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她们突然变美了,而是短剧的“造神”能力太强——美颜滤镜+人设光环+妆造加持,直接让她们从“路人甲”变成“梦中女神”。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女演员在长剧里平平无奇,一到短剧里却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不是她们突然变美了,而是短剧的“造神”能力太强——美颜滤镜+人设光环+妆造加持,直接让她们从“路人甲”变成“梦中女神”。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4位“换赛道”后颜值飞升的女演员,看看短剧到底是怎么“捧人”的,以及这背后娱乐圈的残酷现实。
在《一念关山》《承欢记》里,郭宇欣演的都是小配角,脸圆、五官钝,和杨紫同框甚至被碾压。
但到了短剧《心动还请告诉我》,她直接美出新高度——大波浪、高颅顶、氛围感打光,每一帧都像精修海报。
真相:
不是她变美了,而是短剧的拍摄手法更“取巧”。
长剧讲究真实感,镜头怼脸拍,缺点暴露无遗;短剧却用朦胧滤镜、侧光、大特写,把她的圆脸拍成“幼态甜妹”,下牙不齐?没关系,镜头根本不给近景!
在《仙剑四》里演丫鬟禄蓉时,侯呈玥站在鞠婧祎旁边像个透明人;
到了短剧《玫瑰藏于盛夏》,她摇身一变成了“白月光校花”,清纯破碎感直接拉满。
真相:
短剧的“人设”才是颜值放大器!长剧里她演边缘角色,妆造粗糙;
短剧里她拿的是“绝症少女”剧本,观众自动给她加滤镜——毕竟,谁会对一个“将死的美人”挑剔颜值呢?
《你好,旧时光》里的辛锐让人恨得牙痒痒,齐刘海+苦瓜脸,毫无存在感;
而短剧《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里,同样的黑长直,她却美得发光。
真相:
短剧的“打光”和“磨皮”才是关键!长剧里她的肤色暗沉,短剧里却皮肤透亮;
长剧里演技被骂“做作”,短剧里人设讨喜,观众自然觉得她“演技进步了”——其实只是剧本更简单了而已。
《鹿鼎记》里的曾柔被嘲“又干又柴”,
《小欢喜》里演校花却被说“五官奇怪”;
到了短剧《火舞倾城》,她穿旗袍、化浓妆,瞬间美得风情万种。
真相:
短剧的“妆造”才是救命稻草!长剧里她的造型暴露脸型缺陷。
残酷现实:
不是这些女演员突然变美了,而是短剧给了她们“第二次机会”——但这也暴露了内娱的畸形审美:颜值可以靠技术包装,演技却越来越不值钱。
来源:俗人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