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本山剥削弟子!"2023年,这则爆炸性新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曾经赵家班的成员娇娇,在直播带货时突然开炮,一改往日对师傅的恭敬,直言自己就是个"逆徒"。
"赵本山剥削弟子!"2023年,这则爆炸性新闻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曾经赵家班的成员娇娇,在直播带货时突然开炮,一改往日对师傅的恭敬,直言自己就是个"逆徒"。
谁能想到,曾经"过了山海关,有事找本山"的喜剧大师,也会有今天这般尴尬的境地?
细想当年,赵本山在小品界可谓呼风唤雨。创办本山传媒时,多少人趋之若鹜,恨不得挤破脑袋都要拜在他门下。
可这才多少年?曾经捧在手心里的"黄金搭档"范伟和高秀敏选择离去,春晚舞台上的搭档宋丹丹也断了合作,就连一手捧红的小沈阳,最后也无奈选择转行。
有人说,这就是娱乐圈的现实,人走茶凉。可真的这么简单吗?为什么郭德纲的德云社越做越大,而同样以培养艺人为主的赵家班却走向解体?要知道,赵本山还曾经在节目中炫耀:"我这么多徒弟,可没人敢离开我。
其实啊,在娱乐圈混,有多红,反噬就会有多重。赵本山现在的处境,说白了就是自己种下的苦果。
现在的赵本山,大概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吧?那个春晚舞台上呼风唤雨的"东北大哥",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江山"一点点瓦解。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最可怕的不是从未拥有,而是拥有后的失去。这大概就是命运给66岁的赵本山上的最后一课。
这些年,每当人们谈起赵本山,更多的不是回忆他的作品,而是感慨他的没落。从春晚的常客到被徒弟当众吐槽,从小品界的王者到众叛亲离的过气明星。
说起赵本山的事业巅峰,就不得不提1998年那个转折点。那时的赵本山虽然已是春晚常客,却遇到了每个艺术家都会遭遇的瓶颈期。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何庆魁给他指了一条明路,推荐了两个人才:范伟和高秀敏。
说来也巧,这两位和赵本山其实早就有过交集。高秀敏在1992年就和他合作过,范伟也在1996年有过同台演出。
但那会儿的赵本山,说实话,对这俩人还真没太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虽说两人在业内小有名气,但跟自己比,那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谁曾想,这三个人的组合,却创造了小品界的传奇。《卖拐》里的"卖拐,拐卖",《拜年》中的"没事走两步",这些经典台词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这个被观众亲切称为"黄金铁三角"的组合,不仅打破了赵本山的创作瓶颈,更是将他推向了演艺事业的最高峰。
可是,看似铁打的关系,却在名利面前露出了裂痕。有趣的是,这裂痕的源头,正是赵本山那颗被成功冲昏的头脑。
在他眼里,三人组合的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的名气,范伟和高秀敏不过是"蹭他的才华"罢了。甚至他觉得,换两个普通演员,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刘老根》的选角上。原本内定给高秀敏的"大辣椒"一角,硬是被赵本山一句话给否了。虽说高秀敏碍于情面没说什么,但这口气,她可是憋在心里了。
更要命的是分钱的事儿。有次三人一起上节目,节目组给了20多万的出场费。按理说,赵本山作为牵头人多分点也无可厚非。
可他倒好,给高秀敏几万块,给范伟更是只给了几千块!这简直是把范伟当成了龙套打发啊!虽说范伟没吭声,但高秀敏可看不下去了,直接找赵本山讨说法。
就这样,曾经那个默契十足的"黄金铁三角",就这么散了。这事在圈内传开后,很多人都说可惜。可要说可惜,也是可惜赵本山没能看清楚一个道理:江湖地位不是靠强势压人得来的,而是靠真才实学换来的。
回头看看那些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给观众带来了多少欢乐啊!可惜啊可惜,这么好的组合,最后却栽在了利益分配上。
要说这事儿给后人什么启示,大概就是:再亲密的关系,也经不起金钱的考验;再默契的搭档,也架不住一个人的自大。
这段往事,或许就是赵本山日后境遇的一个预兆。当一个人开始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觉得别人都可有可无的时候,那离没落也就不远了。
"黄金铁三角"的解散,不仅是一个组合的结束,更是赵本山走向衰落的开始。
"黄金铁三角"解散后,赵本山又找到了新搭档宋丹丹。不得不说,赵本山的临场发挥能力确实一流,在春晚舞台上即便忘词了,也能圆得滴水不漏,甚至被人夸是"教科书级别的救场"。
