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倪萍谈母亲:严厉冷漠,小时候偏心哥哥,如今94岁在她家养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7 03:47 2

摘要:从1991年至2004年,倪萍连续主持了13届央视春晚,万众瞩目,家喻户晓。

倪萍,曾是一代国民女神,是亿万观众的梦中情人。

从1991年至2004年,倪萍连续主持了13届央视春晚,万众瞩目,家喻户晓。

一个如此优秀的主持人、演员,大家往往会不自觉地认为,倪萍应该出自一个富裕、温暖的家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的童年也充满了阴影。

如今,倪萍已经66岁,她在节目中再次谈起自己的家庭和母亲,那些爱恨情愁,仍是剪不断,理还乱。

倪萍和母亲

倪萍,1959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

父亲姓刘,她原名叫刘萍,上大学时,她改了跟母姓,成了倪萍。

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上面有一个比她大2岁的哥哥。

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和父亲就离婚了,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都是母亲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辛苦拉扯长大。

小时候的倪萍和哥哥

倪萍的母亲,是一个很厉害又能干的女人。

年轻时,她是工厂的顶梁柱,既担任总会计师,又担任生产厂长,手底下管着几千号人。

因为工作繁忙,又是个单亲妈妈,两个孩子她根本顾不上。

无奈之下,母亲选择将哥哥留在身边,把一岁多的倪萍送去了幼儿园托管,而且,几个月才去接一次。

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长期在幼儿园待着,很是可怜。姥姥心疼小倪萍,于是将她接到了乡下带。

倪萍小时候

上小学之前,倪萍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几年,是她童年里最温暖的时光。

姥姥是个乐观、爱笑的人,她给予了倪萍很多的爱和陪伴。

炎炎夏日,倪萍躺在草席上,枕着姥姥的腿,姥姥就一边给她剥花生,一边给她摇扇子。

那些温暖的点点滴滴,即便倪萍到了花甲之年,她也依然记忆犹新。

上小学后,倪萍回到了青岛的家中,和母亲、哥哥一起生活。

或许是因为重男轻女,又或者是和母亲相处不多感情生疏,母亲始终偏心哥哥。

小时候,家里吃煎鸡蛋,鸡蛋是哥哥的,煎蛋后的油炒的白菜,是倪萍的。

同样两个孩子,哥哥可以用大肥皂,但是倪萍只能用小的。

家里吃东西、用的东西,母亲处处都先紧着哥哥,而倪萍呢,要么捡差的,要么没有。

除了偏心,母亲也很是冷漠,下了班之后,总是板着一张冷脸。

家里气氛压抑,为了不想看到母亲的那张冷脸,倔强的倪萍,坐下写作业后就不会再抬头,一口气将作业写完。

身为领导的母亲,做事雷厉风行,除了对下属严厉,对自己的孩子也十分严厉。

和母亲相处,倪萍会感到紧张,小小年纪的她,只能通过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取悦母亲。

母亲的偏心和冷漠,让倪萍感觉非常压抑。

所以,一到寒暑假,倪萍就会收拾好的自己的东西,去乡下的姥姥家长住。

无论倪萍对母亲有多大的不满,姥姥都会耐心地开导外孙女,用温暖和道理治愈倪萍。

其实,母亲也十分不容易。

高小毕业后,母亲独自一人前往青岛,去给她的舅舅、舅妈打工,寄人篱下,不受待见。

舅舅4个孩子,过年都有新衣服穿,就母亲一个人没有。

母亲也还是个孩子,内心委屈,就鼓起勇气跟舅妈说,“大家都有新衣服,我也想要……”

结果,不仅没有点醒舅妈,反而得到了劈头盖脸的一顿骂,“你要什么新衣服?有饭吃就不错了!”

寄人篱下的委屈,让生性好强的母亲在内心筑起了一层自我保护的铠甲,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

十多岁时,母亲不甘平庸,上起了夜校,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推着她拼命往前走。

后来,母亲有了稳定的体面工作,也步入了婚姻,生下了2个孩子。但几年后,婚姻破裂,她被迫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艰难过活。

这一切,让母亲的内心变得坚硬起来。

对于倪萍,母亲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情感,不是不爱,而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表达。

倪萍在写作业,母亲给她削了个苹果,削好后不是递给她,而是扔。这种粗暴的爱倪萍接受不了,她宁愿不吃。

1976年,倪萍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成绩十分亮眼,是全市第一名。

当时,央戏和电影学院还没来招生,如果倪萍再等一等,肯定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

但倪萍一心想着离开母亲,逃离家庭,一天都不愿再等,便直接去了山东艺术学院。

经历了工作、婚姻、生子后,倪萍和母亲的关系缓和了很多。

有时候,倪萍也会当面调侃母亲,说她偏心哥哥,对自己冷漠。然而,母亲并不觉得,她觉得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

随着母亲岁数渐长,她对倪萍也越来越好了。

倪萍选择与自己和解,母女情缘,一生一世都断不了,她不想跟自己较劲儿,活得那么拧巴。

1999年,倪萍生下了儿子虎子,孩子患有先天眼疾。

孩子要去美国治病,而倪萍在国内的工作很忙,母子经常跨国往返。

当时,虎子才一岁多,倪萍担心频繁坐飞机对孩子的脑子发育有影响,便打算让孩子住在美国治疗。

家里缺钱,她要在回来工作,照顾孩子的重任交给谁最放心?自然是孩子的姥姥!

倪萍跟母亲开口后,母亲一口答应了下来。

当时,母亲也有事求她,不好拒绝。母亲的亲孙女,倪萍亲哥的女儿,要去北京上学,需要倪萍帮忙。

两个孩子都遇到了困难,母亲心里明白,自己这一帮,既帮了儿子,也帮了女儿。

孩子治疗花费高,倪萍缺钱。母亲在美国带孩子的时候,过得非常拮据。

为了省钱,母亲就吃孩子剩下的食物。孩子的鞋短了,母亲就将鞋子的头剪掉,露着脚趾头接着穿。

倪萍和儿子、母亲、姥姥

在美国待了三个月,孩子体重长了9斤,而母亲却瘦了12斤。

母亲终究是母亲,打心底里还是爱着自己的女儿和外孙。

如今,倪萍的母亲已经老了,经过了60年漫长的和解,她们母女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融洽。

母亲身体硬朗,80岁时,还在帮衬倪萍打理所有的银行账号。

90岁时,老人还会像叮嘱小孩子一样,嘱咐女儿出门时要注意的饮食事项。

如今,倪萍的母亲已经94岁了,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但她仍牵挂着女儿。

每天,倪萍回到家中,母亲会拉着女儿的手,抚摸女儿的脸,询问她见了谁,干了什么。

老人省吃俭用一辈子,一直舍不得花女儿的钱。在她看来,得女儿多留点养老钱,让女儿将来住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院。

“孩子,记住,孝顺这事啊,一代不如一代了。”

来源:时鸢故事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