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关系开始出现解冻契机。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了实施近40年的戒严令,并开放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自此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20世纪80年代末,两岸关系开始出现解冻契机。1987年台湾当局解除了实施近40年的戒严令,并开放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自此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亲人探访、经贸往来等民间交流逐渐增多,两岸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也开始了初步互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交流被视为融化坚冰的重要途径之一。1991年底,大陆方面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次年两岸新闻界实现了互访交流。
两岸官方授权的民间机构积极搭建沟通渠道,终于促成了1993年4月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展开首次公开对话,就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等议题达成共识。两岸关系的缓和与互动,为此后更多直接交流活动铺平了道路。
就在汪辜会谈后的几个月,双方在文化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接触。1993年7月,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联合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一支大型演出访问团赴台湾演出和采访。
这次访问团成员阵容强大,集合了当时大陆最知名的一批曲艺和相声演员,包括姜昆、唐杰忠、冯巩、牛群、黄宏、李金斗等约40人,规模空前。随团同行的还有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等,大陆方面对此次文化交流高度重视。
演出团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地举行了多场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两岸媒体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全程关注报道。演出之余,访问团还拜会了时任台湾当局特许居留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向这位横跨两岸历史的传奇人物表达问候与敬意。
姜昆作为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在此次访问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姜昆不仅是文化使者,也是肩负特殊使命的访客。他的特殊使命正是探望身在台湾的舅舅。这位大舅舅是姜昆母亲的哥哥,早在1949年随国民党青年军撤退到台湾,从此与大陆亲人失去了音讯。
在海峡阻隔的四十多年里,姜昆的母亲和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亲人的努力。1980年代末两岸开放探亲后,家人多方打听,在一位日本友人的帮助下,终于于1989年联系上了这位滞留台湾的至亲。
由于当时两岸尚未直接通航,姜昆的母亲和姨母曾专程赴日本与失散数十年的大舅舅见面,一圆骨肉相逢的夙愿。
然而,姜昆本人还从未亲眼见过这位舅舅。1993年大陆演出团赴台,为姜昆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在繁忙的演出和采访日程间隙,他特别向团里请假赶赴台中,去完成一家人多年的心愿。
当姜昆一行抵达台中舅舅家时,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盛大的家庭宴会。姜昆的大舅舅得知外甥要来,兴奋万分,早早就在家中摆下了丰盛的宴席。他不仅邀请了在台的亲友,还请来了许多老战友和邻居,总共来了七十多人,连院子里都坐满了人。
对于这位远道而来的大陆亲人,所有人都充满好奇和热情。宴会现场洋溢着团圆的喜庆,但也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感慨,毕竟这是一场跨越了近半个世纪、横跨海峡两岸的亲情重逢。
席间,为了活跃气氛、不让多年未见的亲人过于伤感,姜昆决定用自己拿手的幽默化解大家心中的百感交集。他特地从大陆带来了两瓶贵州茅台酒,这是临行前母亲嘱咐一定要转赠给舅舅的珍贵礼物。
当众人落座后,姜昆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拿出这两瓶茅台,高高举起并风趣地说道:“这是贵州省省长送给我的!请大家品品正味儿,以后茅台不是这味儿的都不喝!”。
姜昆这一妙语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他用夸张的说辞给足了舅舅和在座宾客面子,来自大陆的茅台由省长馈赠,规格之高令人为之惊叹;另一方面,他巧妙地回应了台湾朋友对大陆酒真假优劣的关切。
据说,不少台湾朋友私下里曾调侃姜昆:“你们大陆的茅台酒在台湾有很多都是假的呢!”姜昆于是幽默地保证:“今天我带来的这两瓶,百分之百是真品。”继而他抛出“省长所赠”这句话,以戏谑方式为茅台正名。
他让大家现场品尝正宗茅台的滋味,还打趣道:“以后要是喝到和这个味儿不一样的茅台,就别喝了!”亲切诙谐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两岸亲友间的距离,笑声驱散了些许初见的拘谨,整个院子里的气氛顿时轻松欢畅起来。
姜昆把对亲情的深挚情感巧妙地包裹在笑声中呈现出来,让大家在欢乐中共饮一杯团圆酒。这两瓶茅台酒之所以能够成为席间的重要角色,不仅因为其醇香的酒味,更因为茅台在中国政治与文化中有着独特地位。
茅台酒产自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被誉为“中国国酒”,历来是国宴上的常客,也是国家级礼品酒。
这场在台湾台中市普通庭院里举行的家宴,看似寻常的亲友团聚,其实是两岸数万计离散家庭命运的缩影。姜昆的舅舅年轻时投身军旅,作为国民党青年军的一员在内战末期随军去了台湾,从此与大陆故乡天各一方。
像他这样1949年前后背井离乡的大陆人,在台湾被称作“外省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战后与大陆亲人失去了联系。一边是大陆亲属朝思暮想、音讯难通,一边是台湾这代人客居他乡、落地生根,不得不将思亲之情埋在心底。
姜昆的舅舅在台湾辗转度日,据亲友回忆,他在台并未成家,岁月流逝中家境渐殷实,但内心对故土亲人的牵挂始终未曾消减。直到两岸开放民间往来后,这才有了重续亲情的机会。
姜昆赴台看望舅舅的故事,正是1990年代初两岸关系从对峙走向缓和过程中,一个发人深省的温情篇章。它告诉我们,两岸同胞之间的骨肉之情从未因岁月和隔绝而淡化。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亲情可以成为融化坚冰的力量。
当晚那两瓶飘香的茅台酒,浓缩了家国情怀:它既有对久别重逢的庆贺,也蕴含着对两岸早日团圆的期许。正如茅台酒香,经久不散,两岸骨肉分隔数十载却终究难断血脉连结。
1.中国新闻网,《姜昆的台湾忆念与感佩:在台湾能感到平静安宁》
2.中国政府网,《共和国的足迹——1993年:汪辜会谈》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