但这背后,可苦了宋丹丹。
你说说,春晚这么重要的场合,一个人临场发挥,另一个人怎么接戏?更让人无语的是,观众不会骂赵本山忘词,反而会夸他救场厉害。
更别提分钱的事了。在赵本山眼里,宋丹丹始终是个"外人",凭啥跟他平分收益?就这么着,两人的合作也划上了句号。
到了2007年,赵本山可能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决定自己培养接班人。这不,他在二人转学员里发现了小沈阳这块璞玉。
那嘹亮的嗓音,那独特的表演风格,赵本山一眼就看中了他,直接带着他和鸭蛋上了春晚舞台。
《不差钱》一炮而红,小沈阳顿时成了新晋"国民笑星"。但你别看他表面风光,现实中可是真"差钱"。演出收入大部分都得上交师傅,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小沈阳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确实是靠赵本山出道并走红的;另一方面,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后来,他决定转战影视圈。
这一转行可把赵本山给气坏了。在他看来,自己好不容易捧红一个徒弟,结果人家转眼就要另谋出路。节目里他没少数落小沈阳"不知死活",说什么"眼光要放长远,不要在乎一时得失"。
小沈阳拍了几部不太成功的电影,确实印证了赵本山的话。
这事说白了,还是赵本山没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他那个年代,徒弟听师傅的,挣的钱都交给师傅,这是"规矩"。
从宋丹丹到小沈阳,赵本山在处理搭档和徒弟关系上,好像总是学不会变通。
说起小品和相声的恩怨,那可真是"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当这两座"山头"的领军人物是赵本山和郭德纲时,这场较量就更有看头了。
在圈内,谁不知道这两派水火不容?双方都看不上对方,遇到机会就要互怼一下。尤其是当年曹云金叛离德云社的时候,赵本山可是抓住机会好好嘲讽了一把。
在节目中他可是底气十足地说:"自己徒弟这么多,却是没有人走。
谁料,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多年过去,郭德纲的德云社不仅没垮,反而发展得风生水起。要说捧红的徒弟,岳云鹏、郭麒麟哪个不是如今的台柱子?再看看赵本山这边,徒弟们要么转行,要么反目,甚至到了互相揭短的地步。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讽刺。当年赵本山嘲笑郭德纲留不住徒弟,结果现在自己成了被徒弟集体"背叛"的师傅。
其实仔细想想,郭德纲能成功,靠的是什么?是真本事,是德云社那套科学的经营模式。人家尊重艺人,注重培养,讲究利益分配。
现在的观众经常会拿这两个人做对比:一个是越来越红火,一个是渐渐淡出观众视线。
说到底,这场"宿命对决",赢家早就已经显而易见了。不是郭德纲有多厉害,而是赵本山太固执。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娱乐圈,光靠着过去的辉煌可是不行的。
可赵本山偏偏就是那个怎么都转不了弯的人。在他的世界里,师徒关系就该是"老规矩":徒弟挣的钱都得交给师傅,师傅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现实呢?高秀敏为了角色的事儿闹掰,小沈阳为了生计转行,娇娇更是直接在直播间开炮。
有人说赵本山是个傻子,这话可就说差了。能从普通的二人转演员爬到春晚舞台的常客,能让官员亲自接待,开得起私人飞机,住得起豪华别墅,这样的人会是傻子?他只是太自负了。
自负到觉得没了范伟、高秀敏,随便找两个人也能演好戏;自负到以为小沈阳离了他就混不下去;自负到认为徒弟们永远都得听他的。
要命的是,他这种自负,正好踩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赵本山的悲剧,与其说是他对徒弟太苛刻,不如说是他不懂得与时俱进。看看人家郭德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搞起了现代企业管理。
现在的赵本山,大概也尝到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滋味。那些曾经捧着他的人,现在不是走得走,散得散。
这报应来得可真是快啊!可要说这是报应吗?这分明就是他自己种下的苦果。
66岁的赵本山,终究还是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这代价不光是失去了那些优秀的搭档和徒弟,更是失去了在这个时代继续发光发热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只要停止进步,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来源:清风徐来抚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