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姜昆不顾妻子反对收养6岁孤儿,如今却成了夫妻俩的骄傲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17 23:22 1

摘要:虽与郭德纲在相声理念上存在分歧,背负了诸多的骂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相声的坚守与创新。

演艺圈中,“姜昆”的名字如雷贯耳。

他凭借《虎口脱险》《如此照相》等作品奠定了他相声界的标杆地位。

他不仅成为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更是担任担任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虽与郭德纲在相声理念上存在分歧,背负了诸多的骂名,但他却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相声的坚守与创新。

然而,这位相声界的笑匠却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温情故事。

1998年,姜昆突然带回来一个人,却差点让这个家庭濒临破碎。

女儿因这个“人”父女间产生隔阂,差点反目成仇;妻子因这个“人”不断争吵,险些离婚。

可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被“嫌弃”的人,如今却成了夫妻俩的骄傲。

相声新生到曲艺泰斗

1950年10月出生于北京的姜昆,父亲是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将自己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家里。

家中兄弟姊妹众多,仅仅靠父亲的这点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着生活。父亲特别希望姜昆能够“子承父业”,跟他一样,当一名教师。

但姜昆却认为,当老师太枯燥了,他从小活泼好动,他不愿像父亲一样,从事这样枯燥的工作。

从小姜昆便展现出了对艺术的热爱,他将父母给的零花钱都一一攒起来,买了人生中第一个乐器——笛子。

他跟着村里的一个老人,学习吹笛子。学校只要文艺活动,姜昆都踊跃报名,在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

从小他“嘴皮子”就特别利索,不光表演乐器还表演诗朗诵,为日后进入相声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8年,姜昆进入了他的知青生涯,下乡插队,但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在下乡期间,他更是积极参加文化娱乐活动。

1976年,姜昆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

在乡下期间,他就展现出了他的天赋,他在知青圈里也小有名气。

随后便被领导赏识,发现了他的才华和天赋,被调入了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

自此,姜昆踏上了相声之路。

当时姜昆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他凭借着《三进校门》《赫哲新花》各处参加演出。

他的才华和天赋被相声大师马季所赏识,自此,姜昆便跟随马季大师学习说相声。

姜昆这才有了正规地学习和训练,在他掌握了相声的基本技巧,他又开始尝试自己创作相声。

在马季的带领下,姜昆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耐力,在相声界闯荡出了自己的名堂。

1978年,姜昆凭借着《祖爷爷的烦恼》《诗歌与爱情》《打针》《想入非非》《看球赛》等多部作品声名鹊起。

姜昆独特的表演风格收获了大批观众的支持和喜爱。

1983年,姜昆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他所表演的《错走了这一步》,更是让他一夜爆火。

在随后的几年中,姜昆更是有多部作品被大家喜欢,如《夸家乡》《看电视》《虎口遐想》都成为经典之作。

姜昆这些年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相声界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荣获多个奖项,同时还担任了多个国家领导职务。

进一步奠定了他在相声界的地位。

因姜昆身兼要职,所以他的职责是要净化曲艺界风气,随后他提出“反三俗”运动。

而这恰好与郭德纲的“先搞笑,再教化”的理念想相悖。

郭德纲主张“以娱乐为主”,而姜昆则主张“寓教于乐”。郭德纲在公开场合虽未提及名字,但是含沙射影指出“连孩子都管不好,还来说相声?”

有网友解读郭德纲暗讽姜昆。

不顾反对收养孤儿

姜昆在演艺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生活中,也展示出了温情的一面。

姜昆与妻子李静民老早就相识了,妻子李静民也多才多艺,两人互相欣赏。

1977年,姜昆与李静民成为夫妻。

婚后的二人,生活得甜蜜且幸福,1979年,他们的女儿姜珊出生。

女儿的到来,给这个平淡的小家增添了许多色彩。

那时候的姜昆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而家里的一切包括教育孩子的事都落在了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姜珊从小就非常聪明,伶牙俐齿,继承了姜昆的优秀基因。

而姜昆也不想女儿的天赋被埋没,便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来培养女儿。

姜珊从小学习钢琴,4岁便能熟练演奏,11岁登台献唱,13岁便上了中央电视台。

与张雨生共同演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为了让姜珊以后有更高的作为,姜昆将她送去了国外留学,希望能够扩宽她的眼界和学识。

而母亲则放心不下自己的独女,便随着女儿一起前往。

就在此期间,姜昆带回家了一个“人”。

姜昆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他经常去福利院看望孩子们。

1998年的一天,姜昆像往常一样又去了福利院,这一次一场“父与子”的缘分悄然来临。

他刚进大门口不久,便看到了一个小男孩,自己一个人在旁边呆呆地坐着。

姜昆走上前去询问,小男孩略显羞涩,什么话也不说,姜昆看着这个小男孩,第一眼就非常喜欢,他从兜里拿出两块糖塞到了小男孩的手中。

本想起身就走的姜昆却被小男孩的一声“爸爸”给惊呆住了。

顿时,姜昆心里一暖,莫名之间他感觉与小男孩很熟悉。

姜昆看着这个小男孩,眼神里的单纯和无助,心里既心疼又无奈,他纠结了片刻,随后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决定收养小男孩,随后便把这个只有6岁的小男孩带回了家。

姜昆给他取名“姜河”,自此这个小男孩成为姜昆的儿子。

可当妻子和女儿知道后,女儿认为父亲不再爱她,甚至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妻子李静民也更为不解,想要儿子的话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去从外面抱养一个回来。

李静民甚至还要求姜昆将孩子送走,可姜昆执意要将姜河留下。

为此,二人间产生了隔阂。

但姜昆对姜河如亲生儿子般对待,姜昆深知一定要让他有一技之长,所以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被饿死。

他挖掘姜河的潜能,最后姜昆将他送去了沈阳民族艺术学校学习杂技,姜河也非常争气,通过自身努力和勤奋,考上了中国杂技艺术团的学员班。

姜河知道姜昆这些年对他的养育之恩,他也发誓,一定会好好努力,回报自己的父亲。

姜河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登上央视春晚,并表演了《空中转盘》一举成名。

而且姜河也早已成家立业,对姜昆夫妇非常孝顺,经常去看望两人。

因姜昆的善良拯救了一个孩子,而姜河知恩图报,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回报姜昆夫妇。

而姜珊也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决定,消除了隔阂,

姜昆的这一善举不仅给了姜河不一样的人生,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一份温暖而强大的正能量。

大家是喜欢姜昆的相声多些还是喜欢郭德纲的相声多一些?评论区留言。

来源:章宇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