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柬埔寨先生选秀节目可真是 “火” 出了圈,不过这 “火” 的原因,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走在大街上看我一眼,我都想报警了”,这般评价足见大家对节目中选手形象的 “难以接受”。
柬埔寨先生选秀节目可真是 “火” 出了圈,不过这 “火” 的原因,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走在大街上看我一眼,我都想报警了”,这般评价足见大家对节目中选手形象的 “难以接受”。
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选美选秀,那主角不得是俊男美女,颜值爆表、身材无敌吗?可这柬埔寨先生选秀,呈现出的男子形象,确实和大众期待的帅哥模样大相径庭,也难怪网友们直呼 “辣眼睛”“惨不忍睹”。
先来看几张图:
能理解为啥网友会说:
“自戳双目,没眼看,要S了,我缺了几辈子德,让我刷到。”
“你们是知道我的,我很少攻击别人长相的,除非别人的长相先攻击我。”
“真不如我们村里很多光棍们的颜值。”
“我洗个脸都能拿冠军。”
还有网友说:这居然是柬埔寨先生选秀节目,我的天呐,虽然不能以貌取人,但这也太离谱了吧,全国都找不到几个能看的吗?
可见选秀出来的先生真的入不了咱们的审美,难道全国就真的找不出几个能看的吗?还是说他们的审美跟我们不一样?
不过呢有理智的声音是这样说的:这种审美差异并非偶然,柬埔寨的选美文化深受本土宗教与历史影响,例如吴哥窟的石雕中,神像常以庄严而略带夸张的体态示人,强调力量感而非纤细美。
当代选秀中贴金箔、油彩的造型,或许正是对千年文明符号的现代化演绎 ,反观阿根廷男模托马斯被赞“迪士尼王子”,则完全符合西方主流审美对“王子形象”的想象,深邃五官、优雅气质,这种对比恰似吴哥窟的恢弘与迪士尼城堡的精致,本无高下之分,只是文化基因不同。
可文化基因跟审美基因不一样啊,即便是欧美,他们对王子公主的定义咱们也基本认同的,这个就有点太离谱了。
或许美从来不是单向度
的标准答案,而是文化与个体经验的合谋吧,或许他们看我们喜欢的也未必有认同感。
当然吐槽归吐槽,咱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网友们的感受,从视觉冲击的角度,这些选手形象和我们日常接触的帅哥形象反差太大,大家忍不住调侃也正常。
只是,在吐槽过后我们不妨多些思考,我们是否也应该适当跳出一直以来我们的惯性审美圈,以更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呢?
实当我们对“辣眼睛”本能排斥时,或许该反问自己:我们是否已被单一审美驯化了呢?给金箔赤膊的选手一点掌声,不是要强行认同,而是承认世界的参差。
毕竟,真正的美,从来不惧争议,只怕偏见蒙住了发现的眼睛。
来源:野安里说