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哪怕能力不突出,态度也得摆正,争取结束后有点蜕变,过程中也多争取几个镜头。
陈德容把《本草纲目》跳成“冷宫疯妃”版,尬得观众脚趾抠地。
不过,她划水躺通三公,一点都不意外。
只要是有点咖位,又有争议的姐姐,节目组宁愿留着被骂。
我倒是觉得,吴宣仪蛮有意思的。
陈德容被六组拒绝, 原因很明显。
大家都想要强的、多元的姐姐,
陈德容唱跳双废,还吃不了苦,“很有脾气”。
谁都不想接这样一个烫手山芋。
吴宣仪接下了,本以为多点耐心、好好共情姐姐,总会好起来的。
要是进度慢、肯练习,还有救。
偏偏陈德容是个又脆又练不得的,纯靠鼓励,给满情绪价值也没用。
因为她既不吃外部反馈这一套,也没有自驱力。
别的姐姐,再菜也都知道来这个节目的意义何在,
哪怕能力不突出,态度也得摆正,争取结束后有点蜕变,过程中也多争取几个镜头。
就是没能力,也得有点野心吧,看借助这个节目,能不能翻红,哪怕一点点呢。
但陈德容属于是“三无姐姐”,没能力、没野心、更不想上进。
那遇到这种姐姐,再强势、再有能力的队长,也会一拳打在棉花上,没准还会被爱哭的湿棉花,糊一手。
讲真吴宣仪和vava在跟陈德容一起训练的时候,被反向搞哭好几回,真不是矫情了。
就是职场中,遇到带不动的人,她既不输出,还拖后腿,就这样还得顾及对方的体面和情绪,好生供着。
搁谁,谁不着急?
不过,吴宣仪老是说自己只懂得搞舞台什么的,我看她后面的调整挺不错的啊,很有上过班的智慧。
当然一开始,吴宣仪也真的试图去带带陈德容的。
又是看看如何调整舞蹈方案,又是找专业老师指导,自己也经常帮陈德容记动作什么的,各种把她当吉祥物哄着。
当然要让这些成立,都建立在陈德容自己愿意学的前提上。
但陈德容过程中表现出“特别辛苦”的反馈,包括对舞蹈总监输出自己“不被理解”啦、“孤独”啦之类的。
吴宣仪就知道,坏了,这一位是真带不动的。
于是她就改变策略,既然这么耽误大家时间,干脆不带了,让陈德容姐姐如她所愿舒适着吧,
吴宣仪和其他姐姐也因此“解放了”,有了更多精力去搞自己的部分。
这一步看似简单,放弃嘛谁都能想到。
但这背后的逻辑是,把对“短板”的焦虑收回来,我只做筛选的部分,而不去期待改变。
现实生活中,这是挺考验技巧、心态的,无论这个短板是来源于自己、还是来源于他人,但凡有了这样一个视角的转变,都会历经一个重大的决定。
像被淘汰的王蓉,实力是有实力,但跟陈德容这样一个还没淘汰的“滚刀肉”碰到一起的时候,是真没辙。
她当然也考虑团队整体进度,也试图沟通、带动姐姐,
但到最后弄得针尖对麦芒的,陈德容撂一句“要不队长你来当?”
一下就把王蓉吓住,她预想过跟姐姐们对上的时候,最害怕这个场景,没想到一公训练过程中就出现了。
假如现实生活中,遇到这么一个有硬关系,比你年长,经常情绪崩溃,什么都不会、但还是要在团队里混的同事,咋整?
有人说,像吴宣仪一样顺毛哄着,让她一点活儿都不干,多没骨气啊,但于整体是有效的,能量还能节省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一套避法,章子怡在《无线超越班》里早就驾轻就熟了。
陈德容当时的表演让导师们都试图点评、纠正一下,没料到陈德容现场直刚,
不容质疑。
到了章子怡这儿,她就来几句“有幸在这个舞台上看到陈德容老师,非常漂亮、有魅力”,就过了。
这几句,完全就是陈德容最受用的,没什么内容营养,但情绪给得够够的。
就是,没必要跟不想“动”的人较真,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管一个事儿、一个人,你要费劲沟通、安排,
你以为多花点时间精力就可以打动人家,催人上进,于对方来说是一种“益”,其实最后费劲巴拉地,惹毛了人家。
还不如一直“啊对对对”,来得便捷有用呢。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