甄嬛时期的“灵”和“美”,但是时光流逝,42岁的她的颜值和能量巅峰属实已过。甄嬛成就了她,但如今甄嬛也成了一个网友和观众时刻会忍不住拿出来审视她时对齐的坐标。
都说“物极必反”,成就你的东西某一天也会束缚你,渐渐地,「甄嬛」已经成了孙俪演艺事业上的一个“负担”。
孙俪肯定是想突破甄嬛的,但是很遗憾,私以为,她很难做到。
很多时候,一个再优秀的演员也改变不了一部电视剧的命运,因为演员和电视剧是相互成就的。我们做观众的,都是唯结果论的,因为电视剧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那就是不好看,创作初衷多高级、演员多用心,顶多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
我认为,孙俪为这部剧承载了过多的负面评价,因为一些负面其实是导演、编剧等等方面造成的,不属于她。但是没办法,因为观众对孙俪的期待值太高了,或者说,当下这个行情下,大家太期待能有一部高品质的好作品了,大家希望曾经创造了优秀成绩的孙俪能再次实现。
然而,大众的期待落空了,不能全怪孙俪。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外部的行业的现实情况。
整部甄嬛传造就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和演员,不仅孙俪,安陵容的饰演者陶昕然也面对这样的困境。接受采访时,她就曾说:“经常会有人问我,你觉得你超越了安陵容吗?我会反问,市场超越了《甄嬛传》吗?”
陶昕然对这个「困境」的思考是非常透彻的:
“在那一类的电视剧当中,市场都没有超越《甄嬛传》我自己一个人怎么可以,怎么能凭一己之力超越安陵容,《甄嬛传》是一个什么样的班底。安陵容的成功不是陶昕然一个人演得好。”
这放在孙俪身上同样适用。甄嬛的成功不是孙俪一个人演得好,那是一个制作团队的成功和胜利,孙俪一个人再现或者超越不了那种成功和胜利的。
所以陶昕然很聪明,她找到的方案是:“对不起,我超越不了安陵容,但是我一直在超越陶昕然。”
从孙俪过去些年的作品里也很明显能感觉到她的转变:从一开始想要超越甄嬛,到后来想要超越自己。
可是,很显然,孙俪超越自己这一点也没能成功,这方面真正做到的,只有蒋欣,去年的《小巷人家》,她真是太出彩,太出圈了。而再回顾多年前蒋欣出圈的“樊胜美”一角,你会发现,都是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这又回到了话题的最初,好演员和好的制作团队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在我看来,孙俪个人很难实现这种超越的根源在于,孙俪她太稳了,太稳了,以至于没有了突破、没有了惊喜。
不管是孙俪的微博日常,还是被拍到的孙俪的一些生活细节,就是你会发现,通过婚姻也好,育儿也好,孙俪这些年很稳定,她已经进入了一种自我掌控感很强、自洽能力极高的状态。
我看完她之前接受蔡康永的采访后,我更确信了这一点,就是她养生、种菜、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等等,她通过这些不断地夯实了自己内在的秩序感。
但是表演,这种创作性质的工作,是需要投入、需要感性、需要全情投入,甚至说,是需要失衡的,需要有勇气去体会混乱、展现脆弱的。
就像新一期《无限超越班》里,郝蕾点评傅首尔表演不到位的问题时,问她:“你习惯了不想让人看见你脆弱,还是什么。”傅首尔点头承认说:“有点代入到现实中的自己,可能想要撑住。”
所以,在孙俪身上也有这样的问题,她太稳了,不能否认,她是一个成熟的演员,她不会出错,但也不会出彩。就像天道里丁元英说海菲兹演奏的《流浪者之歌》很注重技术但多了匠气,是“手到心不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完孙俪这部新剧普遍觉得还不如孙俪当年饰演的《玉观音》里的角色精彩。那时候的孙俪是生涩的,但她是充满了生机和野心的,所以她闪耀光芒。
是的,这也是最后我要说的孙俪的一点,我总觉得她这些年没有野心了,或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或许是婚姻育儿需要占用很多精力的缘故,孙俪貌似进入了很“佛”的一种状态。她甚至开始抄佛经,嗯,就是她在寻找让自己平和的路径,或者说她已经平衡了心中的争斗和冲突。这或许就注定了我们在孙俪身上看不到期待的那种惊喜了。
当然了,我觉得这对于孙俪来说也不见得就是真正的事业困境,人嘛,都是阶段性的,人也是会变的。等她再往前走走或许就会发现成熟和稳定很无趣,然后她又有了动力去突破去感性去创造了。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